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蘭
(南京醫科大學附屬南京醫院<南京市第一醫院綜合外科> 江蘇 南京 210000)
生活節奏加快,飲食結構的改變,導致越來越多的人罹患惡性腫瘤,而其中直腸癌的發病率更是逐年上升,居高不下[1]。一旦確診為直腸癌,即意味著患者的生存期與生存質量都會大幅度下降,目前,治療直腸癌的方式主要有手術治療、化療及放療等,結腸造口術是一種新型治療方式,但由于該術式會改變患者的排便方式,對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影響。為了消除手術的不利影響,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改善患者的預后效果,本文就護理干預對直腸癌結腸造口術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進行探討,現報道如下。
隨機選取78例直腸癌結腸造口術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所有研究對象均為我院2017年6月-2019年6月間收治的患者,將患者分為研究組與參照組,每組各39例。參照組患者中有男性21例,女性18例,年齡在32~78歲,平均年齡為(52.13±5.88)歲;研究組患者中有男性22例,女性17例,年齡在33~78歲,平均年齡為(53.24±5.94)歲。兩組一般資料對比分析差異不顯著(P>0.05),可以進行組間對比。
參照組患者接受常規護理,內容包括基礎護理、用藥指導及生命體征監測等,研究組患者則接受綜合護理干預,內容包括:①心理護理 患者在入院后,護理人員主動與其進行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并且鼓勵患者說出心中存在的疑問,護理人員結合自身知識對其進行開導,幫助患者緩解不良情緒,并且樹立起治療信心,積極配合治療。②造口護理 指導患者進行正確的造口護理,保持造口附近皮膚的清潔、干燥,在排便后及時進行清潔,在造口附近涂抹氧化鋅,用于保護造口皮膚。對患者進行一對一的造口護理講解,幫助其了解造口護理的作用及重要性,根據患者情況選擇合適的人工肛門袋,每周進行2~3次擴肛。③認知干預 患者對自身疾病的了解有限,護理人員需要糾正患者對其自身疾病的錯誤認知,使其能夠積極配合治療,適當指導患者進行術后康復,教會其使用腹式呼吸法、按摩等自我護理方式,定期開展患者的交流活動。
①對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展開對比評分,其中包括社會功能、軀體功能、心理功能及常見癥狀等,評分越高說明患者的生活質量越高;②采用我院自制調查問卷對患者進行護理滿意度調查,滿分為100分,得分高于90分為滿意,得分在75分~89分為尚可,得分低于75分為不滿意。
數據采用SPSS21.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研究組患者的各項評分顯著高于參照組(P<0.05),見表。
表 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s,分)

表 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s,分)
組別 例數 社會功能 軀體功能 心理功能 常見癥狀研究組 39 16.45±3.2116.74±3.4717.89±3.6520.48±4.18參照組 39 11.98±2.7112.16±2.4612.66±2.5914.42±3.66 t 6.645 6.328 7.298 6.812 P 0.000 0.000 0.000 0.000
研究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為97.44%,高于參照組的76.92%,差異顯著(P<0.05)。
直腸癌作為一種高發的惡性腫瘤,結腸造口術能夠起到較好的治療作用,但由于手術都需要留下窗口,發生感染的幾率較高,影響患者的手術效果。在圍術期需要配合科學有效的護理手段,首先需要做的就是預防造口的感染,一旦造口感染不但會影響治療效果,還會對患者的心理造成負擔,其次則是對患者的心理進行疏導,幫助患者樹立治療信心,最后是認知干預,患者應對疾病有充分了解,這樣可以減輕患者的心理壓力[2-3]。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的各項功能評分較參照組顯著提高(P<0.05);研究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為97.44%,高于參照組的76.92%,差異顯著(P<0.05)。
綜上所述,對直腸癌結腸造口術患者進行綜合護理干預,患者的生活質量能夠得到有效提升,且患者對護理工作的認可度較高,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