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梅
(郯城縣第一人民醫院 山東 郯城 276100)
近視是指患者在調節放松的狀態下,外界光線在經過眼球屈光后所成的像在視網膜之前,從而導致患者在沒有外界幫助的情況下無法看清遠處的物體[1]。當患者的屈光度為-6D或以上時,就表示患者的近視是高度近視,高度近視對患者的影響很大,嚴重的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質量[2]。后房型人工晶狀體植入術是臨床上治療高度近視的一種方法,在圍術的護理是近視治療的一個重點。本文探討循證護理在后房型人工晶狀體植入術治療高度近視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具體內容如下。
選擇我院在2018年1月—2019年5月收治的64例后房型人工晶狀體植入術治療高度近視患者,隨機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2例。其中對照組男性15例,女性17例,年齡在20歲~45歲,平均年齡為(30.24±6.48)歲;觀察組男性16例,女性16例,年齡在19歲~44歲,平均年齡為(30.08±6.22)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如年齡、性別等均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兩組患者均進行相同的后房型人工晶狀體植入術治療,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護理,主要有衛生護理、健康教育等。觀察組患者接受循證護理,具體內容如下。
(1)建立循證護理小組:小組的成員有主治醫生、護士長、責任護士組成,護理人員均是經過了專業的培訓,掌握了后房型人工晶狀體植入術圍術期的護理方法和技巧,能夠根據實際情況對患者進行專業的護理服務;(2)抗感染護理:在手術后使用相關的幫助修復和防止感染的藥物進行滴眼治療,主要使用的藥物為非甾體消炎藥、人工淚液、抗生素等;(3)健康教育:在手術前對患者講解高度近視的相關知識和主要的治療過程,讓患者對近視和治療有一個初步的了解。在手術后囑咐患者不要多轉動眼球,經常閉目休息,減少對眼睛的使用,注意保持眼部的清潔,不要對眼部施加壓力等;(4)心理護理:時刻關注患者的心理狀況,當患者出現不良情緒時要對其進行疏導,可采用聊天、聽音樂等方式。
平均眼壓:在護理后對患者的眼壓進行測量,計算每個組的平均眼壓,眼壓越低表示患者的眼部恢復情況越好。
生活質量:使用生活質量評分量表(quality of life,QOL)對患者進行評分,分數越高表示患者的生活質量越好。
數據采用SPSS22.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的平均眼壓要低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要高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
表 兩組患者的平均眼壓和生活質量評分對比(±s)

表 兩組患者的平均眼壓和生活質量評分對比(±s)
組別 例數 平均眼壓(mmHg) 生活質量(分)觀察組 32 10.25±2.33 49.66±6.85對照組 32 15.36±3.14 40.84±6.67 t-12.648 5.364 P-0.001 0.001
高度近視是由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共同作用導致的,父母是高度近視,其子女也可能會患有高度近視[3]。長期從事近距離用眼工作或看書、看電視等也容易發生高度近視。
循證護理是通過成立循證小組,通過查閱相關的研究資料并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對患者進行針對性的護理[4]。
本次結果,實行循證護理的觀察組患者的平均眼壓要小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這表明對患者實行循證護理,可以幫助患者降低眼壓,防止眼部感染,提高治療效果。觀察組生活質量評分要高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這表明循證護理還可以幫助患者提高術后的生活質量,提高患者術后的適應能力。
綜上所述,對后房型人工晶狀體植入術治療高度近視患者實行循證護理具有較好的護理效果,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的平均眼壓,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是一種安全有效的護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