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應對疫情的“限聚令”和內地來港人士“強制檢疫令”都將在5月7日結束,香港特區政府本周研究放寬內地人來港。
香港26日和27日連續零確診,累計確診保持在1037例和1例疑似病例。有不少聲音認為可放寬防疫措施。行政會議成員林健鋒稱,目前的強制檢疫安排對兩地商業活動造成頗大的障礙,隨著兩地疫情都趨向緩和,可考慮逐步放寬。他建議先放寬商務工作人士無須進行14天檢疫,自由行等旅游活動則繼續受到限制,以減少兩地人流。特區政府專家顧問之一、中大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則認為,現在仍不可以稱內地疫情已經平穩,武漢解封至今仍未到28天,不可斷言沒有第二波疫情暴發,現階段逐步放寬有一定風險。醫學會傳染病顧問委員會主席梁子超27日建議,對有必要不斷來回兩地的人士,可以個別考慮放寬檢疫14天措施,一般旅客按地方逐批放寬,同時也要觀察五一長假后內地疫情有無變動。旅游界立法會議員姚思榮還稱,應該首先放寬對澳門的限制,因為澳門疫情最受控制,且距離較近;其次為廣東省;之后為仍有內地直航的地方,如上海;最后批準旅客經香港機場過境進出內地。
《若干到港人士強制檢疫規例》規定,所有從內地入境香港或過去14天曾到內地的入境人士,入境香港后都必須進行14天居家檢疫,如政府無延長規例,將于5月7日午夜失效。港府消息人士透露,由于香港疫情趨向緩和,預料香港內部的防疫限制將會有一定程度的放寬。至于來往內地的“強制檢疫令”則需與內地商討,因為現在內地對來自香港的入境人士也進行14天強制檢疫,若只是香港單方面放寬,作用不大。
《星島日報》27日發表社論稱,政府除了要客觀計算風險以決定松綁的步伐,還需考慮各行業具體處境,以及繼續設限對經濟的沖擊。最新數字顯示,今年第一季度香港失業率增至4.2%,創9年新高,“要阻止失業潮爆發,不能單靠政府抗疫基金支撐,更需逐步撤除對經濟活動的規限,讓千萬中小企的多個行業恢復生機”。至于對入境人士的限制,則應根據各地疫情區別處理。文章說,內地整體疫情顯著減退,特區政府下一步應積極考慮有限度允許某些內地地區居民入境時不受限,例如只讓持商務簽注者來港等。▲
(程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