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思
病毒無國界,合作是根本。面對前所未有的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習近平強調指出,“新冠肺炎疫情的發生再次表明,人類是一個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國際社會必須樹立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守望相助,攜手應對風險挑戰,共建美好地球家園”。中國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為世界高高舉起一把火炬,在“至暗時刻”為全球抗疫指明了前進方向。
理念一致是必要前提。人類命運共同體首先是生命共同體。只有共同堅持以人為本、生命至上的執政理念和價值取向,才能在全球“戰疫”中形成合力。習近平從疫情一開始就明確要求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幾個月來,我們不惜一切代價搶救生命、救治患者,不遺余力做好各項防控工作,實現了應隔盡隔、應收盡收、應檢盡檢、應治盡治 。至3月初,各級財政安排疫情防控資金已逾千億元,經濟運行承受了較大沖擊。與此同時,有的國家卻迫于資源和經濟的雙重壓力,遲遲不回應免費檢測、治療要求,一度停止更新疫情數據,甚至提出“群體免疫”的應對思路,廣遭非議。隨著疫情日趨嚴重,越來越多的國家認識到,脫離生命安全的經濟安全不啻無源之水,“人民的健康高于一切”“待在家中,拯救生命”等理念是適用全球的。只有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才能練就有效防控疫情蔓延的“金鐘罩”“鐵布衫”。
敢于擔當是必然要求。“大事難事看擔當,逆境順境看襟度。”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需要大格局、大擔當、大作為。面對疫情,中國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和魄力采取了史無前例的“封城”防控措施,以舉世矚目的“中國速度”建成了火神山、雷神山和方艙醫院。“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白衣天使逆行出征、救死扶傷,社區干部無畏疫情、堅守陣地,人民群眾舍小家為大家,偌大中國步調一致地封城閉戶,充分展示了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擔當精神。國際輿論評價稱中國采取了“公共衛生史上最具勇氣、最為重大的舉措”,世界衛生組織盛贊“中國為我們創造了窗口期”。遺憾的是,低估疫情和猶豫不決讓一些國家錯失了黃金防控期。隨著疫情加速蔓延,越來越多國家宣布進入緊急狀態,實施“封城”“封國”,建立方艙醫院,“借鑒中國經驗,采取最大膽行動”。亡羊補牢,猶未遲也。只要大家各盡其責、積極作為,“全球一盤棋、各國共進退”,人類就一定能打贏這場疫情防控的全球阻擊戰。
守望相助是必由之路。人類命運共同體倡導的“攜手合作、互利共贏”是解決全球性問題的唯一正確選擇。疫情肆虐,沒有哪個國家能獨善其身。我們不會忘記,疫情暴發后國際社會給予中國的真誠幫助和寶貴支持。“豈曰無衣,與子同裳”表達了慰藉和支援,“擁抱中國人”快閃活動傳遞著溫情和力量。有歧視,就有抵制;有偏見,就有良知,污名化必將被歷史證明是一個笑話。當前,面對疫情全球蔓延,積極推進疫情防控國際合作至關重要。中國經驗、中國主張、中國倡議和中國貢獻在“至暗時刻”更顯珍貴。截至3月底,中國已向120個國家和4個國際組織提供物資援助,派出防疫專家團隊,通過視頻會議分享抗疫經驗。中國企業、民間社會組織和個人也積極捐贈物資。大疫不只考驗人類智慧,更考驗團結精神。當己立立人、己達達人的道義主導人心,當同舟共濟、共擔風雨的意志凝聚共識,再冷酷的病毒也無法冰封人們堅定相助的信念和力量,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一定會在全球團結協作中演繹出震撼寰宇、蕩氣回腸的“戰疫”史詩!
攜手抗疫,共克時艱。習近平在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應對新冠肺炎特別峰會上提出一系列重要主張,對加強疫情防控國際合作發揮重要引領作用。我們欣喜地看到世界人民正齊心協力、團結應對,在人類命運共同體火炬指引下構建起抗疫斗爭的鋼鐵陣地和協作陣線,共同建設更加美好的世界!
(作者單位: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研究室)
(責任編輯:鄧長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