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志薇
(江蘇省淮陰中學 223002)
高中數學是高中階段學生學習的重點和難點,由于其抽象性和邏輯性,讓眾多學生紛紛“敗下陣來”.在新課程標準改革逐漸深入后,在高中數學的教學過程中,越來越注重學生學科核心素養和思維能力的培養,而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學生一味地對公式進行死記硬背,只能完成對同種類型題目的機械解答,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創新、發散能力并沒有得到很好的提高.而這與新課程標準提出的教學要求是不相適應的,因此,對于學生解題能力的培養過程尤為重要.教師要充分根據新課程提出的要求,更新教學觀念,創新教學思想,引導學生養成良好學習習慣,以解題能力的提高為重要的教學目標,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
解題能力的培養和提高過程,首先需要學生擁有扎實的數學基礎知識功底,才能夠為學生解題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奠定基礎.在具體的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重視到教材基礎知識的活化教學,將各種抽象、邏輯性強的定理、公式等,采用生動形象的方式為學生闡述出來,讓學生可以理解到各類的知識點,對基礎知識產生比較深刻的認知.從而在這個基礎上,利用教材典型例題或者生活中的數學因素來拓展學生對知識的認知過程,提高解題的思路,逐漸形成良好的解題能力.
高中數學知識是比較抽象、綜合的,如果學生并不能對這些知識點產生深刻認知,在面對數學問題時,就不能產生比較清晰的解題思維.所以教師要重視對學生進行基礎知識的教學,引導學生對知識產生理性和感性的認知.比如在教學“空間幾何體”一節的相關知識點時,為了讓學生更好地認識空間幾何體,激發學生無窮的想象力,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認識錐、柱等的基本特征,再具體羅列出教材的重點和難點,引入學生日常生活的具體模型,從而讓學生實踐聯系理論,最終對幾何體產生比較深刻的認知,此時,引入相關典型例題,促進學生逐漸形成相關題目的具體解題思維和方法.
眾所周知,大多數的數學題目是比較長并且容易引發錯誤認知的,某些命題人也會在題目中加入一定的干擾條件.在高中數學的解題能力提高中,要切實拓展學生的解題思維,提高學生解題能力,教師還需要加強學生的審題能力的訓練,促進學生掌握相關的審題技巧.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大多數教師都會引導學生在解題之前提前閱讀相關的題目內容,找出有用的條件和條件之間的邏輯關系和理論關系,挖出隱含條件,對題目的問題進行深入解讀,最后結合已知和未知,整理相關的解題思路.這充分說明了審對題對于學生解題效率的重要性,學生必須要掌握科學的審題技巧,從而為解題的過程提供明確的思路.

在新時代的教育背景下,社會對于學生思維的靈活性要求越來越高,所以教師在提高學生解題能力的過程中也要注意培養學生一題多解的意識,學會從不同的方面去思考解題方法,提高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從而形成良好的數學思維,真正實現學生數學素養的提升.
比如現已知x和y都大于0,x+y=1,請問x2+y2的取值范圍是多少?這個問題,通過數形結合、基本不等式都可以完成,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學會從多種角度完成解題,拓展學生的數學思維.最后,教師還要提高學生的錯題意識,引導學生按照規定對自己考試、作業中的錯題進行分類記錄,也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來對錯題進行整理,促進學生通過錯題來了解自己,久而久之培養學生的解題思維.
總的來說,良好的解題能力是學生學習數學,領悟數學,進行思考的核心和關鍵之處.因此,教師要積極利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精心構建教學過程,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從而在牢固掌握數學知識的基礎上,潛移默化中滲透多種數學思想和學習方式,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激發學生對于數學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