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鳳 陶懿
(上海市浦東新區(qū)人民醫(yī)院 上海 201299)
在新生兒病房中,各類患兒在接受治療過程中都會有與疼痛相關性治療性的操作,其中足跟采血是最常見的一項,足跟采血容易給新生兒造成生理性刺激,使新生兒產生劇烈疼痛感,相較于年長兒和成年人來講,新生兒的疼痛負面效應更為嚴重,不但會導致兒童時期的認知行為障礙,同時還會造成新生兒中樞神經系統(tǒng)的永久性損害[1]。藥物鎮(zhèn)痛由于毒性反應較大,對新生兒來講并不適用。因此,如何選擇非藥物止痛方式成為新生兒科醫(yī)護人員需要迫切研究的重點。本次研究將非營養(yǎng)性吸吮應用于我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接收的47例進行足跟采血檢查新生兒的疼痛護理中,效果滿意,現(xiàn)總結如下。
選取我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接收的94例進行足跟采血檢查的新生兒。入選標準:出生日齡1~3d;體重(3-4.5)kg,符合足跟血采集相關條件;足月分娩;單胎妊娠;出生后Apgar評分≥8分;父母對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標準:先生性缺陷疾病;48h內應用過鎮(zhèn)靜劑、鎮(zhèn)痛劑、新生兒且原發(fā)疾病及治療不足以影響新生兒對疼痛反應;足跟采血未一次性成功;接受吸氧或呼吸支持治療。94例新生兒男53例,女41例;出生日齡1~3d,平均(4.24±0.25)d。將94例新生兒隨機均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兩組新生兒均接受足跟采血測快速血糖,兩組新生兒的一般資料相類似,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兩組新生兒均安排同一組醫(yī)護人員進行足跟采血操作,均于瞌睡或安靜狀態(tài)下進行,控制好室內溫度與濕度,采集前全面評估新生兒穿刺部位皮膚狀態(tài),確保新生兒充分喂養(yǎng)及體溫正常,告知家屬足跟采血的目的與意義,嚴格根據六步洗手法進行洗手,并備齊血糖儀、血糖芯片、采血針、酒精棉球等。協(xié)助新生兒仰臥于操作臺,將其頭部上抬,核對新生兒信息及檢驗項目,采用75%酒精消毒足跟部位,用無菌干棉簽擦干后開始采血,采血時左手輕握住新生兒足底,將采血部位皮膚繃緊,右手持彈簧采血針在穿刺部位進行穿刺,穿刺后讓血液自然流出,再對穿刺部位進行擠壓、放松,使血液滴在血糖芯片上,采血完畢后用無菌棉球按壓止血,護理人員告知24h內禁止沐浴。對照組在足跟采血時不進行任何鎮(zhèn)痛處理。吸吮組則給予非營養(yǎng)性吸吮,采血前無孔安撫奶嘴放置在新生兒口中,護理人員用手扶穩(wěn)防止脫落,待新生兒產生吸吮動作后再進行采血操作。
(1)通過新生兒疼痛評分量表(NIPS)對二組新生兒的操作性疼痛進行評估,量表總分為7分,分值越高表示疼痛越嚴重,于采血中、采血后1min及采血后2min各測評一次。(2)觀察比較二組新生兒采血時的啼哭持續(xù)時間及疼痛面容持續(xù)時間。
數據采用SPSS22.0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非營養(yǎng)性吸吮后,吸吮組不同時間點的NIPS評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新生兒不同時間點的NIPS評分比較(±s,分)

表1 兩組新生兒不同時間點的NIPS評分比較(±s,分)
組別 n 采血中 采血后1min 采血后2min吸吮組 47 1.87±0.54 0.17±0.42 0.11±0.84對照組 47 3.34±0.21 1.32±0.65 1.10±0.59 t 5.566 5.886 5.783 P 0.018 0.015 0.016
非營養(yǎng)性吸吮后,吸吮組的啼哭持續(xù)時間及疼痛面容持續(xù)時間均顯著短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新生兒的啼哭持續(xù)時間及疼痛面容持續(xù)時間比較(±s,s)

表2 兩組新生兒的啼哭持續(xù)時間及疼痛面容持續(xù)時間比較(±s,s)
組別 n 啼哭持續(xù)時間 疼痛面容持續(xù)時間吸吮組 47 31.25±3.74 28.36±5.75對照組 47 66.71±3.45 56.21±7.67 t 8.015 9.412 P 0.005 0.002
本研究發(fā)現(xiàn)非營養(yǎng)性吸吮可有效緩解新生兒足跟采血的疼痛。原因是持續(xù)而又有力的吸吮是強而有力的感覺刺激,除了可以分散注意力,可通過口腔的刺激調節(jié)疼痛,使新生兒達到自我調節(jié),降低疼痛。[2]新生兒由于血管微小,足跟采血時難度較高,極易引起局部損傷,給新生兒帶來不良的疼痛體驗,造成近期或遠期的不良影響[3]。因此,加強對新生兒足跟采血時的疼痛管理至關重要。有研究表明[4],對新生兒進行足跟采血時給予非營養(yǎng)性吸吮后,其采血中、采血后1min及采血后2min的NIPS平分均顯著低于常規(guī)足跟采血,(P<0.05)。這與本次研究相符,本次研究對吸吮組給予非營養(yǎng)性吸吮后,吮吸組不同時間點的NIPS評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吸吮組的啼哭持續(xù)時間及疼痛面容持續(xù)時間均顯著短于對照組,(P<0.05)。這主要因為非營養(yǎng)性吸吮能夠通過滿足新生兒的口腔滿足感來提高其對疼痛的耐受性,此外,非營養(yǎng)性吸吮還能夠起到安撫效果,使新生兒處于安靜狀態(tài),方便采血的順利進行。
綜上,對新生兒進行足跟采血時輔助于非營養(yǎng)性吸吮,能夠有效緩解采血疼痛程度,縮短新生兒啼哭持續(xù)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