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奇 郭傳永 李兆防 劉學
摘 要:科技特派員在精準扶貧、科技成果推廣方面已成為助力菏澤鄉村振興的推動者。在認真總結菏澤市科技特派員主要經驗做法的基礎上,分析了特派員工作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提出了強化科技特派員政策、服務、組織、專業、宣傳等保障措施的建議。
關鍵詞:科技特派員;政策;服務;菏澤;鄉村振興
文章編號:1004-7026(2020)07-0136-03? ? ? ? ?中國圖書分類號:F327? ? ? ? 文獻標志碼:A
1999年,科技特派員制度發源于福建省南平市。這一制度以科技特派員為主體,以農民需求為基礎,以科技促進農業和農村發展為目標,通過機制創新和制度創新把技術、人才、資金、管理等現代生產要素植根于農村,是依靠科技解決“三農”問題,實現科技與經濟、科技人員與農民對接的機制體制創新[1]。2019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科技特派員制度已成為黨的“三農”政策的宣傳隊、農業科技的傳播者、科技創新創業的“領頭羊”、鄉村脫貧致富的帶頭人,使廣大農民擁有更多獲得感和幸福感。要堅持把科技特派員制度作為科技創新人才服務鄉村振興的重要工作,進一步抓實、抓好。
近年來,菏澤市認真落實國家、山東省科技特派員工作政策,支持科技特派員深入基層、服務基層,加大資金投入、政策激勵、過程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力度,將新品種、新技術、新裝備、新模式帶給農民,推動了特色優勢產業和地方經濟的發展,為菏澤鄉村振興奠定了堅實的智力和技術基礎。2019年11月14日召開的山東省科技特派員工作會議上,菏澤市7名科技特派員和菏澤學院等組織實施單位受到了通報表揚。積極開展科技特派員服務鄉村全面振興,探索通過政策服務保障促進區域產業振興、經濟發展的路徑,對實現菏澤市乃至全國鄉村發展、扶貧模式創新具有重要指導作用。
1? 主要工作做法
1.1? 以政策引導探索工作機制
菏澤市遵照按需選派、雙向選擇、精準對接原則,采取政府組織、政策傾斜等有效措施,抓住“選、派、用”3個關鍵環節,選派業務精通、群眾需要的科技特派員帶著新品種、新技術、資金與農戶及各類經濟組織結成利益共同體,不斷強化科技服務創新[2]。①建立健全組織管理體系。各縣(區)都成立了以縣(區)委主要領導為組長的領導小組,設立了科技特派員工作辦公室,探索科技特派員動態管理、考核評價機制創新。②建立財政投入體系。菏澤市財政設立科技特派員示范工程項目預算,多年來累計實施100余項,提供支持資金近1 000萬元。③強化政策激勵體系。市、縣(區)制定了科技特派員示范工程實施意見,要求科技特派員直接下沉到農戶,把科技扶貧與項目扶貧、企業扶貧相結合,依靠科技成果實現脫貧致富。實行保留職務、編制、工資待遇,優先提拔重用、評聘專業技術職務、安排科技項目等政策,逐步改善服務環境,充分調動科技特派員工作的積極性。
1.2? 以隊伍建設促技術服務
緊密圍繞菏澤市產業需求,積極整合科技資源,組織選派基層經驗多、專業技能強、甘于奉獻的科技特派員,組建科技服務團隊到鎮、村進行技術指導。以科技特派員科技示范基地為載體,集中展示新品種、新技術,通過農科驛站、星創天地等創新創業載體,與農民結成利益共同體,創辦、領辦農民合作社和企業,變“單兵作戰”為“團隊作戰”,實現由單一產前科技服務向產前、產中、產后全程服務延伸,培養一批具有創新能力、造血功能的鄉土科技人才[3]。
截至2018年底,菏澤市累計組織科技特派員約8 300余人次,服務全市2 256個省扶貧工作重點村,涉及農林牧漁不同領域和種養各個環節。推廣應用新技術、新品種、新產品、新模式2 680項,培訓農民25.6萬人次,組織參與創辦、協辦各類經濟實體980余個,增加農民收入19.3億元。2019年菏澤市在山東省科技特派員管理系統首批成功注冊600余名,組建科技服務隊88個,先后組織蔬菜、果樹、食用菌、花卉、中草藥等方面的科技特派員600余人次,分125個專業組服務群眾12 000余人次,發放各類技術資料8 000多份。
