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輝煌 盧建波 詹子寬



摘 要:錳價態多樣,Mn2+是水體錳超標的主要污染物,+4價錳化合物能穩定存在,二氧化錳能夠被絮凝沉淀后續處理除去,高錳酸鹽通常具有氧化性可用于水中除錳。實驗人員驗證了一種錳檢測方法,通過人工配制水樣模擬錳超標,控制不同濃度及加藥量等試驗條件,經絮凝沉淀實驗,考察不同條件下相應的除錳效果。結果表明高錳酸鉀復合鹽可以作為除錳劑降低原水中的超標錳,其加藥量應控制在水樣超標錳含量2倍以內。
關鍵詞:錳;高錳酸鉀;高錳酸復合鹽;危化品
0 前言
錳:
錳價態多樣,有+2、+3、+4、+5+6和+7。其中以+
2(Mn2+的化合物)、+4(二氧化錳,為天然礦物)和+7(高錳酸鹽,如KMnO4)、+6(錳酸鹽,如K2MnO4)為穩定的氧化態。
Mn2+較穩定,不容易被氧化,也不容易被還原,水體錳超標的污染物。
(Mn(OH)2不穩定,易被空氣中的氧氣氧化為水合MnO2[MnO(OH)2]即使是水中微量的溶解氧也能將其氧化,故加堿除錳不可行。)
二氧化錳:
穩定的+4價錳化合物,二氧化錳能夠被混凝、沉淀、過濾后續處理有效地去除。
高錳酸鉀:
強氧化劑,受pH影響大,在酸性溶液中氧化能力最強。
高錳酸鹽:
都有相同的陰離子--高錳酸根離子,通常高錳酸鹽都具有氧化性、易制毒、易制爆、加熱易分解。如高錳酸鉀、高錳酸鋇、高錳酸鈣、高錳酸鋅、高錳酸銀均屬危化品!
高錳酸復合鹽:
多種高錳酸鹽的混合物。
高錳酸鉀復合鹽/高錳酸鉀復合藥劑/PPC:
將高錳酸鉀與與其他藥劑/無機鹽復合而成一同作用,促進高錳酸鉀氧化還原穩態中間產物的形成,實際上仍屬高錳酸鉀處理錳超標范疇。
本試驗所用高錳酸鉀復合鹽為“聚硅錳氯化鋁鉀”由杭州天健提供,其組成為:50wt%高錳酸鉀、PAC、二氧化硅。
高錳酸鉀除錳原理:
高錳酸鉀是一種強氧化劑,水中的二價錳離子可被高錳酸鉀迅速氧化為四價錳(二氧化錳沉淀),反應式如下:
2Mn04-+3Mn2++2H2O→ 5MnO2↓+4H+
水中高錳酸鉀氧化Mn2+,每氧化1mg/L的Mn2+,需要1.92mg/L的高錳酸鉀,即KMnO4濃度為原水中Mn2+濃度的1.92倍,實際以兩倍錳含量投加。
GB/T 5750.6-2006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是通過過硫酸銨將水中的錳氧化成紫紅色的高錳酸鹽,通過分光光度計測其含量,同時錳含量以Mn計,1份高錳酸鉀含錳約(55/158)即34.81%。
1 實驗部分
1.1 試驗試液配制
①聚硅錳氯化鋁鉀(以下簡稱復合鹽)使用液配0.2%質量濃度:稱取0.2g定容至100mL,即2mg/mL(此0.2%復合鹽,約含0.1%質量濃度高錳酸鉀);
②高錳酸鉀使用液0.1%質量濃度:稱取0.1g定容至100mL,即1mg/mL;
③PAC使用液濃度1%體積濃度:取1mL定容至100mL,即1mL/L,約1.3mg/mL;
④錳標準液:國標試劑1000mg/L。
1.2 高錳酸鉀在國標測錳方法中的含量變化情況
以高錳酸鉀為參比物,檢測在按GB/T 5750.6-2006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測錳含量時,由于添加硝酸銀硫酸汞試劑、過硫酸銨試劑是否會引起結果濃度偏差。
①取0.2mL高錳酸鉀使用液定容至50mL,按GB/T 5750.6-2006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測錳含量;
②取0.2mL高錳酸鉀使用液液定容至50mL,不加試劑,直接用分光光度計UV1800測錳含量。
實驗結果如下:
