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紀康
(廣東省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某高速公路路線全長9.232km,設計速度100km/h,路基寬度26m,按雙向四車道高速公路標準設計。設特大橋3004.4m/1 座、大橋1470.76m/4 座、中小橋1470.68m/4 座,涵洞通道19 道;設互通立交1 處,終點平面交叉1 處;主線收費站1 處,匝道收費站1 處;養護工區1 處。其中特大橋全長3004.4m,主橋為(38+2×66+38)m 連續箱梁。
本項目區特殊性巖土為廣泛分布的流塑狀淤泥質土,底面埋深約5.4m~17.2m,厚約5m~15m,軟土發育,主要分布于魚塘和海濱養殖區,路基填高4.72m~10.2m,基底為海積淤泥,軟~流塑狀淤泥質土、粉質粘土為主,層厚6.0m~17.2m 左右,具有孔隙比大、天然含水量高、力學強度低、壓縮性高的特點,工程地質條件較差。
某高速公路大橋項目于2017 年底開始路基填筑施工,至2019 年4 月底,各軟基路段均已完成等(超)載施工。其中K1+900~K6+320 路段軟基預壓時間較長,有10~14 個月。
橋頭路段軟基多采用管樁+等載預壓,或水泥攪拌樁+等載預壓,一般路堤段采用袋裝砂井+超載預壓。
主線軟土路段已進入了超載預壓期,主線復合地基處理橋頭段等載預壓已超10 個月,各斷面已滿足卸載要求并在6 月份提交了卸載報告;主線袋裝砂井+超載預壓處理一般路堤段最早進入超載預壓的近一年,預壓路段連續倆月月平均量實測情況如表1。
大量工程實踐表明,恒載階段的沉降-時間曲線自拐點B 開始可以采用如下雙曲線方程擬合:

圖1 增量雙曲線法示意圖

式中,
x=tα+tc
tα——時間調整量;
tc——自拐點B(t0,S0)起算的時間,tc=t-t0。

Sb∞——自拐點B 起算的最終沉降,Sb∞=S∞-S0;
Sbt——自拐點B 起算t 時的沉降,Sbt=St-S0;
k——系數。
由tc=0 時,Sbt=0 可得:

表1 某高速公路大橋主線袋裝砂井處理路段監測成果

因此:

由上式可得:

上式是常見的雙曲線公式,它可以轉變為:


大量工程實踐表明,恒載階段的沉降-時間曲線自拐點B 開始可以采用如下雙曲線方程擬合:

圖2 全量雙曲線法示意圖

式中,
x=tα+t
tα——時間調整量;
t——自第一級加載起算的時間。

S∞——自第一級加載起算的最終沉降;
St——自第一級加載起算時的沉降。
由t=0 時,St=0 可得:

因此,可以采用圖解法求解,由t、t/S 數列可以擬合得到擬合直線,其截距和斜率分別是參數α、b。從而得到:

對全量雙曲線法中tα取0,則雙曲線方程變為:

式中,
t——自第一級荷載施加起算的時間;
S∞——最終沉降;
St——t 時的沉降;
k——為系數。
因此:

因此,可以采用圖解法求解,由t、Stt 數列可以擬合得到擬合直線,其斜率和截距分別為S∞、k。
上述各種方法各有優缺點,根據以往的經驗,考慮該軟基路段的預壓時間,結合本項目工程的實際特點,本次沉降推算采用TS 雙曲線法推算。
根據《某高速公路大橋項目-施工圖設計》設計文件要求,卸載標準按設計要求控制,即填土至預定高程后,軟土路基應盡量保證3(管樁)~12 個(袋裝砂井)月預壓,路面鋪筑必須待沉降穩定后進行,采用雙標準控制:要求推算的工后沉降量小于設計容許值,同時連續兩個月觀測的沉降量每月不超過3mm~5mm(即下文的第①種情況在經過一定時間預壓后,若連續兩個月的觀測的沉降速率小于5mm/月時稱為路基穩定,此時方可卸載并開始路面鋪筑)。
根據《公路軟土地基路堤設計與施工技術細則》(JTG/T D31-02-2013)主要參考京津塘高速公路的經驗對容許工后沉降進行了規定,在路面設計使用年限內,容許工后沉降見表2。

表2 容許工后沉降
本次采用目前采集到的觀測數據進行雙曲線法沉降推算,主要包含最終沉降量、工后沉降等,詳細推算結果參看表3。
根據工后沉降推算結果可知:橋臺路段推算出的工后沉降量≤100mm;主線軟基路段除K4+570 和K4+360斷面工后沉降量>300mm,剩余一般路段均滿足容許工后沉降標準。
必須指出,由于地質條件的復雜性、影響沉降因素的多變性及沉降觀測數據的隨機性等客觀因素,都會給沉降預測結果帶來一定的誤差。上述推算的最終沉降量和工后沉降,可從宏觀上表明沉降量的相對大小及其發展趨勢,因此在使用本報告進行決策時要充分考慮以上影響因素。
根據《公路軟土地基路堤設計與施工技術細則》(JTG/T D31-02-2013)規范,結合我院對軟基處理經驗得出:等載沉降速率、填土厚度和超載厚度的關系,即V=(等載沉降速率×填土厚度)/(填土厚度-超載厚度),推出卸載月沉降速率控制標準值如表4。
根據月沉降速率卸載控制值的推算,可以得出月沉降速率約≤8.0mm/月時,即可滿足卸載要求。
從表3可以看出利用上述沉降推算方法推算的剩余沉降量,有些監測斷面已小于工后沉降指標規范值,且同時觀測到連續2 個月的月平均沉降量也≤5mm/月,因此部分一般路基超載預壓路段已滿足路基穩定的卸載要求。
⑴對于主線軟基路段同時滿足以上兩個條件的斷面分為兩種情況:
①K2+480、K3+000、K3+100、K3+200、K3+400、K3+660、K3+814、K4+020、K4+250、K4+450、K5+600、K5+800、K5+900、K6+320 斷面同時滿足小于工后沉降標準規范值(300mm),且連續倆月斷面月平均沉降量和連續倆月測點沉降量小于5mm/月,已滿足設計方案卸載要求。

表3 某高速公路主線袋裝砂井處理路段后期沉降推算結果
②K2+680 斷面同時滿足小于工后沉降標準規范值(300mm),且連續兩個月斷面月平均沉降量小于5mm/月,但是對應于K2+680(左測點(5.3mm)、中測點(4.8mm)和右測點(4.2mm))的單個測點月沉降速率時,雖然左側點月沉降速率略高于設計要求的5mm/月,但該斷面平均月沉降速率值滿足設計要求,也滿足卸載標準(月沉降速率)8.0mm/月的推算標準,該斷面滿足卸載;

表4 卸載月沉降速率成果
⑵對于橋頭復合地基處理路段斷面累計沉降量較小的K3+030、K3+100、K3+815、K4+680、K5+420,近三個月的月沉降速率小于5mm/月,同時推算的工后沉降量小于工后沉降指標規范的100mm,速率較小且比較穩定,已滿足卸載要求,建議可安排進行卸載施工。
⑶對于主線軟基路段,K4+570 和K4+360 斷面工后沉降量大于工后沉降指標規范值(300mm),K5+480 和K6+200 斷面月平均沉降值高于5mm/月,四個斷面不滿足卸載要求,建議再預壓一段時間根據監測數據進行分析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