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鵬輝
摘 要:分析了當前農民職業分化及農戶土地流轉狀況,研究發現,不同的職業分化類型、職業分化程度及職業分化區域,均會對土地流轉的意愿、規模、期限及方式產生影響。
關鍵詞:農民職業分化;土地流轉;影響
文章編號:1004-7026(2020)07-0054-02? ? ? ? ?中國圖書分類號:F301? ? ? ? 文獻標志碼:A
隨著鄉村振興的實施,農民這一職業發生了變化,有的農民成為非農職業者。經過農村土地確權后,這些非農職業者的土地要么拋荒,要么將土地流轉出去讓其他人經營。這是農民職業分化帶來的顯著變化,從土地流轉角度來講,需要探究農民職業分化對土地流轉的影響。
1? 農民職業分化與土地流轉現狀
1.1? 農民職業分化
對于農民來說,土地是他們生存的根本,但隨著城鎮化不斷推進,很多農民從土地中解放出來,從事第二三產業的工作,這一部分人成為非農職業者,當然也有一部分農民還是單純以土地為根本從事農業生產,這種現象實際就是農民職業分化[1]。
從國家統計局的統計數據來看,2015—2019年,農業增加值在國內生產總值當中的比重呈持續下降趨勢。2015年農業生產增加值比重為8.4%,到2018年降低至7.0%,2019年稍有回升,為7.1%。根據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主要數據公報來看,截至2016年,全國農業生產經營人員為31 422萬人,其中從事種植業的人員數量僅92.9萬人,林業2.2萬人,畜牧業3.5萬人,漁業0.8萬人,農業服務業0.6萬人。因為農村經濟發展,農民盡管還是在從事農業生產,但在職業方面也發生了一些變化,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帶頭人、管理人等新型農業生產主體已經產生[2]。
1.2? 土地流轉
土地流轉是在法律所確定的范圍內,使土地流通起來,這種流通主要是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流通。農民手中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可以流轉給其他農戶或者經濟組織,但保留承包權,不管農民是否在農村,土地承包權都會保留下來。
從現在的情形來看,土地流轉的概念股出現大幅度走高,海航創新、京投發展等數十個概念股均出現大幅上漲。關于授權和委托用地審批權的決定中,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直接審批除永久基本農地之外的農用地轉建設用地。但是,需要注意農民是否愿意進行土地流轉,在土地流轉當中農民的權益是否能夠得到有效保證。
2? 農民職業分化對土地流轉的影響
從農村人口流動角度來講,要么是全家老小專門務農,要么是家庭成員部分務農、部分外出務工,此外還有整個家庭全部到城市落戶,這就使農民出現了分化。隨著農村人口不斷流出,大量農用地荒廢,引起國家的高度重視,因此出臺政策鼓勵進行規模經營,在政策上給予支持。隨著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不斷出現,為了實現規模經營,顯然土地這一生產資料就需要流轉并集中到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手中,實現規?;洜I。隨著農民職業分化,土地這一生產資料的訴求在不同農民群體當中也產生了分化,一部分希望流出,一部分希望流入,還有一部分則希望自己留存,這是因為農民職業分化不同而導致[3]。
2.1? 農民職業分化影響流轉意愿
職業分化程度越高,土地流轉的意愿越強烈。全職農民或者非農業生產經營職業的農民流轉意愿最強,而既要務工又要務農的農民流轉意愿則比較低。這與黨和國家高度關注“三農”問題分不開,因為相繼出臺了相關政策,以政策為指導才能實現。過去,由于土地政策方面不夠完善,土地產權問題比較嚴重,農民不管是進城務工還是在家務農,對土地流轉都不熱衷。隨著國家鼓勵適度規模經營,一部分農民開始嘗試承包其他人的土地進行規?;a,使土地流轉的價格逐步提升,影響了非農生產農民的土地流轉意愿。
2.2? 農民職業分化影響流轉規模
農民職業分化影響土地流轉的規模,職業分化的程度、分化職業類別及不同流向都影響流轉規模,當然在具體表現上存在比較大的差異。具體而言,從事專業農事生產的農民更愿意大規模流入土地,而兼業農民及非農生產經營的農民更愿意進行小規模流轉。
從事務農的農民土地流轉規模更大。相關調查研究顯示,從事務農的農民流轉的土地基本都在0.6 hm2以上,目的是為了實現規模化經營,而非農職業農民流轉的土地大概在0.06~0.3 hm2。從事農業生產的農民土地流轉需求量大,土地流轉規模大,而且基本上都是土地流入,這與黨和國家鼓勵適度規模經營是分不開的。而兼有務工和務農性質的農民土地流轉規模實際不高,一般都是將擁有承包權的土地部分轉包或出租給全職農民。而全職非農職業的農民基本上都將自己擁有承包權的土地轉包出去。
2.3? 農民職業分化影響流轉期限
在土地流轉期限方面,農民職業分化的影響實際并不大。從土地流轉的角度來說,土地流轉是農民的自愿行為,可能受到多方面的影響。選擇1~5年的短租期,占比85.1%;6~10年的占比大約21.0%%;10~15年的占比約8.0%;15~20年占比1.8%;21年以上的占比26.4%。這些數據當中,全職農民選擇1~5年短租期以及21年以上長租期的最多,分別占比41.2%和12.3%。從這個角度來看,不管是否務農,基本是要么選擇短租期,要么選擇長租期。
2.4? 農民職業分化影響流轉方式
現行土地流轉方式有很多種,包括互換、轉包、入股等形式。農民土地流轉所選擇的形式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而農民職業分化的影響相較于本地土地流轉形式、農產品類別等因素而言影響要小很多。從現在土地流轉的情況來看,不管是否從事農業生產,土地流轉的形式大部分選擇轉包出租,當然一些地區如果農業專業合作社發展得好,一些農民會選擇入股,而選擇入股的農民基本都是專職農民,在合作社中進行農業生產。非農職業者基本不會選擇入股,而是直接將土地轉租給新型農業生產主體以獲得租金。所以,農民職業分化在土地流轉形式方面的影響主要取決于全職農民,全職農民會根據本地政策、農產品類別、個人及家庭等因素多樣化地選擇流轉形式。
3? 結束語
單純從農民職業分化的角度來說,其對農村土地流轉影響非常顯著。在一些其他因素的影響下,對農民的土地流轉意愿、流轉方式、流轉期限及流轉規模都有影響,其中全職農民土地流轉意愿更強,流轉規模更大,流轉方式更多元化,流轉期限則短、長期結合。不同分化程度、不同分化類型及不同的分化區域在影響力上也有差別。
參考文獻:
[1]李磊.我國農民職業分化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J].福建茶葉,2019(1):261-262.
[2]鄭繼媛.農民分化與中國鄉村振興:基于全國31省的動態面板證據[J].世界農業,2019(7):105-115,128.
[3]趙敏,鄭興明.農戶分化視角下的農民土地權益保障路徑探析[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9(3):208-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