測得錳結果與計算當量偏差由儀器儀表試劑等因素引起,為可接受誤差范圍。
實驗證明,高錳酸鉀溶液在按GB/T 5750.6-2006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測錳含量時,不會因為試劑的投加而影響其測得結果濃度。
1.3 復合鹽中高錳酸鉀含量測定
以高錳酸鉀為參比物,檢測復合鹽中高錳酸鉀含量:
①取0.2mL高錳酸鉀使用液定容至50mL,直接用分光光度計UV1800測錳含量;
②取0.1mL復合鹽使用液液定容至50mL,直接用分光光度計UV1800測錳含量。
實驗結果如下:
結果表明,復合鹽中錳含量約為純高錳酸鉀中錳含量的50%,說明復合鹽中高錳酸鉀的質量含量確為50%左右。
用此方法可簡便有效地測定復合鹽含錳量,及高錳酸鉀含量。
1.4 高錳酸鉀除錳模擬試驗
①用錳標準液配制10ug/mL錳標準使用溶液,模擬錳污染源;
②取3個150mL錐形燒瓶,分別記作A、B、C。向A加入4mL錳標準使用溶液,加純水至50mL,此溶液理論計算錳含量為0.80mg/L,按國標5750.6-2006測定實際錳含量進行驗證。向B錐形瓶中加入4mL錳標準使用溶液,加純水至50mL。向C錐形瓶中加入4mL錳標準使用溶液,加純水至50mL,再加入0.10mL[0.0100mol/L KMnO4,高錳酸鉀指數/耗氧量標定液,即按錳2倍量投加高錳酸鉀;
③往加液后的B、C錐形瓶各投入攪拌籽,后放置攪拌機上以300rad/min轉速攪拌5min進行反應;
④將攪拌后的B、C溶液各倒入離心試管,置離心機中以3000rad/min,離心5min,進行空白對比實驗;
⑤取離心后的B、C上清液液按國標5750.6-2006測錳含量。
實驗結果如下:
結果說明:
①A與B比對,表明攪拌、離心不會影響錳含量變化;
②C與B對比,表明投加高錳酸鉀對除錳有實際反應,但反應不充分,未達理論反應程度。以總錳量去除率算,達85.3%,足以證明此方法即高錳酸鉀除錳模擬試驗方案可行,可用于高錳酸鉀復合鹽與高錳酸鉀除錳比對。
1.5 復合鹽與高錳酸鉀除錳對比
以水廠進廠原水需礬量為基礎,添加需要的錳標準液配制錳超標水樣,通過投加高錳酸鉀使用液與復合鹽使用液考察除錳效果。儀器用ZR-4六聯攪拌機,2100N濁度儀,UV1800分光光度計,梅特勒FE20 pH酸度計計。
①取原水,測定原水濁度,pH;
②正常測定需礬量,確定最佳需礬量投加量及相應的沉淀后濁度、pH;
③分別量取1L原水置于ZR-4 六聯攪拌器實驗燒杯中,加入0.2mL錳標準液(1mg/mL),攪勻后測量考察樣空白錳濃度;
④往1.5.3燒杯水樣中加入最佳需礬量對應投加量的PAC;
⑤將1.5.4燒杯水樣分2組,分別記作a1、a2、a3,b1、b2、b3:往a1、a2、a3中分別加入0.2mL,0.4mL,0.6mL高錳酸鉀使用液;往b1、b2、b3中分別加入0.2mL,0.4mL,0.6mL復合鹽使用液;
⑥同正常需礬量實驗設定程序,進行燒杯實驗,考察沉淀后上清液錳濃度,沉淀濁度,沉淀后pH。
實驗結果如下:
1.6 復合鹽除錳考察
以水廠進廠原水需礬量為基礎,添加需要的錳標準液配制錳超標水樣,通過投加復合鹽使用液考察除錳效果。儀器用ZR-4 六聯攪拌機,2100N濁度儀,UV1800分光光度計,梅特勒FE20 pH酸度計計。
①取原水,測定原水濁度,pH;
②正常測定需礬量,確定最佳需礬量投加量及相應的沉淀后濁度、pH;
③分別量取1L原水置于ZR-4 六聯攪拌器實驗燒杯中,加入0.2mL錳標準液(1mg/mL),攪勻后測量考察樣空白錳濃度;
④往5.3燒杯水樣中加入最佳需礬量對應投加量的PAC,后依次加入0.1mL、0.2mL、0.3mL、0.4mL、0.5mL、0.6mL復合鹽使用液;
⑤同正常需礬量實驗設定程序,進行燒杯實驗,考察沉淀后上清液錳濃度,沉淀濁度,沉淀后pH。
