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偉
摘 要:煤化工行業通常具有易燃、易爆炸等特點,有一定的危險性,從經濟的角度分析,煤化工行業發展市場前景廣闊,具有較高的經濟性,根據相關研究顯示:自2018以來,煤化工行業內上市公司普遍取得了較好的成績。然而隨著21世紀全球能源緊張,國家開始推行可持續發展戰略,重視環境保護,由于煤化工行業受到環境整治與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影響面臨著各類風險,本文就煤化工行業風險管理對策進行研究。
關鍵詞:煤化工行業;風險管理;對策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發展速度越來越快,傳統的煤化工業迎來了相應的改革、創新,就當前的形勢下,如何讓煤化工行業安全、快速的發展成為了煤化工行業領導層迫在眉睫的問題。面對目前煤化工行業發展存在的固有風險,必須要對風險管理加以研究,找出其中存在的各項風險因素,并采取有效的對策進行規避。
1 風險分析
從煤化工行業的生產與發展來看,其主要面臨的風險有兩種,一種是固有風險,另一種是安全風險。其中固有風險包括物質風險:如物質質量風險、火災爆炸類風險、物質狀態風險等;環境風險:如周邊環境類風險或自然環境類風險;廠房風險:如火災爆炸類風險等;工藝風險:如明火作業、作業方式、操作方式、操作溫度等風險;設備風險:如設備故障、設備損害、設備停運、設備性能問題等風險。安全風險:通常是指煤化工行業在生產過程中涉及到的危險,如作業員在操作過程中可能存在的風險、作業員是否按照規范流程進行操作、安全規范操作流程是否落實到位、應急預案是否完善等,這些問題與安全風險有著極大的關系。
2 風險管理的程序
2.1 預測和識別風險
風險預測分析通常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對與該工程相關的人員和資源構成分布進行相關分析;另一方面是對人員構成中可能存在的潛在風險進行預測。在風險預測與分析的過程中,重點在于對潛在風險的預測,在預測風險后需要對其進行識別,并分析可能造成的嚴重后果;其關鍵在于準確確定風險的性質,只有將風險性質準確確定,才能以此作為依據研究其對策。通常煤化工行業所運用到的預測和識別風險的辦法有:財務報表分析法、風險因素問詢法、環境分析法、情境分析法等[1]。
2.2 風險的分析評價
要對某一風險進行分析、評價,首先要對其進行預測與識別,通過對風險進行預測和識別得到相應的資料與記錄,量化風險損失。對風險進行分析評價時需要將風險發生率和可能損失的大小同時考慮,著重注意風險損失的相對性、綜合性和時間性。風險損失的相對性是指在分析風險的損失絕對量時要兼顧該損失絕對量是否在項目的承受范圍之內;風險損失的綜合性是指要綜合考慮該風險可能會帶來的后果及損失,包括間接損失與無形損失;風險損失的時間性是指該風險的發生時間處于項目進行的何種階段,即在某一項目的發生到結束這段時間內,在何時得以體現出風險損失。
2.3 風險處置
風險處置是指在風險的預測、識別、分析與評價完成過后對風險可能發生的幾率,損失程度等因素綜合考慮,從而可確定風險級別,并制定相應的措施。通常來說,風險處置有兩種,一種是財務型,另一種是控制型。財務型是指將某一項目的風險成本分攤到一定的時期內,計提預計損失,從而降低未來承擔風險的可能性。
3 風險評價體系
3.1 固有危險評價
煤化工行業的固有危險評價通常采取化工廠危險等級指數法,即在對固有危險進行評價時,只考慮影響較大、危險系數較高的單元及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在進行固有危險進行風險評價時,其依據是安監局發布的《化工企業定量風險評價導則》,從該項目的風險中找出5個危險系數較高、影響較大的單元,并根據單元內部的各項系數進行指數評價,從而得到煤化工工廠的固有危險指數。根據工廠固有危險指數能夠對工廠固有危險等級進行劃分,從而確定其危險程度,其計算公式為:工廠危險指數=(∑單元危險指數2*單元項數/5)1/2。實現固有危險等級劃分能夠讓煤化工工廠明確自身存在的風險,并據此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風險或轉移風險,為企業的承包提供一定的參考依據,能有效減少企業額外損失。