1.3? 以創新示范培養典型
根據市場需求變化,圍繞菏澤市資源優勢,科技特派員結合自身技術特點,與農戶、基地、龍頭企業等相關主體之間以不同形式積極組合,有效延伸產業鏈條,加快區域特色產業發展,有力帶動了鄉村特色產業的提檔升級。①興辦科技實體。東明縣科技特派員馬國興以發展富硒小麥種植、精加工為依托,采取“公司+基地+農戶”模式,帶動5 000余戶、近20 000人致富,年均增收近400萬元。②探索“科技特派員+農戶”模式。科技特派員霍道憲是鄄城縣大棚食用菌栽培的“土專家”、帶領群眾致富的“領頭羊”,在派往曹縣青堌集班莊村后,經常實地進行技術指導,班莊村毛木耳種植大棚由40多個增加到120多個,實現增收360多萬元。③發展電商帶動經濟發展。科技特派員關志潔是東明縣的大學生村官,采取“互聯網+農業”的網絡扶貧模式,積極搭建東明縣優質農產品網絡展銷平臺,采用“線上、線下”融合銷售,實施農產品品牌化經營,月收入達100萬元,切實解決了農產品銷售渠道窄、經濟效益差的問題。
2? 科技特派員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2.1? 面臨群眾組織、場地保障等多重困難
部分鎮村貧困戶在科技扶貧、產業扶貧過程中被動參與,對新技術、新成果的接受能力低[4]。有些群眾脫貧意識不強,參加技能培訓主動性差,科技特派員開展服務組織困難,嚴重影響了科技扶貧效果。
2.2? 運行體系、管理體制不完善
菏澤市選派的科技特派員大多為兼職,因資金支持不足、科技服務松散,科技部門難以進行有效監督、考核評價。一些科技特派員和派出機構擔心科技支農影響本職工作,導致調度、管理困難等問題。特派員專業技能結構不合理,以種養科技人員為主,從事農產品加工、營銷的人才相對較少,致使農產品附加值不高、銷售渠道不暢。
2.3? 缺乏相應的政策支撐
雖然出臺了《山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強科技特派員隊伍建設的實施意見》,但這一政策可操作性不強,落實困難。菏澤市尚未出臺科技特派員管理辦法、配套經費管理辦法及其鼓勵機制,導致科技特派員政策保障建設滯后。菏澤市農業科技投入主要依靠公共財政,市、縣(區)財力緊張,科技特派員缺乏相應的財政資金和產業科技項目、服務平臺,缺少組織、人社等部門聯合出臺的激勵政策,對典型事例的宣傳報道重視不夠,全社會關注科技特派員工作的良好氛圍尚未形成。
3? 抓好科技特派員的工作建議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推行科技特派員制度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全國、山東省科技特派員工作會議要求,菏澤市將以鄉村振興為目標,加強頂層設計,改“輸血”為“造血”,建立精準扶貧長效機制和考核評價體系,整合涉農資金向科技扶貧傾斜,強化精準扶貧保障措施,完善科技特派員長效運行模式,提升科技服務實效,充分發揮科技特派員在精準扶貧中的推動作用。
3.1? 以頂層設計強化政策保障
直面科技特派員制度面臨的新挑戰,堅持數量、質量并重,嚴格遴選標準,實施雙向選擇,拓寬選派渠道。將科技特派員納入人才管理體系,加強科技特派員備案管理和績效評價,逐步完善科技特派員管理系統,促進科技服務工作轉型。探索新時期科技特派員工作的新機制、新模式,激勵他們主動在基層進行科技服務。培養鄉村致富帶頭人,幫助扶貧重點村在產業發展方向、規模、層次等方面把好關,形成“科技引領、產業帶動、整村脫貧”的科技扶貧新局面[5]。
3.2? 以資金項目強化服務保障
加大資金支持力度,為科技特派員開展科技服務、創新創業提供資金保障。探索“科技特派員服務團隊”模式,縣(區)統籌配備科技人員,跨專業、行業組合團隊為群眾上門服務。引導社會資本、銀行和金融業參與,構建多層次科技扶貧投入體系,支持科技特派員服務隊帶資金、項目開展基層科技創新創業、領辦協辦科技實體。根據《山東省支持菏澤市技術轉移補助資金實施細則》,對菏澤市通過技術轉移實現科技成果轉化取得突出經濟社會效益的企業,給予項目資金補助。鼓勵科技特派員實施產業扶貧“造血”,通過開展技術集成創新、創業培育孵化、成果示范推廣,與農戶、合作社、企業結成經濟利益共同體,按照其資金投入所占比例或技術入股領取相應報酬,激發科技特派員的創新創業熱情。
