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小沖 董 放
(廣東省基礎工程集團有限公司)
隨著我國各個城市高層建筑的快速增加,為了進一步保證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多元化的施工技術成為建筑施工的主要手段。在建筑工程中運用深基坑支護技術,可以使建筑工程質量得到顯著的提升,改變結構不穩定對建筑工程穩定性產生的影響。隨著基坑深度的逐漸增加,施工規模不斷拓展,如果某一施工內容不合理,很容易影響施工的協調性,因此如何保證基坑開挖施工效率,控制工程質量已經成為施工單位研究的主要內容。
本工程位于廣東省,擬建建筑物為兩層,并設立地下室。本次擬施工的項目為三號地塊,紅線范圍面積約為218798.97m2,其中綠化保留區山體面積約為95650.33m2,分為3-1、3-2 兩個組團。本次施工內容以基坑支護和基坑開挖為主。
2.1.1 施工降水
在本工程基坑開挖之前,需要以基坑開挖線為基礎,在其外側設置一條排水溝,徹底阻斷基坑底部區域的匯流,防止徑流直接沖刷基坑坡面;在排水溝轉角處設置兩級沉沙池,對區內匯流進行逐級沉淀。基坑內的地下水、降雨后的坑內積水由排水溝收集并經沉砂池沉淀后,統一使用水泵抽水并在臨時排水溝排出[1]。
2.1.2 基坑開挖
本工程土質相對比較特殊,在施工過程中為了避免基底土體軟化影響施工的順利進行,需要盡量減少基坑開挖的時間,對坡面進行及時的素噴,并設置好坡頂截,對坡腳土地進行覆蓋,對擾動進行有效的控制,保證排水的通暢性,為工程施工安全提供保證[2]。
在進行基坑時可以以機械開挖為主,輔以人工配合,將基坑按照豎方向分成多個不同的層,交叉進行開挖與支護,使基坑開挖與支護施工進程保持一致[3]。
為了保證基坑的穩定性,保證支護施工的及時性,擬定每開挖一米左右作為一個開挖循環,機械在進行開挖時先從基坑中部開始,再逐漸向基坑周邊開挖,針對于基坑拐角等特殊位置需要采取人工的方式進行,由人工開挖至基坑輪廓線,當基坑開挖達到設計高度時,對混凝土墊層進行及時的回填,避免基底土暴露時間過長受雨水浸潤軟化[4]。
本工程施工面積相對比較廣泛,由兩組施工人員共同開展施工,基坑及邊坡支護采取較為簡單的形式進行施工,以基坑放坡噴錨為主,局部位置地基采取強夯法進行處理。
基坑支護頂部坡面及放坡坡面均采用掛網噴混凝土進行護坡放坡,掛網為Ф10 鋼絲網@150×150 鋼絲網,掛網插筋1Ф16,L=1.5m,間距1.5×1.5m,泄水孔φ40@2500×2500,噴射厚度為100mmC20 混凝土,具體如圖1 所示。
如表1 所示為鋼筋籠制作表,在制作鋼筋籠時需要對鋼筋籠開展試驗,確保鋼筋籠符合試驗相關要求,并出具相關報告,單面焊接長度為10d,并嚴格按照設計要求明確焊縫寬度和厚度,并在每個樁身的兩千厘米處加一根加勁箍,所有鋼筋籠制作必須與該表格要求相符。所有鋼筋籠制作結束后需要將其放置于干凈的地面上,不宜堆放過高[5]。

圖1 邊坡土釘噴錨支護剖面施工圖

表1 鋼筋籠制作
所有鋼筋籠需要統一進行驗收,確認沒有問題后才能進入孔內,連接鋼筋籠時需要保證主筋位置的準確性。如果鋼筋籠無法順利進行孔內,不能強硬進入,必須馬上查找原因,并進行正確的處理,確保鋼筋籠保護層厚度與設計要求相符合再開展施工,以設計長度為依據制作鋼筋籠,確保鋼筋籠使用的規范性。
按照設計要求修整邊坡,當坡面超過回填高度時,需要使用硬質材料進行回填。在進行掛網時需要保證邊坡的平整性,將鋼絲網平鋪于坡面上,距離比較近的網片搭接長度必須大于一個。當掛網結束后,需要將四厘米厚度的混凝土噴射在網上,當混凝土初凝后開始插入鋼筋籠并安裝鋼絲網,安裝結束后再安裝六厘米左右厚度的混凝土。總體噴射的混凝土厚度必須大于一百厘米。為了保證混凝土可以發揮作用需要合理控制水泥和砂石的比例,所有混凝土強度均為C20。混凝土在噴射兩天后終凝,需要對混凝土進行合理的養護,養護時間必須超過一周以上,同時需要對養護溫度進行合理的控制,如果氣溫比較低,切忌不能在養護的過程中噴水。
在進行鉆孔灌注樁施工時,需要使用鉆孔灌注樁建立統一的結構模型,并對攪拌樁垂直度進行合理的控制,保障各項施工與施工圖紙相符。而且在對鉆孔灌注樁進行設計時,底部標高需要與設計要求相統一,成孔設計達到固定深度后,需要進行孔深孔徑的確定,保證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應用的合理性。
在進行基坑支護和基坑開挖時,必須依據工程實際制定完善的監測方案,對工程施工情況進行全面的監測,并及時反饋監測信息,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組織合理的施工,并以動態化的方式對整個施工過程進行管理,保證施工周邊環境以及施工人員的安全,確保結構的穩定性,使工程可以在安全、可靠的環境中開展施工。
基坑開挖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很多潛在因素并不能在施工之前提前預見,如果施工環境和地質情況發生變化,將直接影響支護體系或者基坑的安全性。此時,如果施工監測工作不能及時跟蹤,快速反映信息,或者對于施工監測工作相對比較輕視,將會直接影響設計與施工的協調性。一旦發生異常問題,不能及時預警,將會發生難以預計的損失。因此,在進行基坑開挖和支護施工時,必須對施工進行全面的監測,及時了解施工環境周圍情況,對實際工作狀態有明確的了解。必須將基坑支護技術作為重點技術,對工程管理標準進行明確。通常情況下,在施工項目管理過程中需要嚴格控制基坑支護質量,如果施工過程中任何一環節出現問題,都需要馬上進行改進和調整,使本工程整體施工質量可以得到有效的保證。
另外,為了保證噴射的混凝土性能符合相關要求,在噴射混凝土前需要做好抗壓試驗,確認質量與混凝土施工規范相符合。
綜上所述,在本工程施工過程中,為了使深基坑支護和基坑開挖技術可以發揮更多的作用和價值,施工管理者必須對深基坑支護和開挖技術的重要性進行明確。通過合理應用深基坑開挖和支護技術,使施工方案更加優化,從根本強化本工程整體施工質量,并且在基坑支護技術完善的過程中,也需要對施工方案進行調整和優化,使基坑支護質量可以有效進行控制,繼而促進工程的發展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