3.2 安全管理風險評價
安全管理風險評價可分為三個步驟:第一步是煤礦企業安全評價指標的選取;第二步是煤礦企業安全評價指標體系的建立;第三步是將企業的安全管理分成不同等級。
第一步:通過AHP層次分析法可以對企業進行安全管理評價,根據企業安全管理風險不同可對其進行分層處理。以準則層為例:準則層包括員工安全培訓、安全體系的建設、安全操作規范、應急預案等。其中員工安全培訓包括4個要點:首先是員工的心理健康與安全意識,其他的則是員工上崗技術能力,即基本能力、專業能力與特別能力;安全體系建設包括4個要點,即安全監督體系的建設、安全管理體系的建設、安全生產技術保障體系的建設及安全生產實施管理體系的建設;安全操作規范包括4個要點,即特種作業流程、作業流程、設備流程、勞動保護流程;應急預案包括4個要點,即專項預案、綜合預案、現場處置方案和滅火應急疏散演練[2]。
第二步:根據第一步的選取為其繪制結構模型,由專家進行打分,對各項系數的重要程度進行比較,并進行一致性檢驗,完成后即可在結構模型中看到各指標所占權重分配。權重系數總分為1000分,同時將各項影響因素的分值相加,分數越高則企業安全系數越高。
第三步:根據第二步將企業的安全系數計算出來,而后根據分數對企業的安全管理進行分級。901~1000分為一級,801~900為二級,701~800為三級,601~700為四級,600以下為五級。
4 風險管理對策
4.1 做好風險識別與評價工作
目前煤化工行業面臨的風險當中,唯有環境風險最為突出,要想推動整個行業的快速發展,必須要做好風險識別與評價工作,并采取有針對性的防范措施,才能有效規避行業發展過程中面臨的風險。通過對風險進行識別與評價工作能夠分析企業固有危險的等級,明確危險來源,從而制定相應的對策。在安全管理風險的分析時,通過不斷加權與完善安全管理規范,充分發揮安全管理人員的作用,采取相應的改進措施,能提升企業的安全管理水平[3]。例如:在安全風險管理時通過制定完善的安全操作流程,結合各個生產崗位的實際情況,根據生產崗位的不同可預測出不同的潛在風險,并制定有相關流程,規范作業,能有效降風險發生率。
4.2 做好統籌規劃布局
在煤化工產業中,風險的產生有資源、環境容量、環境承載力等多個因素,做好統籌規劃布局,制定科學合理的發展規劃,能夠推動煤化工產業的快速發展。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需要考慮環境容量及環境承載力等因素,并根據該外界環境因素合理布局產業結構,避免集中布局由于超出環境承載力,造成環境破壞等問題。
4.3 建設行業合作平臺
建設行業合作平臺有助于推動煤化工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在實踐過程中,需要著重關注環境評價,通過信息平臺能夠將眾多企業的力量整合在一起,建立共同發展聯盟,充分發揮平臺的作用。通過對戰略布局不斷優化和完善,能夠提升技術的集成度,提升煤化工產業的技術水平,對產業發展具有積極作用。
5 結束語
總而言之,由于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目前的煤化工產業面臨較多的風險問題,主要有固有風險與安全風險兩類,企業應該根據企業自身的具體情況,積極對風險進行識別與評估,并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改進。在眾多風險類別中,環境風險是該產業較為突出的風險類別,為了有效推動煤化工行業的穩定、迅速發展,需要積極完善戰略布局與安全管理制度,采取相應的防范和應對措施,結合風險的具體內容,充分發揮員工的真正實力,提高企業技術水平。
參考文獻:
[1]黃克明.提升我國煤化工行業安全生產的對策研究[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9(21):64+63.
[2]劉興,劉國華.煤化工行業的風險管理對策分析[J].化工設計通訊,2019,45(06):10+19.
[3]田鑫.煤化工企業消防風險及防控對策研究[J].消防界(電子版),2019,5(0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