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遠萍
(上海市長寧區天山中醫醫院檢驗科 上海 201501)
冠心病是心病科常見的一種疾病,全稱冠狀動脈粥樣硬化。該疾病通常在患者勞累過度、情緒激動、暴飲暴食之后突然發病,且與飲酒、吸煙等不良習慣相關,主要癥狀表現為心前區突發劇烈疼痛,存在憋悶感。研究發現,血清膽紅素水平與尿酸水平可能與冠心病有直接的聯系,血清膽紅素降低,尿酸升高會反映冠心病。本文主要研究血清膽紅素水平和尿酸水平與冠心病的關系,為臨床中診斷冠心病提供可靠的檢測指標,具體報道如下。
選取2018年2月-2019年3月在我院接受檢查與治療的100例冠心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中的觀察組,另選取同一時期在本院體檢的100例健康人員,作為對照組。其中,觀察組年齡45~79歲,平均年齡(59.59±5.32)歲,男58例,女42例;對照組年齡44~76歲,平均年齡(58.98±5.12)歲,男55例,女42例。兩組一般資料差異不顯著(P>0.05),具有可比性。
抽取兩組受檢人員的晨起靜脈血5mL×2,將2份血液放入離心機進行常規離心處理,分離血漿與血清,將血清制作成檢測標本,放入西門子ADV180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總膽紅素、直接膽紅素、間接膽紅素指標的水平[1]。收集兩組受檢人員的尿液,檢測尿液中尿酸水平。
對比兩組受檢人員的總膽紅素、直接膽紅素、間接膽紅素水平以及尿酸水平。將觀察組患者病程分為兩類,一類輕度組,一類重度組,對比輕度組與重度組患者的生化指標水平的變化。觀察觀察組患者的生活習慣與心臟病家族史。
數據采用SPSS18.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的血清膽紅素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觀察組尿酸水平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血清膽紅素及尿酸對比(±s,μmol/L)

表1 兩組血清膽紅素及尿酸對比(±s,μmol/L)
組別 例數 總膽紅素 直接膽紅素 間接膽紅素 尿酸觀察組 100 10.55±2.76 4.31±0.86 6.32±1.18 381.65±26.15對照組 100 18.01±3.14 7.34±1.27 10.11±2.16 266.54±18.12 t 17.844 19.755 15.398 36.187 P 0.000 0.000 0.000 0.000
輕度組與重度組的總膽紅數、直接膽紅素、間接膽紅素、尿酸對比,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觀察組中輕度與重度血清膽紅素及尿酸水平對比(±s)

表2 觀察組中輕度與重度血清膽紅素及尿酸水平對比(±s)
組別 例數 總膽紅素 直接膽紅素 間接膽紅素 尿酸輕度組 42 12.71±3.01 5.32±0.89 7.62±1.21 362.21±25.31重度組 58 8.98±2.65 3.57±0.84 5.38±1.19 395.73±26.26 t 6.560 10.029 9.225 6.396 P 0.000 0.000 0.000 0.000
冠心病是心臟疾病中較為常見的一種[2]。冠心病多發于中老年群體,是中老年人群中常見的心臟疾病,冠心病對于患者,是一種嚴重影響生活質量的疾病,其癥狀對患者的正常生活會造成較大的干擾,如心前區突發的劇烈疼痛發生在駕駛車輛、操作工業設備時,極易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巨大威脅,和嚴重的不良后果,甚至威脅著患者周邊人群的生命。
本次參與研究的200例受檢人員,其中觀察組總膽紅素(10.55±2.76μmol/L)、直接膽紅素(4.31±0.86μmol/L)、間接膽紅素(6.32±1.18μmol/L),低于對照組的總膽紅素(18.01±3.14μmol/L)、直接膽紅素(7.34±1.27μmol/L)、間接膽紅素(10.11±2.16μmol/L)。觀察組尿酸(381.65±26.15)高于對照組的(266.54±18.12);觀察組中,輕度組的血清膽紅素水平高于重度組,尿酸低于重度組。兩組結果對比說明,冠心病患者血清膽紅素降低、尿酸升高,并且隨著冠心病程度加重,血清膽紅素會與之對應的降低,而尿酸會與之對應的升高。通過研究發現冠心病與不良生活習慣、吸煙飲酒、家族心臟病史相關。
綜上所述,血清膽紅素與尿酸在診斷冠心病中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血清膽紅素與尿酸水平的變化,能夠為冠心病提供可靠的診斷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