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思婷(廣東農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廣東 廣州 510507)
近年來隨著人們的精神文明追求不斷地增加,國內博物館的建設雨后春筍一片繁榮,它的發展相較改革開放時期也有了質的飛躍。如今的博物館空間的展示設計不斷吸收世界上最前沿的科學技術與理論,把博物館的文化內容與現代科學技術相結合,體現出非常強的融合能力。像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成功舉辦, 更是把多媒體大量運用在博物館空間上,把博物館空間展示設計推向了一個全新的高度。
現代高科技拓寬了博物館空間展示的各個方面信息的表達,特別是介入到最基礎的展陳方式——圖文展版,把原來的二維平面設計向多維空間設計擴展。展墻、展板的形式向情節化、故事化、場景化的形式發展,使得圖文展板由原來的靜態表現轉向動態傳播,打開了博物館空間展示信息傳遞的新世界。
圖文展版是博物館空間中傳達信息的主要媒介,傳統上是一種靜態的圖片與文字結合的版面設計。在博物館空間的展陳方式中,作為展品信息的基礎表達,圖文展板可以說是最為基礎和最基本的展陳方式。因此可以理解為,圖文展版是對展品的一個說明,用于引導參觀者的閱讀與理解。
展示設計本身就屬于一個邊緣學科,它對于學科之間的容納性本身就很強,而隨著現代高新技術介入到博物館空間中,圖文展版也出現了融合多種藝術形式的綜合設計,目前筆者把它分為現代的動態圖文展版與傳統的靜態圖文展版兩種。傳統的靜態展版的版面內容上除了圖片、圖表、文字,還可以放置實物樣品等,它是紙質的圖片與文字結合的展板,從物理狀態上是停止不動,信息內容上在一定時間內是不可更改的,處于靜止的狀態。而動態圖文展版則與之相反,展示版面處于運動變化狀態,信息內容可以運動轉換,主要以圖像和影像的方式傳遞信息,它關鍵是“運動”與“變化”。主要是高科技技術介入產生從而達到版面的運動效果,現在這種技術的運用還在擴大,并有不斷地擺脫平面靜態設計的傾向,與聲、光、電子、多媒體等技術結合。這種融合設計的好處是增加了參觀互動的體驗性,多維度地滲透到參觀者的信息接收中,并且設計師也越來越熱衷于擺脫傳統靜態圖文展版的沉悶,轉而追求這類新型的互動體驗。
以往圖文展版參觀者閱讀的方式,是從邏輯層面由左到右或由上到下進行閱讀的,循序漸進地獲取信息。現今進入了讀圖時代,快速的生活節奏影響著人們的生活方式,大家都已經很難靜下心來進行大面積的文字閱讀,只有傳統靜態文字和圖片的結合已經很難吸引到參觀者們。而動態的圖文展版加入超文本鏈接的方法,建立起互動鏈接的信息,從視覺、聽覺、觸覺等多維度展現,使得信息在展示的方式上不再受限于空間位置,信息能以一種更靈活、更具變化的方式呈現給參觀者。
動態的版面展示最終可以改變過多文字與圖片所導致的參觀者們不愿深究也不感興趣的情況,展示空間中動態的圖文展版能直接建立起與人們對話的橋梁,比較容易吸引參觀者并且被解讀。通過動態新穎的效果吸引住人流,促進參觀者與信息的無障礙交流,同時豐富了藝術呈現的感官效果,渲染了藝術氛圍。所以在博物館空間展示中,動態圖文展版的設計決定了展覽信息傳達的最終呈現效果。
前文已經提過傳統的靜態展示的弊端,在博物館中以往參觀者與信息的交流方式局限于靜態的文字和圖形,顯得過于沉悶。而互動多媒體時代中全方位、即時互動的出現,開始改變了博物館空間展示的信息內容與人們的一個交流方式,信息的傳遞變得更加暢通無阻。
圖1 多點觸屏和視頻耳機播放墻
這是因為動態的圖文展版有別于傳統信息交流中只能單向地、被動地傳播信息,現代的多媒體技術可以實現人們對信息的主動選擇和控制,參觀者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偏好、認知來自行選擇閱讀。所以它改變的是信息與參觀者的交流方式,使得人們直接在現場參與體驗,那么帶給他們的不僅有良好的身心感受還有視覺上的審美愉悅和多感官的滲透。圖1在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成立六十周年展覽中,用電影墻設置三十個記載點,游客可佩戴上耳機通過三十個動態視頻去了解藝術運動和有影響力的事件。展廳中間放置的 “時間圖像”,是多點觸屏臺用來承載各個藝術界形成的事件和檢索版面,參觀者通過點擊桌面自由根據自己需求獲得藝術作品的音像圖文。
由于傳統的靜態圖文展版受限于展示的范圍和空間,很多信息內容都沒法表達完整,信息的傳遞容易出現片面化。這是因為靜態的圖文展版展示出來的圖片文字是被選擇處理過的,參觀者得到的信息也就片面了,又或者是參觀者不感興趣的文字圖片信息,通常情況他們會直接忽視,那么展示的信息便不能得到很好地傳遞。而動態的圖文展版就可以彌補這一缺陷,使得展示內容更為豐富,尤其加入了動態圖像或聲光電的刺激,展現出新奇的情景版面,更容易吸引觀眾的注意力,更有效地傳遞了展示空間信息。如圖2,意大利都靈瑪德瑪博物館運用了如今非常熱門的高新科技技術——增強現實技術AR,使得博物館的一部分展品完全丟棄了靜態圖文展版。現加入動態的圖文展版信息被隱藏起來,大量的展品信息內容被隱藏起來,參觀者只需通過AR眼鏡,空間便可出現與展品相關的信息點,參觀者選擇興趣點,就可以呈現虛擬的圖像展示信息。它不僅可以節省空間,還能設置更多的展品信息,面對不同的人群,面對不同的需求,多維度地展現展品內容,最重要的還是具有選擇性和靈活性的特點。
圖2 AR場景
高科技技術改變了人們的日常行為模式,信息呈現的方式也多樣化,多媒體對文本、圖像、聲音、動畫等的綜合處理技術給展示空間藝術帶來了革新。傳統靜態的圖文展版在形式上比較單一 ,通常只在圖案、形態、材質或色彩上做文章,而動態的圖文展版可以在美感、認知、感官等生理和心理上使得參觀者產生共鳴,從氣氛和情景的營造中更好地進行信息傳達。圖3是在意大利皮耶韋圣斯特凡諾的檔案日記展,那里收集6500個普通老百姓們生活日記包括書信、相片、自傳體歷史著作等。展示墻模擬成抽屜的形式,墻上動態投影重現紙日記,另外每個內容都被抽屜隱藏起來,能滿足人們對于私密窺竊的心理,以此增加互動的樂趣。每當參觀者打開其中的抽屜柜子,就有內容信息透過投影從柜子里“跑”出來,信息從視覺、觸覺、聽覺三維一體共同營造情景氣氛,參觀者置于情境中加強對于主題內容的閱讀和理解,得到情感的體驗。
圖3 檔案日記墻全景
博物館空間中動態的圖文展版不僅改變人們的觀看方式,改變了傳統展示版面的設計手法,還加強人們的感官體驗,對于博物館展品展示信息的傳播是一種革新。動態的圖文展版發展到今天,也開始突破了三維開始走向多維的時空藝術,以后會演變成更新的視覺空間文化,未來高新技術的發展帶給展示空間設計的將是更大的機遇與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