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立霞 王芳 陳東
摘 要:隨著人們食品安全意識的提升,對蔬菜農藥殘留的研究更為全面與深入。要想保證蔬菜的安全性,必須明確不同蔬菜中農藥殘留的消解規律。通過試驗分析3種在蔬菜生產中使用較為普遍的高效廣譜性中毒殺蟲劑(樂果、鎳氰菊酯、氯氰菊酯),代表性地選取了4種常見蔬菜(小白菜、生菜、蘿卜根、辣椒),總結了不同蔬菜農藥殘留與消解規律,以期為食品安全研究提供參考。
關鍵詞:蔬菜;農藥殘留;消解規律
文章編號:1004-7026(2020)07-0097-02? ? ? ? ?中國圖書分類號:S481.8? ? ? ? 文獻標志碼:A
1? 研究農藥殘留量問題的意義
隨著農藥的大范圍使用,人們逐漸開始思考農藥安全問題。除食品安全外,還加大了農藥對生態環境影響的關注。20世紀60年代,農藥殘留問題成為國際研究的重點課題,聯合國糧農組織和世界衛生組織專門成立了農藥殘留研究組研究與監控食品安全,其中就涉及到蔬菜中農藥殘留消解規律的研究。蔬菜農藥的使用在提高產量、保證蔬菜品質的同時,也存在安全性風險。通過研究不同蔬菜中農藥殘留量的消解規律,思考如何安全施藥、安全食用等,把綠色安全的生態理念滲透在蔬菜種植及農藥使用中。
2? 試驗基本情況
2.1? 試驗對象
樂果、鎳氰菊酯、氯氰菊酯是當前蔬菜生產中使用較為普遍的中毒殺蟲劑,而最新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認為其蔬菜農藥殘留較為嚴重,因此選取以上3種殺蟲劑進行分析具有典型性。小白菜、生菜、蘿卜根及辣椒這4種蔬菜的食用率較高,也因為蔬菜自身的生長特性,對施藥部位的研究較為方便。
2.2? 試驗過程
2018年的春季栽種辣椒、蘿卜及小白菜,同年8月栽種生菜、蘿卜與小白菜。基于蔬菜的生長階段施不同的農藥,每種蔬菜劃分3個小區,在小白菜3葉1心、生菜5葉期、蘿卜根膨大到100 g、辣椒20 g時,在3個小區噴灑對照藥物,分別噴1.5 L配制好的樂果、鎳氰菊酯、氯氰菊酯。根據《農藥登記準則》中農藥殘留量消解動態試驗的規定,試驗區蔬菜農藥使用量高于推薦量的1倍,在施藥后采集作物樣品測定農藥殘留量,獲得農藥消解的原始濃度,然后在第1 d、2 d、3 d、5 d、7 d、10 d和15 d進行采樣測量。
2.3? 試驗結論
不同的農藥在不同蔬菜中具有不同的消解規律。其中小白菜、生菜和蘿卜根樂果的半衰期都短于鎳氰菊酯半衰期,氯氰菊酯的半衰期短于鎳氰菊酯。辣椒則有所區別,氯氰菊酯半衰期短于樂果,樂果又短于鎳氰菊酯。對于樂果來說,其對應的小白菜、生菜、蘿卜根、辣椒的半衰期分別為1.62 d、1.74 d、2.65 d和3.38 d。而鎳氰菊酯的半衰期分別為2.5 d、2.1 d、2.7 d和3.8 d。氯氰菊酯在4種蔬菜中的半衰期對應為2.1 d、2.1 d、2.4 d和3.5 d [1]。
綜合來說,這3種常見的中毒殺蟲劑對應的農藥殘留量都在最大允許量范圍內。
3? 樂果、鎳氰菊酯、氯氰菊酯在不同蔬菜中的消解規律
以濃度為800 mg/L的樂果進行蔬菜殘留量消解試驗,施加藥物1 h后開始測量,測定部分為蔬菜食用部分。整體看,蔬菜中樂果殘留量隨著時間的延長而減少,生菜的原始殘留量最高,其次是小白菜、蘿卜根。農藥殘留消解最快的是小白菜和生菜,消解最慢的是辣椒。施加藥物1 h后,蘿卜根中樂果含量有反彈期,殘留量保持上升態勢。施藥7 d后,小白菜、生菜、蘿卜根的農藥殘留量在農藥最大殘留允許量范圍內,辣椒則需要10 d后才能降到允許范圍內。
