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薇
(南京鼓樓醫院集團宿遷市人民醫院 江蘇 宿遷 223800)
2型糖尿病(T2DM)為成人發病型糖尿病,多在35~40歲之后發病,占糖尿病患者90%以上。2型糖尿病常常并發血脂異常,其特點為LDL常有輕中度升高、HDL降低、高三酰甘油血癥,且脂蛋白顆粒功能亦會受到損傷[1]。T2DM患者若合并有血脂異常的情況,則會增加對其進行治療的難度。有研究表明,膽汁酸可作為信號分子參與調節糖脂及能量代謝[2]。分析T2DM患者的血脂和膽汁酸水平,可為糖尿病的治療和預防提供依據。
研究對象為2018年1月-2019年9月我院收治的T2DM患者60例及60例同期在我院進行體檢的健康人。將60例T2DM患者作為研究組,60例健康人作為對照組。其中研究組女性31例男性29例,其年齡為28~82歲,平均年齡為(57.92±13.34)歲。對照組女性38例男性22例,其年齡為31~80歲,平均年齡為(50.53±12.31)歲。
兩組研究對象進行抽血前,均保持空腹8小時以上清淡飲食,抽取5ML的靜脈血。所有標本給予離心后吸取上層血清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AU5800測定空腹血糖,血脂,膽汁酸等指標。
數據采用SPSS20.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研究組血清CH,TG,LDL-C,及TBA的水平高于對照組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血清HDL-C的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
表 兩組受檢人員的血糖血脂與膽汁酸結果比較(±s,mmol/L)

表 兩組受檢人員的血糖血脂與膽汁酸結果比較(±s,mmol/L)
注:兩組對比P<0.05
組別 CH TG HDL-C LDL-C TBA研究組 5.37±1.73 4.09±3.35 1.16±0.70 3.05±0.68 18.89±19.5對照組 4.46±0.445 1.01±0.37 1.45±0.25 2.47±0.36 2.51±1.44 t 3.946 7.071 3.123 5.907 6.428 P<0.05<0.05<0.05<0.05<0.05
T2DM屬于代謝性疾病,臨床發病率較高。[3]T2DM患者是由多種原因導致體內胰島素分泌不足或者人體不能有效利用胰島素從而出現血糖水平持續升高,常合并脂肪及蛋白質代謝紊亂。同時還可引發微血管病變,造成全身多血管,以及心、腦、腎等多臟器嚴重并發癥,最終導致患者死亡。[4]本文結果顯示,研究組TC,CH,HDL-C,,LDL-C,TBAL水平與對照組相比均有差異(P<0.05),證實了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脂代謝和膽汁酸紊亂,其中TG,CH,LDL-C,TBA升高,而HDL-C降低。T2DM患者若合并有血脂異常,則會增強其胰島素抵抗的情況,增加對其進行治療的難度,其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率也會上升。胰島素抵抗能夠導致肌肉對糖利用率下降,激素敏感脂酶敏感增強,脂肪酸被大量釋放,游離的非脂肪化的脂肪酸在2型糖尿病患者體內不能轉化為酮體,而是作為合成甘油三酯,膽固醇,極低密度脂蛋白的原料,導致其合成增加。血管壁上或細胞內的脂質異常沉淀,會對血液流動產生抑制,其血流會流向大腦以及心臟等位置,從而產生一系列疾病。T2DM患者的脂代謝異常與胰島素抵抗和腹型等多種因素有關,同時也有相關學者認為血脂異常會對胰島素的敏感性產生影響,通過抑制外周組織對葡萄糖的作用從而促進糖尿病的發生發展。由此可見控制血脂是調節血糖減輕并發癥的重要環節。膽汁酸由肝細胞合成和分泌,主要參與脂質的消化吸收,膽汁酸在脂質代謝和糖代謝中也有著重要的重要,它通過激活不同的信號通路,參與調節脂質及葡萄糖代謝。膽汁酸可促進膽汁中膽固醇的分泌,對保持膽固醇的溶解性具有重要作用。同時,血漿膽汁酸的水平和總膽汁酸池的調節也能影響血糖,體質量和胰島素敏感性。
綜上所述,T2DM患者膽汁酸異常會引起血脂血糖異常,脂代謝異常會增加動脈粥樣硬化發生的風險,導致各種心腦血管疾病和其他并發癥,定期對T2DM患者進行血脂和膽汁酸的監測,及時調整治療方案,可更好的控制血糖和并發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