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貴方
(中國貴航集團三〇二醫院 貴州 安順 561000)
隨著醫療改革的不斷發展,控制醫療費用,促進合理用藥為醫療改革的重要方向。加強合理用藥管理,降低患者經濟負擔,為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其中輔助用藥管理、抗菌藥物管理為醫院藥事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對醫院藥品使用提出了更高要求[1]。本文通過對我院不合理用藥管理干預效果進行分析總結,現報告如下。
收集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患者信息,應用《處方管理辦法》、《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糖皮質激素類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國家基本藥品目錄》等文件及相關書籍評價不合理用藥情況。將2017年1—12月未實施藥學干預前用藥情況作為對照組,將2018年1—12月應用藥學干預后的用藥情況作為實驗組。分析藥學干預效果。
醫院常見不合理用藥包括:輔助用藥、抗菌藥物、靜脈輸液指征不合理等方面。針對工作中發現的問題,提出相關管理方案[2-3]:(1)輔助用藥管理:通過查閱文獻及我國各地用藥管理目錄,制定我院用藥目錄,監控各科室國家重點監控藥品用藥使用情況,對出現不合理用藥情況實行即時干預,每月進行國家重點監控藥品費用排名,重點點評排名前五位處方,加強分析,促進用藥合理;(2)臨床科室明確抗菌藥物控制指標,臨床藥師參與患者抗菌藥物治療,發揮專業優勢,結合患者特點、感染部位和感染菌等因素,結合抗菌藥物特點,制定用藥方案;(3)成立重點藥物監控小組:參考重點監控藥品管理提出意見,調整藥品目錄,嚴格控制使用指征;(4)嚴格控制靜脈輸液指征:高度重視靜脈輸液指征,制定使用指征,結合檢查考核結果,加強監督,對長期輸液患者開展藥學健康教育,鼓勵患者服用口服制劑,強烈要求輸液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通過健康教育,改善患者對靜脈輸液藥物的盲目依賴性。
觀察比較兩組藥品總費用、輔助用藥總費用和人均每次住院費用及抗菌藥物使用情況差異。
數據采用SPSS19.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實驗組藥品總費用、國家重點監控藥品總費用和人均每次住院費用較對照組明顯下降(P<0.05),見表1。
表1 藥品使用情況對比(±s)

表1 藥品使用情況對比(±s)
國家重點監控藥品總費用(萬元)組別 藥品總費用(萬元)人均每次住院費用(元)實驗組 6196.24±209.86 737.61±78.02 1358.29±98.31對照組 6574.35±231.05 1756.32±152.53 1932.14±125.39 χ2 5.356 6.771 4.672 P<0.05<0.05<0.05
實驗組微生物標本送檢率顯著高于對照組,住院患者抗菌藥物使用率、住院患者抗菌藥物使用強度和Ⅰ類切口預防使用抗菌藥物比例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抗菌藥物使用情況對比
醫院應該開展臨床藥學合理用藥的藥學干預,臨床藥師參與一線治療工作,加強合理用藥監督,成立合理用藥管理小組,遵照安全、有效、適當和經濟原則,重點加強輔助用藥和抗菌藥物管理,控制藥品費用的增長,促進臨床用藥的規范、合理,優化抗菌藥物和輔助用藥的使用規范,促進藥品比例趨于合理水平[4-6]。
本研究顯示,實驗組藥品總費用和國家重點監控藥品費用、患者單次住院費用、抗菌藥物使用率及使用強度同對照組比較均明顯降低,微生物標本送檢率顯著提高(P<0.05)。
綜上所述,藥劑科對不合理用藥進行藥學干預,可有效降低藥品費用,促進國家重點監控藥品和抗菌藥物合理使用,在臨床應用過程中得到醫院管理部門的支持和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