以濃度為50 mg/L的鎳氰菊酯進行蔬菜殘留量消解試驗。測定4種蔬菜食用部分的農藥殘留含量。施加藥物1 h后開始測定,與樂果消解規律整體相似,隨著時間的延長,農藥殘留量逐漸減少,其中小白菜和生菜中鎳氰菊酯的農藥原始殘留量較高,辣椒次之,最低的是蘿卜根。施加藥物1 h后,蘿卜根有輕微反彈,農藥殘留量略有上升。小白菜、生菜和辣椒的農藥殘留量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小白菜消解率最高。施加藥物5 d后測定結果顯示,小白菜、生菜和蘿卜根農藥殘留量達到允許最大殘留范圍,辣椒達到農藥最大允許范圍需要15 d。
以濃度為90 mg/L的氯氰菊酯進行蔬菜殘留量的測定試驗。測定部分為4種蔬菜的食用部分,按照不同的時間間隔測定樣品。與前兩種農藥一樣,氯氰菊酯在蔬菜中的殘留量隨著施藥時間的延長而減少。原始殘留量方面,最高的是生菜,其次是小白菜,然后是辣椒,最后是蘿卜根。蘿卜根中的藥物2 d后有明顯反彈。施加藥物5 d后,小白菜、生菜和蘿卜根中的農藥殘留量小于農藥殘留最大允許值,其中小白菜的農藥殘留量消解率最高。辣椒中的農藥殘留量小于農藥殘留最大允許值,需要10 d左右。
4? 試驗分析與啟示
從研究中可以看出:農藥殘留量基本與蔬菜特性、測定部位、施藥天數有關。試驗選取的樂果、鎳氰菊酯、氯氰菊酯有親脂性,在“相似相溶”原理下,附著在作物表面的農藥會很快地進入農作物的蠟質層,因此在蠟質層多的作物上,農藥的原始沉積量高于蠟質層少的作物。因此,可以解釋辣椒中的農藥殘留量消解較慢的問題,這主要是辣椒食用部分有蠟質層覆蓋,農藥更容易被吸收,這部分被吸收的農藥受雨水及光照等因素的影響較小,農藥的殘留消解最慢。
5? 課題研究的局限與展望
5.1? 課題研究的局限
雖然課題具有一定的研究指導性,但受當前研究思路和手段的限制,還有很大的改進空間。目前研究主推色譜儀器,但放射性顯影、免疫分析法等沒有參與到實驗數據的分析中。在農藥殘留量的測定中,研究局限于小白菜、生菜、蘿卜根和辣椒4種蔬菜的農藥殘留量消解規律,沒有從多方面分析農藥在蔬菜植株中如何吸收運轉與分布,也沒有深入研究農藥殘留如何降解與消失,這些都是今后研究的重點。
5.2? 課題研究的展望
雖然化學農藥在很長時間內不可替代,但是農藥殘留的危害必須引起足夠重視,其引發的生態環境污染也不容小覷。因此,今后必須加大對農藥降解菌的研究,從微生物降解角度探尋蔬菜殘留消解問題。目前,微生物降解菌在水和土壤中降解了一部分農藥污染,應該轉化思路,思考其在降解蔬菜農藥殘留物中的應用。
6? 結束語
探討不同蔬菜中農藥殘留與消解規律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認識農藥屬性,更好地調整蔬菜施加藥物的時間和頻次等,更好地指導農業農藥的使用,在提高蔬菜產量的同時,降低對人體的傷害。但這方面的研究相對較少,需要更多的試驗數據支持,這也是該課題未來研究的主導方向。
參考文獻:
[1]劉淑敏,唐蘭蘭,陳智玲,等.湛江四種市售蔬菜農藥殘留的監測分析及洗滌方法對農殘的影響[J].現代食品科技,2020,36(1):275-28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