3.3? 以明確職責強化組織保障
各特派員派出單位要為科技特派員開展基礎科技服務提供時間和經費等方面的保障,采取有效措施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問題,讓科技特派員安心開展基層科技服務。省、市、縣(區)科技部門要建立科技特派員工作績效積分制量化考核和動態管理機制,組建科技特派員、產業服務團和服務群。確保科技特派員在基層服務期間的職級、待遇不變。對作出突出成績或獲得顯著效益的,在職務、職稱晉升方面予以傾斜,為科技特派員開展服務創造良好環境。
3.4? 以技能培訓強化專業保障
積極協調山東農科院、山東農業大學、菏澤學院等涉農高校院所建設現代科技培訓示范基地,定期組織科技特派員素質能力培訓,不斷拓展知識面,提升專業技能水平。創新科技特派員服務模式,推進農村“星創天地”建設,為科技特派員、鄉土科技人才提供創業實訓基地。開通“菏澤市科技特派員助力脫貧攻堅”微信公眾號,實施精準對接,以“點對點”幫扶進行現場指導、入戶調研和集體培訓[6]。
3.5? 以融媒體強化輿論宣傳
對扎根鄉村生產一線服務的科技特派員給予關心、支持,充分發揮融媒體宣傳作用,通過設置工作專欄、建立公眾號等方式,及時發布科技特派員、科技服務隊的服務情況。科技管理部門要及時梳理總結科技特派員工作成效,挖掘先進典型,加大科技特派員工作先進單位和優秀科技特派員的宣傳表彰力度,切實提高科技特派員知名度、服務積極性和社會影響力,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科技特派員工作的良好輿論氛圍,引導、吸引更多的科技人員加入到科技特派員隊伍中[7]。
4? 結束語
近年來,科技特派員通過實施產業扶貧,強化科技推動、產業帶動,增強貧困區域的“造血”功能,己成為服務基層群眾、引領農民增收致富、構建新型社會化農業科技服務體系的中堅力量。菏澤市取得的成績充分說明科技特派員制度具有激勵科技人員創新創業、推動現代農業發展、加快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重要作用。今后,菏澤市應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科技管理、農業農村部門和高校院所加強科技特派員的組織選派,積極探索新模式、新方法,堅持人才下沉、科技下鄉、服務“三農”。充分發揮科技特派員在精準扶貧、鄉村振興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不斷提升基層科技服務水平,營造有利于科技特派員制度實施的良好環境。
參考文獻:
[1]范守城,李娟,李俊,等.重慶市科技特派員制度創新研究[J].南方農業,2019,13(28):67-71.
[2]李環環.充分發揮科技特派員優勢 助力打贏安徽脫貧攻堅戰[J].安徽科技,2019(8):10-11.
[3]周愛芳.科技特派員帶動崇左市科技脫貧[J].中國農村科技,2018(7):60-63.
[4]羅勇,王明才,周自瑋,等.云南省科技創新驅動精準扶貧工作探討[J].管理觀察,2018(7):46-48.
[5]穆光遠,王琳,李剛.科技創新助力脫貧攻堅的實踐與思考——以汾西縣科技扶貧為例[J].山西科技,2019,34(4):17-19,22.
[6]侯智,張將.精準選派助扶貧,科技服務結碩果——滁州市科技特派員助力精準扶貧顯成效[J].安徽科技,2019(8):25-26.
[7]陳海洋,王正義.關于科技特派員隊伍建設的思考——以寧夏為例[J].科技經濟導刊,2016(33):215-217.
基金項目:2019年山東省重點研發計劃(軟科學)項目(2019RKB01563);2019年菏澤市社會科學規劃課題(菏社科規劃〔2019〕4號)資助。
作者簡介:李建奇(1966—),山東菏澤人,博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高校科研管理、科技特派員管理、宏觀農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