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冰心


摘 要:運用2014年、2016年中國家庭追蹤調查數據,分析收入不平等、居住條件對農村老年人口健康水平的影響。結論表明:收入不平等、居住條件、外部環境污染會對農村老年人口健康產生負向影響,年齡、性別、教育水平、工作性質、家庭規模及醫療保健支出也會對其產生影響。
關鍵詞:收入不平等;居住條件;健康水平
文章編號:1004-7026(2020)07-0057-02? ? ? ? ?中國圖書分類號:F124.7;R197.1;F224 ? ? ? ? 文獻標志碼:A
我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居民整體健康水平不斷提升,但健康差距問題卻普遍存在,這集中表現為農村居民的社會經濟地位、醫療健康保障都有欠缺,尤以農村老年人口為甚。
1? 描述性統計
數據來自于中國家庭追蹤調查2016年個體數據及前一期社區數據,將研究對象界定為60歲以上、基于國家統計局資料劃分為農村人口的群體。經過篩選,剔除缺失值后,有效樣本量為3 842。
數據顯示農村中老年人口平均健康水平在0.499,說明該群體健康水平一般,并沒有呈現良好的健康狀況。收入不平等方面,農村內部中老年群體所遭受的“相對剝奪程度”較深,達到了0.598,并且其標準差也較大,說明群體內部收入差距較大。外部居住條件方面,大多數農村社區周邊沒有高污染企業,環境質量較為優良。樣本中的農村中老年人多為已婚狀態;受教育程度偏低,多為小學水平;從事農業工作的人占了絕大多數,參加養老保險及醫療保險的農村中老年人占比較高。同時,樣本中抽煙的中老年人占比較低,表明樣本人群的生活習慣較為良好,比較注重身體健康。具體見表1。
2? 實證檢驗與討論
構建了OLS線性回歸模型,檢驗選取變量對農村老年人口健康水平的影響,因變量為健康水平,代理變量為QWB指數,主要通過計算得出的具體數值,取值范圍在0~1之間;關鍵解釋變量方面則通過卡瓦尼指數代理收入不平等變量;居住地5 km范圍內是否有高污染企業代理居住條件變量。
模型設置如下。
Hi=β1+β2IncD+β3Pol+β4Xi+μi? ?(1)
其中:i表示受訪個體;Hi表示被解釋變量健康水平;IncD表示個體收入剝奪變量;Pol表示居住條件的外部污染情況;Xi表示各控制變量;μi是誤差項。
實證結果如表2。
由表2可知,表示個體收入剝奪對中老年健康具有顯著的負向影響,并且在5%的水平上顯著,產生這種情況的原因可能有:一是客觀條件限制;二是精神壓力因素。由于網絡的普及、信息的擴散,使人們對于貧富差距的感受更為強烈,加劇了這種消極影響[1]。
從回歸結果來看,居住條件中的外部污染情況與居民健康水平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系。居住地點5 km范圍內的高污染企業對農村中老年人的健康產生了強烈的負向影響,并在1%的水平上顯著[2-3]。
年齡、性別、婚姻狀態、工作性質及受教育程度均表現出了與農村中老年群體健康水平的顯著關系。其中,年齡與婚姻狀態表現出了與健康的負向關系,性別、工作性質與受教育程度則表現為正向關系。
3? 結論及建議
我國農村的中老年群體收入得到了提升,農村居民的生活環境好轉,但是收入不平等和外部居住條件都對農村老年人口健康產生了影響。
為了改善由于收入不平等及居住環境惡劣對健康造成的影響,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即增加社會財富,發展經濟,改進收入分配政策;提高社會治理能力,著力提高環境質量;促進醫療衛生體制公平,提高保障力度。
參考文獻:
[1]王雪雯,李順平,李文迪,等.QWB多屬性效用量表的應用介紹[J].中國衛生經濟,2019,38(2):5-7.
[2]溫興祥.相對剝奪對農村中老年人健康狀況的影響——基于中國健康與養老追蹤調查數據的分析[J].中國農村觀察,2018(6):110-127.
[3]李禮,陳思月.居住條件對健康的影響研究——基于CFPS 2016年數據的實證分析[J].經濟問題,2018(9):8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