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先平

大漠之上大樹的身影逐漸出現,在滾滾相催、丘峰如濤的沙海中,直指天宇的胡楊樹,閃爍著奪目的綠色。它們昂首挺立在沙丘之上,綠色的樹冠,如旗幟,如號角。我們這支五人的小隊伍齊聲歡呼:胡楊!是的,只有胡楊才能傲視死亡之海!
它們的形象極具個性:獨立的,軀干擰拗,樹冠隨勢伸張,似是正在搏擊;數株集結成群體的,綠蔭聯袂……有棵粗壯枯干,如戟(jǐ)如劍直指天穹,身旁有株更為粗大的胡楊崛起,那濃綠繁盛的樹冠,就是一片綠洲……難怪有人曾以“交柯接葉萬靈藏,掀天踔(chuō)地紛低昂。矯如龍蛇欻(xū)變化,蹲如熊虎踞高崗”來描摹它。是的,它們在這片惡劣的環境中生長,取得生存、繁衍的權利,就得面對環境的艱險;每一棵胡楊的形象都是一部奮斗的自傳,一首生命的頌歌!
我們加快了步伐。胡楊逐漸由稀疏到連片成林。人人都很興奮,因為它預告著好消息。不久,塔里木河大橋長長的身影就出現在視線中了。
橋長約一千米,寬闊的塔里木河從大橋下緩緩流過。清亮的流水,映出兩岸茂密的胡楊林搖曳的身姿,似是無限眷戀的情人纏綿悱惻,款款并肩而行。多年的考察生活,使我非常注意江河流水的清亮與混濁,因為它們會告訴你很多這個地域中的生態信息,眼前這幅清麗的生命畫面,對大漠中的跋涉者來說就是一眼甘泉,一聲慰勉。塔里木河是條生命河,它橫貫整個塔里木盆地和塔克拉瑪干大沙漠。在古突厥語中,“塔里木”意為“注入湖泊、沙漠的河水支流”,是我國最長的內陸河,干流長達1000多千米。若將來源于昆侖山的上源葉爾羌河加上,它的總長便達2100多千米,在歷史上曾最后匯入羅布泊。
長河的兩岸繁衍著郁郁蔥蔥的胡楊林,在沙漠中形成了壯闊宏偉的綠色長廊。
河水滋潤著胡楊林,胡楊林為塔里木阻擋風沙的襲擊,涵養著水源。有了胡楊林,才能有林下植物,才能組成一個完整的植被系統,才能繁衍出馬鹿、野駱駝、鵝喉羚、鷺鷥、椋鳥……它們共同組成了一個特殊的生態體系,營造出一個個綠洲,養育著南疆眾多民族的兒女們。
我們久久流連在大橋上,思緒在河中流淌,水流又激勵著思緒。
(選自《樹王——我的山野朋友》,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