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乾波



技法點睛
思維導圖是使用一個中央關鍵詞或想法,搭建起形象化構造和進行分類的方法;它是以輻射線形連接所有字詞、想法、任務或其他關聯項目的圖解。我們在審題構思的時候,第一步要從題目所提供的材料中篩選出其中的關鍵詞;第二步,挖掘出材料中隱含的象征意義,從而全面準確地概括出材料的核心立意,構建出主要框架;第三步,將重點論證部分放入思維導圖,然后將內容和論證放入相應分支中完成整體框架的建設。這就有了一個層次、邏輯清楚的思維導圖。再用全新的論證對材料的核心立意進行新的詮釋,令人耳目一新,又切合題意,極易打動閱卷老師,獲得高分。
典型例題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昔有長者子,入海取沉水香木。積有年載,方得一車,持來歸家。詣市賣之,以其貴故,卒無買者。歷經多日,不能得售,心生疲厭,以為苦惱。見人賣炭,時得速售,便生念言:“不如燒之作炭,可得速售。”即燒炭,詣市賣之,不得半車炭之值。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選準角度,明確立意,自選文體,自擬標題;不得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第一步:篩選關鍵詞
材料是文言文,但淺顯易懂,經過分析,可概括總結出關鍵詞:
第二步:挖掘象征義
“香木”象征有價值的事物,如純潔的心靈、高貴的節操、高遠的理想、強烈的責任感等;“不能得售”象征著得不到賞識,有志難伸,屬于環境產生的壓力;“賣炭速售”象征胸無大志、碌碌無為的生活,屬于環境產生的誘惑;“燒炭賤賣”象征放棄自己擁有的價值,人生走向失敗。
第三步:構建整體框架
通過全面分析,可以概括出材料的核心立意是“保持價值”。詮釋立意時,可以正面歌頌面臨生存壓力和外界誘惑時,永遠不放棄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保持高尚節操,完成偉大使命的行為;也可以反面批判遇到挫折和困難就改變志向、放棄追求的行為。
實戰演練
1.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南太平洋的小島上,有很多綠海龜孵化小龜的沙穴。一天黃昏,一只幼龜探頭探腦地爬出來。一只老鷹直沖下來要叼走它。一位好心的游客發現了,連忙跑過去趕走老鷹,護著小龜爬進大海。可是,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沙穴里成群的幼龜魚貫而出——原來,先出來的那幼龜是個“偵察兵”,一旦遇到危險,它便縮回去,現在它安全到達大海,錯誤的信息使幼龜們爭先恐后地爬到毫無遮擋的海灘。好心的游客走了,原先那只在等待時機的老鷹又飛回來了,其他老鷹也跟過來了……
要求選擇一個角度構思作文:自主確定立意,確定文體,確定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其含意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這則材料含意豐富,考生可以從海龜、好心人、老鷹三個角度去構思,談“機智和時機”“信息和成功”“生存法則”“審時度勢”“綜合把握信息”“堅持不懈”等,最核心、最準確的立意應該是“動機與結果”。這則材料是由美國伯羅蒙塞爾的《自然之道》改編而成的,原文的中心意思是,人們對小海龜的幫助看似善舉,實則違背了自然之道,給海龜帶來的反而是莫大的傷害,即好的動機不一定帶來好的結果。
按照篩選、挖掘、概括三個步驟,即可得出下面的思維導圖:
2.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兩只陌生的蝸牛在某個路口相遇了,它們彼此碰了碰觸角,互致問候,然后繼續向前爬去。但不幸的是它倆擁有了相同的想法:對方這么急著朝我來過的路爬去,肯定有什么事,一定是那條路上有許多寶貝我沒發現。這樣想著,兩只蝸牛便同時折轉頭,朝來路爬去。在同一個路口,兩只蝸牛又相遇了,它們又彼此友好地碰了碰觸角,各自繼續往前爬去。忙碌了一輩子的蝸牛不知不覺又爬回了起點。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可以選擇一個側面、一個角度構思作文;自定立意,自選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
透過篩選和挖掘,我們可構建出一個主要框架:
通過上面的框架,可以明確材料的核心立意是:如何在外界環境的干擾下不放棄自己的理想,堅持自己的選擇,保持自我。考生可以正面立意:面對紛繁復雜的環境,不受干擾,堅持自我,獲得成功。將重點論證部分放入思維導圖,然后將內容和論證放入相應分支中完成整體框架的構建:
咖啡是用什么煮的
一考生
我愛咖啡。
與大多數人不同,我堅信咖啡不僅僅是用咖啡豆煮成的。
課余,我選擇學習德語來打發空閑時光,很大原因是德意志民族那種鋼鐵般不屈的信念吸引了我。六年之后,我頗感得意,覺得略有小成。高考也如期而至,毫無懸念地,我報考了小語種——德語。
順利殺到最后一關——口語面試,與大多數人不同,我選擇的演講題目是“咖啡”。盡管我的德語老師竭力反對,想讓我選擇一個更熱門的話題,我卻自信滿滿:“您不是常告訴我,德意志是一個敢于實踐自己選擇的民族嗎?”
不顧老師的苦口婆心,我上了考場,當然,在考前我不忘喝上一口濃濃的熱咖啡。
考官是一個德國人。短暫的自我介紹后,我開始講解我的咖啡理論:“我喜歡曼巴帶給人那口留余香、回味無窮的異域風情,我更喜歡藍山那微苦卻不失微潤的口感……”
我在考官面前用德語侃侃而談,靈感泉涌而出,我感到從頭到腳的暢快,甚至有些眉飛色舞地說出一些關于煮咖啡的不同見解。在考官的頻頻點頭中,我仿佛看到他因咖啡的濃香而微微瞇起的雙眼。“美妙的咖啡生活,愿你我一同體會!”在考官意猶未盡的眼神中,我躊躇滿志地結束了我的演講。
走出考場,我的德語老師怔怔地看著我,說:“你認為對一個厭惡咖啡的人大談你的咖啡理論是否明智?”一盆涼水澆下,我感到,從頭到腳的冰冷。盡管所有人都為我的精彩表現喝彩,但只有我知道,我的咖啡涼了。
接下來的日子苦澀無味,正如已經涼了的苦咖啡。在櫥柜中,我曾珍愛的咖啡杯也蒙上了一層灰。也許,我應該聽他們的,自己的幼稚理想是根本不會實現的。
日子如水一樣靜靜地渡過,直到通過的通知書擺在我的面前,上面一行清麗的德文“您的咖啡理論讓一個厭倦咖啡的人重新找回了對咖啡的熱愛”,這讓我恍惚不定的神思終于淡定下來了。
原來,咖啡是用堅持來煮的!
~點評
這篇考場作文選擇“咖啡”作為主線,一波三折,貼切地詮釋了“堅持自我”這一核心立意。作文對細節的描寫細致生動,開頭簡潔,入題迅捷,結尾照應標題與開頭,首尾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