結果如下:
2 結果與討論
以上結果可得:
2.1 純高錳酸鉀與高錳酸鉀復合鹽比對
純高錳酸鉀及復合鹽均能有效去除原水中的超標錳。考察的兩個樣品除錳效果相似,純高錳酸鉀略優于復合鹽,整體相差不大。當除錳劑高錳酸鉀含量為超標錳含量2倍時效果最佳。當投加量低于2倍時,隨著高錳酸鉀的增多,水中錳與高錳酸鉀反應濃度降低;當投加量大于2倍時,隨著高錳酸鉀的增多,水中高錳酸鉀出現剩余,因此上清液水中錳濃度隨之增加。純高錳酸鉀及復合鹽對絮凝沉淀具有促進作用。復合鹽由于含PAC及其他成分,其助凝效果優于高錳酸鉀。隨投加高錳酸鉀含量的增多,高錳酸鉀與超標錳充分反應,沉淀濁度逐漸下降;當高錳酸鉀投加量出現超量,水中高錳酸鉀出現剩余,由于色度及其他水體性質及濁度測定特性影響,濁度逐漸上升;復合鹽對此影響的反應敏感性相對滯后。純高錳酸鉀及復合鹽對沉淀后pH均有降低作用,且pH隨除錳劑投加量的增多而降低。復合鹽由于PAC及其他組分影響,其降低效果比高錳酸鉀明顯。通過以上復合鹽與高錳酸鉀的除錳各項效果相比對,可見復合鹽可以代替純高錳酸鉀作為除錳劑使用。
2.2 高錳酸鉀復合鹽作除錳劑
高錳酸鉀復合鹽能有效去除原水中的超標錳,最高去除率大于68.96%。當除錳劑復合鹽中高錳酸鉀含量接近超標錳含量2倍時效果達最佳區間,最佳點少于兩倍投加量。當投加量低于2倍時,隨著高錳酸鉀的增多,水中錳與高錳酸鉀反應濃度降低,同時該投加量區間內錳的去除率均超過了相應高錳酸鉀理論投加量下的去除值,這是由于混凝過程中形成絮體,其中含有的MnO2·H2O會對水中的Mn2+進行吸附增進去除效果;當投加量大于2倍時,隨著高錳酸鉀的增多,水中高錳酸鉀出現剩余,導致上清液水中錳濃度隨之增加。復合鹽對絮凝沉淀具有促進作用。由于復合鹽含PAC及其他成分隨投加量的增多,沉淀濁度逐漸下降;當投加量超過最佳投加值時,PAC出現過量,使絮凝效果較弱沉淀濁度上升。復合鹽對沉淀后pH具有降低作用,且pH隨復合鹽投加量的增多而降低。復合鹽作為除錳劑具有較好的除錳效果,同時能作為助凝劑促進絮凝沉淀,其用量應該控制在理論值兩倍以內,防止因過量投加而導致絮凝效果下降,具體投加值應根據當時原水水質情況而定。
3 結論
①通過添加錳標準液,由GB/T 5750.6-2006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可以考察除錳劑除錳效果;
②通過將復合鹽稀釋去除色度等因素影響后對比相應的純高錳酸鉀溶液吸光度,可以較為簡便地測定復合鹽中高錳酸鉀的有效成分含量;
③高錳酸鉀復合鹽可以代替純高錳酸鉀作為除錳劑降低原水中的超標錳含量,并且不會被列為危險化學品;
④高錳酸鉀復合鹽作為除錳劑降低原水水中的超標錳含量時,投加量應控制在超標錳含量2倍以內;
⑤高錳酸鉀復合鹽在一定投加量內能促進現有絮凝劑PAC的絮凝沉淀效果;
⑥高錳酸鉀復合鹽投加會降低絮凝沉淀后水樣pH,不過降低幅度有限。
參考文獻:
[1]胡文佳,黃麗梅.高錳酸鉀復合鹽投加除錳試驗研究[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5(8).
[2]汪行波,胡志均,陳世軍等.自來水廠去除微量錳技術[J].凈水技術,2018,37(S1).
[3]張杰,戴鎮生.強氧化劑除錳原理與應用[J].給水排水,1997,22(3).
[4] GB/T 5750.6-2006.生活飲用水標準檢測方法金屬指標[S].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2006.
[5]袁德玉,楊開,楊小俊等.高錳酸鉀去除地表水中錳的生產試驗[J].工業用水與廢水,2005,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