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家永
2019年3月25日晚,鄭某飲酒后叫了代駕,為方便代駕師傅找到自己,便把車從酒店挪到路邊打開雙閃等候,不曾想只開了10多米,就被交警查獲。
經抽取靜脈血樣作司法鑒定,鄭某血液酒精含量為189.4毫克/100毫升,屬醉酒駕駛。法院以鄭某犯危險駕駛罪,判處拘役1個月,宣告緩刑1個月,并處罰金1000元。
有人認為,挪一下車不屬于駕駛,其實不然。危險駕駛罪的構成有以下三個核心要素:在道路上;醉酒;駕駛機動車。
首先,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規定,“道路”是指公路、城市道路和雖在單位管轄范圍內但允許社會機動車通行的地方,包括廣場、公共停車場等用于通行的場所。其次,根據公安部等部門印發的《關于辦理醉酒駕駛機動車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在道路上駕駛機動車,血液酒精含量達到80毫克/100毫升以上的,屬于醉酒駕駛機動車。再次,所謂駕駛,是指操縱車船或飛機等行駛。只要將車駛離原位,不論行駛距離長短,都是駕駛。
本案中,鄭某雖然主觀上不想酒駕,但在客觀上實施了酒后在道路上挪車的行為,而且其血液酒精含量達到醉駕標準,顯然構成了危險駕駛罪。
李某和周某居住于同一小區。2019年4月的一個晚上,兩人和朋友一起吃飯,喝了不少酒。走出酒店,李某把車鑰匙遞給了周某,讓他開車送自己和朋友回家。周某駕車上路不久,就被交警攔下。
經檢測,周某血液中的酒精含量為171毫克/100毫升。結果,醉駕的周某和提供車輛的李某共同犯了危險駕駛罪,雙雙獲刑:兩人均被判處拘役1個月,并處罰金3000元,其中周某緩刑4個月、李某緩刑3個月。
本案涉及的是共同犯罪。刑法第25條規定:“共同犯罪是指2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成立共同犯罪的要件包括:2人以上;有共同犯罪故意;有共同犯罪行為。
結合本案,首先,涉案人數為周某和李某兩人。其次,兩人有共同的犯罪故意。李某明知周某喝了酒,酒駕會危害公共安全,仍讓周某開車送人,實際上屬于指使、教唆的性質;周某明知不能酒駕,卻仍接受指使。顯然兩人具有實施危險駕駛車輛的共同故意。再次,周某和李某有著共同的犯罪行為。共同犯罪行為,是指各行為人為了追求同一犯罪結果、完成同一犯罪而實施的彼此聯系、互相配合的行為。李某實施提供車輛并指使周某駕車上路的行為,與周某接受指使進而實施醉駕的行為,目標是一致的,形成了一個有機的犯罪行為整體。因此,兩人的行為符合共同犯罪的特征,均構成危險駕駛罪。
2019年6月12日晚,徐某逆向騎行電動自行車將陶某撞倒,陶某報了警。交警發現徐某滿身酒氣,經測試和鑒定,其血液酒精含量為136.7毫克/100毫升,系醉酒。
為準確認定事故責任,交警部門委托鑒定機構對肇事電動車進行鑒定,結果顯示,該車的最高車速和整車重量分別為45公里/小時和90公斤,均高于電動自行車國家標準,屬于機動車范圍。而且,陶某的傷勢亦構成輕傷。法院遂對徐某以危險駕駛罪判處拘役2個月、罰金3000元。
首先,電動自行車并非都是非機動車。機動車運行安全技術條件中規定,電驅動的、最大設計時速在20公里/小時到50公里/小時之間、整車裝備質量大于40公斤的,以及最高設計車速大于 50公里/小時的兩輪車輛,屬于機動車范圍。按該規定,徐某的電動自行車確屬機動車。
其次,徐某的血液酒精含量為136.7毫克/100毫升,顯然屬于醉駕。《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常見犯罪的量刑指導意見(二)(試行)》規定:“對于醉酒駕駛機動車的被告人,應當綜合考慮被告人的醉酒程度、機動車類型、車輛行駛道路、行車速度、是否造成實際損害以及認罪悔罪等情況,準確定罪量刑。對于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不予定罪處罰;犯罪情節輕微不需要判處刑罰的,可以免予刑事處罰。”本案中,徐某的醉駕行為造成了交通事故和陶某輕傷的后果,顯然既不屬于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也不屬于犯罪情節輕微,因此應當予以定罪判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