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 (白)師父,這都在家防疫情呢,怎么咱還唱琴書啊?
乙 (白)這個新型冠狀病毒雖然厲害,但是可防、可控、可治,只要措施得當,咱不用怕。再說,白衣天使不顧危險沖在第一線,我們文藝工作者也不能蹲在家里吃干飯吶。
甲 (白)那咱今天唱個什么段兒啊?
乙 (白)咱今天啊,就唱個抗擊疫情的段兒,給大家鼓鼓勁!
甲 (白)好,那咱就唱起來吧!
乙 (白)唱起來!春聯映紅了臘月天,家家戶戶忙過年。張家登高把那燈籠掛,劉家燉肉香氣那個飄連天。大老李換上新衣街邊站,見到鄰里忙拜年。
丙 (白)過年好,過年好!
丁 (白)過年好?都什么時候了還過年好!
乙 (白)唉,這不是魏老師嘛,怎么著了?
丁 (白)怎么著了,新型冠狀病毒越來越嚴重,眼看就要到跟前。
乙 (白)到跟前?不是說咱們社區沒有疫區回來的嗎?還有事兒啊?
丁 (白)有事沒事不好說,你不看看今年是個什么年!
甲 (白)那你說,今年是個什么年啊?
丁 (白)己亥金豬辭舊歲,玉鼠起舞開來了新春的列車又一班。天干地支一輪回,今年又到庚子年。
甲 (白)庚子年?庚子年怎么著了?
丁 (白)別打岔,聽我給你唱!1840那是庚子年,英國運來了鴉片煙,林則徐虎門銷煙來反抗,怎奈洋人他船堅炮利抵擋難。1900那是庚子年,八國聯軍燒殺搶掠國門前。帝后西逃民生慘,《辛丑條約》恥百年。如今又到庚子年,新冠病毒亂竄竄,自古庚子多磨難,你說這得多危險。(白)大家盡早屯糧備貨保周全吧!
甲 (白)哎呀,師父,俺不唱了,俺得回家準備去了!
乙 (白)唉——,慢著,著么急啊,聽見風就是雨。
甲 (白)師父,他說得不對嗎?
乙 (白)他說的啊,也對也不對!
甲 (白)也對也不對?怎么講啊?
乙 (白)聽我給你唱來:你只見,庚子年有了幾個庚子變,卻不說,那是時間的巧合不是常篇。鴉片戰爭是國難,八國聯軍兵災險,那是清政府腐敗無能起禍事,和是不是庚子沒啥關聯。庚子只是紀年法,宿命之說太荒誕。中華民族經考驗,“多難興邦”記心間。仁人志士皆奮起,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管他是在哪一年。
丁 (白)你說的這些都不錯,可是咱眼下怎么辦呢?
乙 (白)哎,你沒看新聞嗎?習總書記親自做部署,李總理帶隊赴前線,全國上下一盤棋,是一級跟著一級干,新聞媒體來監督,誰要是不好好干啊,那可就是——
甲丙丁 (白)怎么著啊?
乙 (白)不識時務找難看!
丙 (白)對了,我聽說咱山東已經向湖北派了三批醫療隊了,壽光的蔬菜也運過去了。
甲 (白)我聽說咱濟南很多企業和好心人都捐款捐物,光齊魯制藥就捐贈了六萬多只防護口罩。
乙 (白)唉——,可不光這些啊,你來看:小區門口增加了蔬菜便民供應點,大藥房里假期有人來值班,各類物資不光不漲價,他還供應足來品種全。別看我們不是重災區,(白)以上率下、各盡其責,依靠群眾、安全防疫,措施得力不等閑。醫務人員勇承擔,黨員干部沖在前。(白)不發通知、不打招呼、不聽匯報、不用陪同,直奔基層第一線。外來人員要檢測,堵住疫情防傳染。病例家屬要隔離,早防早治保平安。宣傳工作做得好,短信、微信、電視、網絡覆蓋全。病例信息不隱瞞,新聞上一天一報,把人民群眾的心來安。(白)咱們老百姓,只要減少出行、做好防護,等那疫情過后啊,又是一個春光明媚的艷陽天。
丁 (白)唉,你別說還真是啊,同樣是庚子年,怎么就是不一樣呢?
