程芳 劉雁(通訊作者)
(大連市中心醫院麻醉科 遼寧 大連 116033)
合適的麻醉深度能夠有效降低麻醉風險。然而,目前對于大多數的全身麻醉患者麻醉深度的調控仍舊主要依賴于麻醉醫師的臨床經驗,且尚未有方法可以實時監測術中病人體內的麻醉藥濃度。
丙泊酚(propofol)血藥濃度實時檢測對避免或減少不良反應具有重要意義。丙泊酚濃度過高會引發患者生命體征的不穩,可危及生命;丙泊酚濃度過低,會引起術中知曉,可能對患者心理造成嚴重的創傷[3]。現有的丙泊酚血藥濃度檢測技術,主要有光聲光譜法[4]、高效液相色譜法[5,6]、氣相色譜法[7]、質譜[8]、離子遷移譜[9]和微流控芯片技術[10]等。然而,基于儀器價格高、體積大、樣品檢測之前需經過繁瑣的樣品預處理過程、耗時長且多為離線操作等問題,使得大多數方法不適合手術室操作。本研究采用IMS(離子遷移譜法)測定動脈血中丙泊酚血藥濃度。
選取大連市中心醫院耳鼻咽喉科短小全麻手術的30例患者。納入標準:自愿加入本項研究,簽署知情同意書;年齡20~60歲,體重指數(body mass index,BMI)<28kg/m2;美國麻醉醫師協會(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評級I~Ⅱ級;手術時間30-60min。
儀器與試驗藥物: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自主設計研發的丙泊酚血藥濃度在線檢測分析儀(DANP-IMS);Narcotrend麻醉/腦電意識監測系統(德國);Fresenius Vial靶控輸注泵;丙泊酚注射液(10mg/ml,競安,批號J20160089);肝素鈉注射液(南京新百藥業有限公司 批號1171201)。
麻醉方法:病人均無麻醉前用藥,采用氣管內插管全憑靜脈麻醉。麻醉誘導:丙泊酚TCI靶濃度2.5~5μg/mL,芬太尼1~2μg/kg,羅庫溴銨0.6mg/kg。達到肌松條件后進行氣管插管、機械通氣,調整呼吸參數以維持正常脈搏氧飽和度及呼氣末二氧化碳分壓。麻醉維持:丙泊酚TCI靶濃度2.5~5μg/mL,瑞芬太尼持續輸注0.1~0.25μg/(kg?min),一般不需要追加羅庫溴銨。術畢停止輸注丙泊酚及瑞芬太尼。
術中監測:用Philips MP50監測儀連續監測心電圖(ECG)、心率(HR)、有創動脈血壓(橈動脈MAP)、脈搏氧飽和度(SpO2)、呼氣末二氧化碳分壓(PETCO2)及Narcotrend腦電監測系統維持麻醉深度D1-E1并于各觀測時點記錄Narcotrend數值,以及于各觀測時點經有創動脈通路分別抽取動脈血0.2ml用于檢測丙泊酚血藥濃度。
記錄誘導前及誘導后2min、5min、10min、20min、30min及停藥后2min、5min、10min、20min各時間點Narcotrend數值和動脈血中丙泊酚濃度。
采用origin8.5統計軟件進行數據關聯性研究,建立分析模型,并進行繪圖。
測試耳鼻咽喉短小手術中丙泊酚血藥濃度,并與Narcotrend監測麻醉深度的數據進行相關性比較,患者的數據符合Emax 模型(±s):Emax=10.33±8.41,Cexp50=3.49±0.57,γ=1.30±0.23,R2=0.65。見圖1。

圖1 各時間點丙泊酚血藥濃度
從圖2中可以看出,離子遷移譜法測量出的血藥濃度數值反應出的麻醉深度,與Narcotrend監測麻醉深度使用腦電信號數值反應出的麻醉深度,二者的數值關系是呈反向相關的。

圖2 IMS測血藥濃度與Narcotrend監測的相關性
離子遷移譜法測定丙泊酚的血藥濃度,使用負離子高壓模式的離子遷移譜技術,檢測器離子遷移管溫度90℃,進樣器溫度140℃,漂氣流速600mL/min,載氣流速400mL/min,進樣量10μL,可以實現血液樣品基質不干擾丙泊酚檢測的定性、定量分析,建立了一種新的分析丙泊酚血藥濃度的方法。
離子遷移譜法直接測定麻醉劑丙泊酚血藥濃度,樣品前處理方法簡單、分析時間快,可以滿足術中實時、同步測量麻醉深度。離子遷移譜法測定麻醉劑丙泊酚血藥濃度與Narcotrend監測麻醉深度的數據結果擬合,發現二者可以共同服務于臨床麻醉深度的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