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巖

網上“一人得胃病,傳染給全家”的說法有些唬人,但是有一定道理。
幽門螺桿菌的感染往往有家族聚集性,一起吃飯、接吻、共用牙刷,都有可能傳染。用公筷、用自己的牙刷、注意洗手、清洗干凈食材碗碟等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幽門螺桿菌傳播的風險。更需要重視的是孩子,因為流行病學數據顯示,絕大部分幽門螺桿菌感染都發生在5歲以下。有些長輩有咀嚼食物后喂給孩子的習慣,這種陋習實在應該馬上改掉。
大部分幽門螺桿菌的感染者沒有什么癥狀,小部分感染者會有早飽、腹脹等癥狀。
幽門螺桿菌感染與消化道潰瘍密切相關,而不規律飲食以及服用某些藥物則會進一步增加這種風險,所以有“老胃病”的人要當心。
那……胃癌呢?
幽門螺桿菌的確是1類致癌物,這并不表示感染了幽門螺桿菌一定會得胃癌,但及時根除幽門螺桿菌,可以有效降低胃癌的風險。相關研究也證實了這一點,山東地區的一項大型研究發現,根除幽門螺桿菌后,胃癌的發生率降低了39%。
怎么知道自己是不是感染了?首推吹氣試驗。簡單來說,就是服用試劑后,對著儀器吹氣,就可以檢測出是否感染幽門螺桿菌。這項檢查,便宜、方便、準確性高,還沒什么痛苦,是目前臨床上最常用的檢測手段。
如果懷疑有潰瘍等繼發疾病,醫生還會建議做胃鏡檢查。檢查時可以順便取非常小的一塊胃組織,來檢測幽門螺桿菌。至于抽血檢查幽門螺桿菌抗體的方法,不能準確反映目前的感染情況。因為既往感染過幽門螺桿菌的話,根除治療后的數年內,血檢還是能查出抗體陽性。
如果覺得胃不舒服,檢查的時候,應該考慮測一下是否有幽門螺桿菌感染。如果發現幽門螺桿菌感染后,無論有無癥狀,都推薦進行正規的根除治療,尤其是有消化道潰瘍的人,一定要根除幽門螺桿菌。目前推薦方案為“質子泵抑制劑+鉍劑+兩種抗菌藥”四聯療法,一般需要14天的治療時間。
如果是第一次感染幽門螺桿菌,根除相對簡單,請務必在有經驗的醫生的指導下,足量足療程治療,一舉“殲滅”病菌,斬草除根。如果首次治療沒有根除,再繼續治療時,就相對復雜了,需要根據耐藥性,來特別選擇抗菌藥的種類等。
這里記住一點,那些對根除幽門螺桿菌起效的中成藥或保健品,極有可能是混進了抗菌藥,這種劑量不明、種類不清的做法,非常不可取。去正規醫院,合理治療,切記切記。
面對幽門螺桿菌感染,不要過度恐慌,正規治療完全可以根除細菌。
如果感染了幽門螺桿菌,需要重視。因為這種細菌感染與一些胃腸道病癥密切相關,且容易通過親密的日常接觸傳染給幼童。合理治療,利于自己,也對親朋好友有好處。
不用太擔心胃癌。胃癌是復雜的多因素共同造成的,幽門螺桿菌感染后不一定會導致胃癌。
戒煙戒酒、少吃鹽多吃果蔬、規律三餐、不濫用藥物、老胃病定期復查……這些良好的生活習慣都同等重要,都做好了,才能真正預防胃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