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希翔 黃繼廣
(中交四航局珠海工程有限公司)
國內高速公路快速發展,公路之間的相互交錯不可避免,在既有道路上方建設施工會對原有道路的交通造成很大的影響,如不能較好的設計防護結構,跨路施工將存在較大的安全風險,因此對于此類工程保證施工、交通的安全穩定就極為重要了[2]。保證施工的安全、道路交通的順暢成為跨路施工的重點、難點。國內基本上都對跨路施工設計安全防護棚架進行探討及研究。本文以楊梅G323 跨線橋跨國道施工的防護棚架設計為研究對象進行論述。
楊梅G323 跨線橋位于廣東清遠連州市西江鎮耙田村境內,為廣連高速公路主線跨越國道G323 而建設,橋梁兩側與路基相連,交通便利。G323 國道現狀路基寬10.5m,路面為混凝土結構。在跨線處設置防護棚架,以防止高空墜物,保障安全。該防護棚架限高5m,跨度10.5m。(見圖1)

圖1 楊梅G323 跨線橋平面布置圖
防護棚架采用單跨門洞結構,基礎采用C30 鋼筋混凝土條形基礎,基礎寬0.5m,高0.4m,放置道路兩側路肩上,基礎分段澆筑,每段長度不超過10m,基礎頂按立柱位置預埋20cm×20cm×2cm 鋼板,每片基礎預埋鋼板下焊接2@Ф20,40+40+40mm 門型錨固鋼筋[3];鋼管立柱采用Ф200mm(壁厚6mm)鋼管,間距2.5m,高度4.7m,鋼管在柱端頭加焊45×45×2cm 中空鋼板;立柱頂采用22a 工字鋼作為主梁;主梁上架設10 槽鋼作為分配梁;每根長9m,分布梁縱向設置,采用[10 槽鋼,間距1m;次分布梁上鋪設2mm 厚鋼板。支架系統布置如圖2、圖3。
采用鋼結構型號:本結構設計全部采用Q345 鋼材。
鋼材容許應力:[σ]=210MPa。
Q345 鋼材彈性模量:E=2.06×105MPa。
風荷載強度Wk=K1×K2×K3×W0
K1——風載體形系數,取1.4(架空管道的密拍多管型);
K2——風壓高度變化系數,取1.0(鄉村叢林類,離地5m);
K3——地形、地理條件系數,取1.0;
W0——基本風壓,取0.35kN/m2。
風荷載強度:

沖擊荷載:高空墜物:
由于棚架主要防護作用,承受荷載為邊坡在施工中可能掉落在棚架上的小部件,為了安全起見,考慮有(100kg)物體從正在施工的橋上掉下來,跌落點距棚架頂面的豎向距離以30m 計算,(g 取10)。
50kg 物件重量P=100×10/1000=1kN。沖擊時間為0.5S。


圖2 楊梅G323 跨線橋防護棚正面圖

圖3 楊梅G323 跨線橋防護棚側面圖
查《熱軋型鋼》得[10 槽鋼截面面積12.748cm2,腹板厚度8.5mm,每延米重10.007kg/m,抗彎慣性矩198cm4,彎曲截面模量39.7cm3,半截面的面積矩25.6cm3[4]。縱梁采用[10 槽鋼,因鋼立柱間距離為4.5m,故按4.5m 跨度簡支梁計算,其所受均布荷載為鋼板自重、風荷載;所受集中荷載設定為高空墜落物沖擊力F=5kN,作用于最不利位置,即跨中。

圖4
由鋼板自重、風荷載作用于單根縱梁[10 槽鋼的均布荷載:(7.85×1×1×0.002×10)+0.42=0.557kN/m。
[10 槽鋼自重:10.007×10/1000=0.1kN/m
由結構力學計算得[5]:
均布荷載產生在跨中的最大彎矩:

均布荷載產生在支點的最大剪力:

集中力產生在跨中的最大彎矩:

集中力產生在支點的最大剪力:Q集=F=5kN;(沖擊力作用于支點附近時)
故:ΣMmax=M均+M集=1.72+5.625=7.345kN·m

查《熱軋型鋼》得I22a 工字鋼截面面積42.0cm2,每延米重33.070kg/m,腹板厚度12.3mm,抗彎慣矩3406cm4,彎曲截面模量309.6cm3,半截面的面積矩177.7cm3[4]。按主跨10.5m、兩側懸臂長度分別為2.5m、0.5m 簡支梁計算,其所受均布荷載為鋼板自重、風荷載、縱向[10 槽鋼自重和偶然性荷載為高空墜落物沖擊力F=5kN。

圖5
由鋼板自重、風荷載、縱向[10 槽鋼自重作用于單根縱梁工字鋼的均布荷載:(7.85×4.5×1×0.002×10)+0.42×4.5+(15×4.5×10.07×10)/(1000×13.5)=0.707+1.89+0.5035=3.10kN/m。

由彎矩平衡條件得出支座反力:

同理可得F3=21.25kN
由疊加法得出:

鋼管立柱受到結構的荷載主要由I22a 工字鋼自上而下傳遞過來,包括自重、集中力、風荷載,每根立柱承受13.5×4.5 平方米所有荷載,荷載值=鋼板自重+風荷載+[10 槽鋼自重+I22a 工字鋼自重+4.7 米高φ200鋼 管 自 重( 鋼 管 重 量(公 斤)=0.02466 × 壁 厚×(外徑-壁厚)×長度)=(7.85×13.5×4.5×0.002×10)+0.42 ×13.5 ×4.5+ (15 ×4.5 ×10.07 ×10)/1000+13.5×33.07×10/1000+ (0.02466×6×(200-6)×4.7)×10/1000=9.477+25.515+6.79+4.46+6.54=52.78kN。
鋼管底部焊接20×20×2cm 鋼板增加受力面積,與基礎接觸面積=0.04m2,鋼管底部壓強=52.78/0.04=1319.5kN/m2=1.319N/mm2。
該構件截面的最大厚度為6mm,根據規范《鋼結構設計規范》(GB50017-2017) 可知,其屈服強度f=215N/mm2,允許屈服強度的極限是215N/mm2由此可得到鋼管立柱的壓應力值[6]=N/An=1.319N/mm2<1.00fl)′RE=215N/mm2。因此,鋼管立柱的強度可以滿足要求。
鋼管柱地基處理方式為:基礎寬0.5m,高0.4m。
C30 混凝土的承載力為30N/mm2荷載,鋼管底部壓強=52.78/0.04=1319.5kN/m2=1.319N/mm2,遠小于30,故硬化混凝土滿足要求。故C30 完全滿足豎向承重能力結構穩定、可靠的。
由于跨國道部分的橋區覆蓋層主要為耕植土。在橋區進行下部構造施工時會對國道兩側路肩造成污染,因此對地基處理前需清理國道兩側路肩的雜物、浮土、淤泥等。將雜物、浮土、淤泥清理完后,按設計要求開挖出條形基礎基坑,檢測地基承載力合格后,再在上面澆筑寬0.5m,高0.4m 條形基礎。為防止基礎受雨水浸泡,避免產生支架的不均勻沉降,故對條形基礎兩側進行排水溝設計,設計坡度應與國道縱坡相一致。
本文通過對跨國道防護棚架的設計要點及步驟做出詳細的闡述,跨國道的安全防護棚架在外荷載作用下橫向結構工字鋼的剛度、穩定性滿足要求,保證了結構的安全[7]。通過計算主桁架也滿足受力要求,能夠正常承載,鋼立柱的穩定性及抗彎剪上也滿足了設計及施工要求,從而保證施工對國道交通的影響降到最低,既保證了交通的便利,也為施工及交通提供了安全保障,希望能給以后類似工程提供相關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