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要不要相信童話,人們已經爭論了很久。即使是大學教授也難以說服憂心忡忡的父母。
長大成人的標志之一,就是認清了世界上并不只有神仙教母和好心的小矮人;認清了并不能一眼認出怪物和大灰狼,更難輕易打敗它們;認清了王子和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并不是他們唯一的結局。
孩子,我們左右為難。我們把你捧在手心里,生怕你受到哪怕一丁點的傷害,卻又擔心你會不會因為天真爛漫而上當受騙……
親愛的孩子,有時我覺得自己像一名戰士,擋在你的前面。我手握盾牌,時刻提防著明槍暗箭,只想為你爭取足夠的時間穿上鎧甲,拿起你自己的長矛。
我承認我不是無所不能的,我承認你極有可能在猝不及防時遭遇攻擊。
你怕嗎?
不,不要怕。
“我失去了一條臂膀,就睜開了一只眼睛。”
受傷是生活的必修課。避免受傷誠然重要,但學會療傷更重要,而因此變得更加智慧和強大,才是我們最應該努力實現的。
是時候,讓你了解童話的另一面了。
就以《白雪公主》為例吧。
“獵人把白雪公主帶到森林的最深處……”即使白雪公主此時已經成年,同一個男人單獨相處,也是危險的——無論他是陌生人還是熟人。人心是難以揣度的,我們甚至不知道自己下一秒會想到什么,更何況是他人。善惡,原本就是在一念之間。
“她自作主張地把門打開……她吃了一些東西,喝了一些酒,躺在床上睡著了……”你家的房門,不能隨便向外人敞開,而你又怎么能隨意進別人家的門?更不要說吃東西、喝酒了——酒,對于有些人來講是甘美的,但是幾乎所有人都承認,它具有令人神志不清的魔力。至于睡在床上,親愛的孩子,只有你自己的床,才能給你安穩和安全。
然后,白雪公主連續三次上了惡王后的當!
孩子,給你三個忠告:
第一,和他人尤其是陌生人講話,要有禮節。這里的“禮節”并不僅僅指禮貌,還指與人相處時的分寸感。能夠迅速和他人熟絡甚至成為朋友,的確是一種能力。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沒有原則,并不意味著身心完全敞開。就好比有的小狗、小貓會對你示好,但是在沒有絕對信任你之前,它們不會把自己柔軟的肚皮暴露給你任你去撓。所以,請保護好你的個人信息,不要加陌生人為社交網絡的好友,不要讓所有人看到你的照片和視頻。
第二,不能讓他人碰觸你的身體,尤其是敏感部位。你要清楚有的接觸是正常的,而有的卻是別有用心的。因此,無論什么時候,都要保護好自己。如把包包放在胸前,盡量貼著墻壁或車廂站立,就會相對安全。如果覺察不對,要堅決地拒絕和警告,必要時向路人求助或報警。
第三,在自己沒有能力判斷時,就不要急于判斷,更不要立即行動。我們誰也不知道王后塞到白雪公主手中的蘋果有毒。可是,至少我們可以先把蘋果放下,退回到自己的屋子里去,等待真正和我們站在一起的人提供建議和幫助。等待,未必會失去什么,但是貿然行動,更有可能追悔莫及。
最后,白雪公主與王子結了婚。
不,這同樣不是一個明智的決定。
你會為什么而和一個人結婚呢?因為他顏值高?因為他頭戴王冠?因為他擁有財富?因為他幫了你大忙,甚至救了你的命?
不不不,這都不能成為理由。
“小女子無以為報,唯有以身相許”這樣的橋段,只能出現在騙人的通俗小說里……當棄之如敝屣!
兩個人決定攜手度過余生,是因為相愛,是彼此感到安全和愉快,是分擔寒潮、風雷、霹靂,是共享霧靄、流嵐、虹霓。
你不是任何人的附屬品,永遠是一個獨立的人。
童話也有暗黑的一面,更何況現實中。
更可怕的是,童話里的惡人會被打敗,而現實中的惡人從來都不會“夾著尾巴逃走了”。而且,現實中,沒有魔法,沒有仙女,沒有精靈,沒有從天而降的騎士……
但是,你知道嗎?童話與現實,有一點是相通的。
那就是——愛。
童話中最強大的力量,是愛!愛能夠破除一切魔咒。
而在現實中呢?
親愛的孩子,你終將從我們的身后走向前方,獨自上路。但是,我們永遠愛你,這愛仿佛是北方女巫送給多蘿西的吻,保護你不受傷害。我們永遠愛你,無論你在外面經歷了什么,都可以敞開心扉告訴我們,都可以回到我們的懷抱。
請相信,你永遠是珍貴的,是值得被愛的。
爸爸的耳語
孩子,我尊重你的隱私——你在長大,應該有自己的空間,包括決定哪些事可以同父母談,哪些事可以一字不提。
不過,如果你的事情按照私密程度來分級的話,假如10級是你絕不會對任何人講的,那么爸爸媽媽請求擁有9級的知情權。
因為爸爸媽媽會無條件地保護你,比任何人都值得信賴。你再好的朋友也難免自私,何況保守他人的秘密簡直是一種煎熬,這是人性,同品質無關。所以,你把秘密告訴他人,就會有極大的風險。
我知道,有些事,你擔心告訴我真相后,會被責罵。你還記得有一年的“國際不打小孩日”嗎?你拿著不及格的考卷回家,還沒張口就泣不成聲,說同學們都笑你,說你肯定會挨打。
我當然沒有打罵你,并不是因為那天是“國際不打小孩日”。因為我已經懂得,打罵不可能真正解決問題,而愛是一切的答案。
我相信,當你向我傾訴時,正是你最需要我幫助的時候,那么,我應該以愛來回應這份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