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子鑫 孟瑤 崔賀偉
摘 要:基于國內外養老現狀,分析了當下我國養老需要解決的問題,提出了新型社區養老模式。建議建全社區養老服務設備,優化醫養結合政策,解決我國養老難題。
關鍵詞:老齡化;養老;社區;5G
文章編號:1004-7026(2020)07-0045-02? ? ? ? ?中國圖書分類號:D669.6? ? ? ? 文獻標志碼:A
1? 國內外養老現狀
1.1? 國內現狀
根據中國老年社會追蹤調查,通過聯立方程組來研究家庭照顧對老年人在機構養老意向的“擠出”效應。調查結果顯示,大部分老年人主要由家人來照顧,小部分人有意向去養老機構養老,主要原因是身體漸漸衰弱。在農村居住的高齡老人大部分沒有在機構養老的意向,但知識文化水平較高、經濟情況良好的老年人有較高意愿在機構養老[1]。總體看來,接近1/3的老年人有去機構養老的意向,而超過2/3的老年人表示不管在哪種情況下都不會去養老機構。文化水平越高的老年人能接受機構養老的程度越高。79.34%不識字的老年人表示無論哪種狀況下都不會去養老機構。機構養老意愿方面,城市老年人高于農村老年人約17.37%。
1.2? 國外現狀
西方國家具有配套設施齊全的全齡化大型老年社區,娛樂設施完善,老年公寓與機構養老結合。西方發達國家老年人有獨立的生活能力和經濟來源。美國老年人與兒女生活在一起的較少,老年人的晚年生活主要由政府和社會承擔。
2? 當下中國養老需要解決的問題
2.1? 思想認識不足
由于傳統家庭養老觀念在人們心中早已根深蒂固,“孝”是中國人的美好品質,“百善孝為先”,關于“孝”的原意,東漢許慎在《說文解字》里的解釋是:“善事父母者,從老省,從子,子承老也?!奔础靶ⅰ敝v的是對待父母的良好態度。大部分人認為對父母的“孝”局限于親力親為,而新型社區養老與這一點有相悖之處。
2.2? 財力支持不夠
目前,雖然國家對社區居家養老給予了建設幫助和運行補助,但與實際運行所需經費相比還遠遠不夠。國家財政更傾向于幫助分擔傳統養老,減輕養老負擔。
2.3? 專業隊伍缺乏
目前,我國從事社區居家養老的服務人員主要由各老年公寓工作人員、家政服務員組成,由于從業人員就業層次低,工作瑣碎,待遇不高,專業管理和服務人員十分稀缺。
2.4? 工作機制不健全
新型社區居家養老的工作人員選拔人群主要源于社區工作者和社會志愿者,由于社會并未對此形成普遍的認可,所以志愿者團隊難以發揮作用,而社區工作者本身又承擔著各自的工作任務,無法再抽出人力、物力、財力來承擔繁重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工作。
3? 新型社區養老特色
通過APP及時檢測老年人身體健康情況,并將數據反饋給社區、子女、醫院,定時提醒老年人按時吃藥,按時播報新聞,上門服務。通過5G手環檢測老年人身體各項指標。退休教師加入老年大學,充分利用資源,實現老年人的自我價值。
4? 開創新型養老預期成果
為解決中國當下棘手的養老困難,應聯合相關機構,注入5G創新點,打造老年人以及子女更容易接受的養老方法,解決養老難題。信用是獲得尊重的保障,質量是贏得民心的基本,通過形式豐富的服務,得到廣大群眾的認可,幫助老年人實現自我價值。中國老年人對養老院產生一定抵觸心理,居家養老是中國人一貫的養老方式,而新型社區養老家不同于普通的養老院,不限制老年人的行動自由,而是幫助他們提高生活質量,老年人可以自由活動,進行娛樂活動,結交朋友,甚至在能力允許情況下可兼職,從而獲得歸屬感,實現自我價值[2]。
5? 新型社區養老內容
5.1? 智能家居
社區養老服務機構給每一位獨自居家的老人安裝“快捷鍵”,在發生突發事件及有其他需求時,只需要按一個鍵,就可以聯系到社區服務中心,得到相應的服務和幫助,讓高齡、獨居、行動不便的老年人在第一時間獲得幫助,避免意外發生,也保障了老年人的日常生活。
5.2? 社區活動
社區服務群體為獨自居家的老人開展一系列活動,豐富他們的生活,排解他們的空余時間。例如安排交際舞、象棋、圍棋、喜劇表演等活動,讓老年人充分彰顯自我價值。
5.3? 社區醫療服務
穿戴智能監測手環、智能跌倒報警器等各種智能硬件產品,能通過智能APP隨時監控老年人身體指標,通過APP一邊連接家人,一邊連接社區機構和當地醫院,每月自動生成統計指標,實現足不出戶就能保證老人的健康。遇到緊急情況,可以通過“一按求助”進行求助,社區的工作人員在接收到老年人發出的請求后立即提供上門服務。與醫院、社區、家政服務和政府部門等形成信息共享平臺,從各個方面為老年人提供便利的服務。
5.4? 健康旅行
通過智能APP,提供個性化定制旅行養老服務。利用APP反饋回的健康指標、生活志趣,規劃出不同類型、不同需求的健康旅居養老服務。定制幾種健康旅行方案供老年人選擇,在出行之前對老人進行指導和培訓,全力保證旅行的舒適與安全。健康旅行之后及時收集老年人的服務狀況,通過APP發送滿意度語音調查問卷,及時優化旅行中存在的問題,提高服務的品質,增強客戶的認同感。
5.5? 社區大學
聘用退休老年教師和志愿服務者開設老年課程,比如語言文學、藝術、醫學保健、計算機應用和體育健身等課程,為想學習和工作的老年人提供機會。
5.6? 家庭日
社區在每周六下午將會為老年人組織家庭日活動,將同他們的子女一起度過有意義的一天。為兒女們舉辦關于與父母相處的講座,讓子女能夠在有限的時間里更好地陪伴父母。
6? 結束語
現在中國首批響應計劃生育政策的夫妻已經進入老年,其兒女也開始著重于關注父母的暮年生活,越來越多的家庭是“4+2+2”或“4+2+1”模式。國家重視,社會齊心協力,家庭改變觀念,新型社區養老將會呈現一個以需求和獲得感為導向、正式和非正式照料相結合、社會力量廣泛參與、信息和智能技術為手段的社區養老照護模式。
參考文獻:
[1]鄧娟.社區養老——新型養老模式的構建[J].當代經濟,2010(21):32-34.
[2]趙琪.新型社區養老問題探析[J].遼寧經濟,2011(8):9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