乙 (白)不一樣,那是肯定不一樣啊!中華悠悠五千年,它不是個碌碌原地打轉轉。雖然她近代、現代多戰亂,怎奈咱華夏兒女意志堅。1949年建立了新中國,1978年改革開放風氣先。共產黨帶著咱把國家的面貌大改變,是變了一番又一番。1998年洪澇災害來搗亂,我們軍民齊心渡難關。2003年非典病毒鬧得歡,我們七個晝夜建起了醫院小湯山。2008年汶川地震天地轉,我們迅速應對未遲緩,一方有難八方援,重建了充滿活力的新汶川。2012年召開了十八大,宏偉的藍圖鼓舞咱們永向前。2017年習總書記十九大上作報告,為新的時代作動員。到如今,全面小康在眼前,怎能讓新冠病毒來阻攔!你要問這為啥不一樣,因為黨的領導力量大,因為我們的制度最領先,因為中華兒女多奇志,這才讓日月增輝,換了新天。
點評:
這個庚子新年不一般,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鬧得歡。疫情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也牽動山東曲藝工作者的心,一場與冠狀病毒較量的戰“疫”打響。作品山東琴書《庚子年新說》應運而生,該作品體現了曲藝工作者的責任與擔當。用曲藝作品積極助力抗擊疫情,宣傳黨和國家政策,宣傳科學防控知識,宣傳戰“疫”一線的英雄事跡,弘揚社會正能量是曲藝工作者的優良傳統。作者王篤祥是濟南藝術創作研究院理論研究室主任,也是山東年青的曲藝俊才,一直從事曲藝藝術理論研究及創作工作,此次創作的山東琴書《庚子年新說》就是通過對歷史的回顧和當前山東人民在黨的領導下井然有序抗擊疫情的事實,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后兩個時期的對比,對民間“庚子大坎輪回”的說法進行了批駁,宣傳了祖國的發展和強盛,展現了華夏兒女抗擊疫情攻堅必勝的信心和決心。
山東琴書是清代乾隆年間形成于山東魯西南的一個曲種,距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是我國民間曲藝中的璀璨明珠,也是極具山東地方特色的曲藝形式之一,按照地域分為南路、北路和東路,深受老百姓喜歡。我接到點評任務后迫不及待地一口氣讀完作品,又用3天的時間細讀與回味,感受到作品的確“不一般”。一是創作速度“快”。大年初一,習近平總書記對疫情防控做出部署,各級黨委和政府迅速做出響應,全國上下總動員,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作者充分發揮曲藝作品短小快的特點,用9天的時間就創作出這個作品,體現出作者的創作熱情和深厚的文學功底。二是創作內容“獨”。以山東琴書為載體,以“庚子年”年號為軸線貫穿作品。評述了1949年前不同歷史時期下“庚子年”所蒙受的創傷和屈辱,歌頌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不屈不撓的中國人民在黨的領導下,始終意志堅定,團結一心,戰勝災難,取得全面勝利的偉大成就。三是作者創作視角“巧”。作品緊扣當下抗“疫”時期背景,開門見山直奔主題,寫新、創新、唱新,把時下防疫抗擊病毒等突出表現,巧妙地與歷史連接,通過演員的視角把觀眾帶入作品中,唱詞活潑、生動易懂,朗朗上口,體現出山東語音特有的韻味,觀眾聽后會銘記在心。
在肯定優點的同時,也有幾點建議與作者交流。一方面,作品切忌口號語句多。文藝作品的創作精髓就是要“根植人民”,尤其是曲藝創作更要體現出有人、有事、有情、有趣,作品的故事性需加強,用山東琴書的曲藝形式講好聽的故事,尤其后半段口號語句較多需修改。另一方面,山東琴書有其最生活化的表述方法,作品要體現山東琴書大眾、通俗的藝術要求,需加強作品的口語化及幽默功能,以小見大,在家長里短中敘事,展示山東琴書獨特的藝術魅力。同時增加作品的可看性、可聽性,將現在與過去形成對比,在語句轍韻工整上下功夫,使作品更加豐滿完整。建議多搜集發生在抗擊疫情一線的真人真情故事,如醫護工作者、科研人員、公安民警、巡查員等的先進事跡,講他們的故事,寫他們的真情,因為他們才是庚子年新說的真正英雄。
抗擊疫情雖然不見硝煙,不聞槍炮,卻一樣有著殘酷的戰斗和犧牲,曲藝人為這場戰“疫”的勝利貢獻著自己的力量,希望該篇作品早日立于舞臺,為打贏抗擊疫情戰加油鼓勁!
(點評人:山東省曲協主席 慈建國)(責任編輯/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