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聞

去年,重慶萬盛公安全力推進“凈網2019”專項行動,嚴厲打擊網上違法犯罪活動,轉輾重慶市江北區、南岸區、忠縣,遼寧省大連市等多地,歷時1個多月,將冒充網紅,以“秒返利”活動為誘餌實施詐騙的3人繩之以法。該團伙在1年不到的時間里,騙了近200人,詐騙金額30余萬元。
網聊遇“帥哥”被騙7000多元
“我在QQ上被人騙了7000多元,麻煩你們幫我。”去年,王某前往萬盛經開區公安分局南桐派出所報案,稱她被一個自稱是抖音網紅“陳澤”的人騙了7000余元。
據了解,剛滿18歲的王某在QQ上被網名叫“故是”的人所發的帥哥圖片吸引,主動加了對方為好友后一直沒有聯系,但偶爾也會關注對方的動態。一段時間后,她被該男子QQ空間的一句“添加QQ群,可以領取微信紅包”的動態吸引。她在加“抖音網紅陳澤元宵生日福利”群了解紅包返利的規則后,主動加了微信名叫“陳澤”的男子。
“陳澤”向她詳細介紹返利規則后,王某在對方的引導下選擇參加100元返利800元后又通過微信轉賬給“陳澤”100元并備注“返利”,之后卻被對方告知名額已滿,讓她參加300元起底檔次的返利。王某本想退回100元,但被對方告知要繳納388元的激活費才能退回100元,于是,她又參加了300元返利2000元檔次的活動。打款后,王某本以為可以返利2000元,但卻又被對方告知轉賬時要備注“追加返利”才能返利,于是她便再次轉賬300元并備注“追加返利”。待王某轉賬后,對方發了一張“返利2000辦理成功”的截圖給她。心想這次終于能返利的王某卻被告知要繳納688元的“保證金”才能收到2000元的返利。隨后,王某被對方以交保證金、手續費等為由共計詐騙7000余元。
“我當時也太傻了,還用媽媽的微信給對方轉了4800多元,我該怎么辦呢?”報警時,王某特別焦急。
了解王某被詐騙的過程和細節后,萬盛警方立即成立專案組,組織多警種開展案偵工作。
民警先后排查梳理各類信息2000余條,前往重慶市江北區、南岸區、忠縣,遼寧省大連市等地開展走訪調查,最終鎖定了有重大作案嫌疑的周某飛、周某云及李某3名忠縣籍人士。
民警經過兩天兩夜連續蹲守后,在江北區觀音橋九街將犯罪嫌疑人周某飛等3人抓獲。
“網紅”系無業人員
訊問中,周某飛交代,他并不是什么網紅,也沒有工作,租住在南岸區某小區。為了騙人,他特地搜索購買1000瀏覽量以上網紅QQ號,平時會發布一些日常生活動態和圖片,讓人誤以為他就是網紅。同時將炮制返利活動的規則、返利成功的信譽圖通過QQ空間發布,當有人經不住誘惑時,便進了他的圈套。為了讓同縣的好友周某云、李某一起致富,他們3人便組團實施詐騙。
訊問中,周某飛自認為在作案過程中利用第三方提供的二維碼收取贓款的形式天衣無縫,怎料被警方一網打盡。
據周某云3人初步交代,2018年實施詐騙以來,至少騙了近200起,涉案金額30萬余元。
“刷單返利”盯上上網課學生
受疫情影響,目前各地學校都尚未開學,學生在家中通過網課進行學習。一些騙子也用同樣的方式打起上網課青少年的主意。近日,廣東省惠州市就發生了多起針對居家上網課的學生實施的網絡詐騙案件。
2月25日,惠陽區14歲的學生橙橙(化名)在家使用媽媽的手機上課時,突然收到一個名為“某網紅生日福利群”的QQ消息,對方稱“某網紅過生日,現有福利發給大家!一個小金額大回報的賺錢機會,私聊我掃碼簡單操作即可。”橙橙添加對方為好友后,對方稱“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刷單,不但可以馬上拿回本金,還可以獲得傭金。”橙橙按照對方的要求操作后,果真收到了本金和傭金。“繼續刷單,傭金更高,刷完一次性付錢給你。”橙橙嘗到甜頭后,繼續刷單轉賬。其后對方以二維碼異常、審核需要費用等托辭,多次要求橙橙重新掃描新的二維碼轉賬,導致橙橙累計被騙19萬元。
相關檢察機關表示,不法分子在實施“刷單、返利詐騙”時,通常是按照騙取信任、設置誘餌、實施詐騙三個步驟操作,建議教育部門采取開設防詐騙主題的網課以及通過課前提醒的方式,告知學生不要輕易給陌生人轉賬,不點擊不明來歷的鏈接等;提醒家長做好監督,對支付密碼保密或將具有支付功能的軟件下線,在學生下課后,及時核實賬戶資金是否有異常變動,如發現異常及時報警。
電信網絡詐騙的
量刑標準
網絡詐騙通常指為達到某種目的在網絡上以各種形式向他人騙取財物的詐騙手段。犯罪的主要行為、環節發生在互聯網上的,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
詐騙公私財物至少要達到數額較大才構成詐騙罪,普通的詐騙行為詐騙財物3000元至1萬元以上可認定為詐騙“數額較大”,3萬元至10萬元以上可認定為“數額巨大”,各地可在此幅度內確定具體數額標準。但是利用電信網絡詐騙的,全國有統一規定,根據兩高一部發布的《關于辦理電信網絡詐騙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有關規定,利用電信網絡技術手段實施詐騙,詐騙公私財物價值3000元以上的認定為“數額較大”、3萬元以上的認定為“數額巨大”、50萬元以上的認定為“數額特別巨大”。
因此,通過電信網絡詐騙金額達到3000元以上的,構成詐騙罪,警方應立案偵查。若兩年內多次實施電信網絡詐騙,每次詐騙金額都沒有構成詐騙罪,多次累計詐騙金額達到數額較大即3000元以上,也應當按詐騙罪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