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仁
3月24日下午,《重慶市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草案)》起草工作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召開,聽取前期主要準備情況、需立法解決的主要問題和立法進度預安排等。
該法規案本不在5年立法規劃之列,但3月12日市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一次主任會議通過的《重慶市人大常委會2020年立法計劃》顯示,已新增為預備項目,預計11月提請市人大常委會審議。
這標志著在全國、全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不斷向好的時刻,重慶市人大常委會迅速制定時間表和路線圖,提速全市公共衛生領域立法工作,助推全市公共衛生體系深化建設。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是一場全民阻擊戰、整體戰,全市各級人大作為地方權力機關,更是肩負著特殊的使命。疫情發生后,全市各級人大按照中央要求和市委具體部署,充分行使憲法和法律賦予的各項權力,依法作出相關決定、開展有力有效監督,組織全市各級人大代表奮戰抗疫一線,為全市戰疫工作構筑起一道法治防線,貢獻著人大力量。
自助者,天亦助之。近日,世界衛生組織發布新冠肺炎疫情報告稱,中國經過2個月奮戰,疫情已經由“遏制階段”進入到“緩疫階段”。 此前,中央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也召開會議,部署“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和有序推進復工復產相關措施。
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助推全市抓好疫情常態化防控,各級人大肩負重任。我們可以清晰看到,隨著防控工作進入新的階段,一些行之有效的舉措、一些直接關聯戰疫的行業……都需要各級人大充分行使職權,予以固化經驗,推動發展。
助力復工復產提速擴面,推動全產業鏈聯動復工,是當前的大事。穩步恢復經濟發展秩序,中小微企業是邁不過的坎。中小微企業,體量不大,機制靈活,數量眾多,關涉很廣,但是抗風險能力相對較差。疫情發生后,不少中小微企業在生死線上徘徊,如何推動政府部門精準施策,如何推動金融機構精準輸血,應是監督工作題中應有之意。
人民日報刊發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醫學科學院院長王辰的專訪文章稱,我國的抗疫戰,主要打的是社會組織的仗,通過這次大疫,我們民族必須高度重視醫學科技。換言之,此次疫情防控中,我們向全世界展示出一些行之有效的社會治理體系、方式,也暴露出衛生行業和醫學科技發展中的一些短板和桎梏。如何結合當前重慶正在加速推動的智慧城市建設、5G和大數據運用、以及生物制藥、生命科學建設,融入地方立法固化經驗,選擇監督重點推動發展,都是人大工作值得思考的問題。
凡此種種,對各級人大圍繞中央和市委戰疫總體要求部署,依法開展履職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疫情是危,但正如習近平總書記近日考察浙江時強調,“危和機總是同生并存的,克服了危即是機?!痹谘矍暗睦щy和危機中,找到并彌補不足,捕捉和創造機遇,才能化危為機,也能進一步把全市人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戰疫的磅礴偉力,同等轉化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建設能量,從磨難中奮起,在艱險中勃發,穩步推動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任務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