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余
摘 要:本文對326萬t/a吸附分離裝置抽余液塔在“9.24”裝置全面停電前、后的運行情況進行對比分析,并針對該塔在停電后存在分離效果不佳的問題,提出改善、優化方案。
關鍵詞:吸附分離裝置;抽余液塔;液泛;降壓
0 前言
海南煉化60萬t/a芳烴聯合裝置是中國石化芳烴成套工藝國產化的首套工業裝置,項目包括60萬t/a芳烴抽提、90萬t/a歧化及烷基轉移、327萬t/a吸附分離、266萬t/a異構化、385萬t/a二甲苯分餾裝置及聯合裝置公用工程,主要產品為對二甲苯(PX)、鄰二甲苯(OX)、苯(BZ)、抽余油。芳烴聯合裝置于2013年12月27日打通全流程,投料試車一次成功,產出合格PX產品。
芳烴聯合裝置的核心是吸附分離裝置,而抽余液塔是吸附分離裝置的關鍵設備之一,其分離效果不僅影響到吸附劑壽命及對二甲苯產品純度,而且也可能造成解吸劑損失,影響裝置經濟效益,因此抽余液的操作非常重要。抽余液塔自開工以來,一直保持著高負荷、穩定生產,其分離效果較好,能滿足生產需求。2014年9月24日,由于晃電導致芳烴聯合裝置大面積停工,至9月27日開工正常,開工后發現抽余液塔C602在提負荷的過程中,出現分離效果變差、液泛等異常情況,相同運行負荷下,該塔分離效果無法恢復到停工前水平。
1 抽余液塔存在問題分析
1.1 抽余液塔運行情況對比
抽余液塔共95層塔盤,經過多次汽化、多次冷凝的過程,將貧對二甲苯的碳八芳烴異構體與解吸劑分離,塔頂貧對二甲苯的碳八芳烴異構體從抽余液塔側線抽出,在塔內溫差與流量的串級控制下進入抽余液側線緩沖罐,作為異構化單元進料;塔底解吸劑經塔底泵升壓后,與抽余液塔進料換熱后與抽出液塔底解吸劑匯合后,作為循環解吸劑返回至吸附塔。
為了保證對二甲苯的純度及解吸劑的有效利用,正常生產過程中控制抽余液塔底C8A≯50ppm,側線PDEB≯50ppm,在“9.24”晃電停工前,在吸附分離裝置保持112%高負荷穩定運行的前提下,抽余液塔側線解吸劑含量基本為零,塔底碳八芳烴含量小于0.05%,說明了抽余液塔分離效果較好,能滿足生產需求;開工后,吸附分離裝置負荷低于112%,但是抽余液塔側線解吸劑及塔底碳八芳烴含量明顯上升,在相同運行負荷下,抽余液塔的分離效果明顯下降,無法恢復到停工前水平。具體對比情況如圖1所示。
1.2 抽余液塔分離效果下降原因查找
針對抽余液塔分離效果下降這一現象,首先從抽余液塔的操作入手,通過優化再沸量、回流比等手段,分離效果依然沒有好轉,隨后,結合“9.24”晃電停工現象,初步設想是由于塔內件損壞引起分離效果下降。為了了解該塔內氣液相運行狀況和塔內件狀況,,委托岳陽長嶺設備研究所采用γ射線掃描檢測技術對該塔全塔的氣液相運行情況進行檢測。
檢測結果顯示,在吸附分離高負荷(111.5%)的情況下,1-7層、68-95層塔盤中間部分的鼓泡區接近夾帶液泛,其余塔盤存在不同程度的霧沫夾帶現象;而當負荷適當降低的情況下,霧沫夾帶量略有下降,但是塔下部液相負荷顯著下降,不再出現液泛狀態。針對這一檢測分析結果,提出了以下改善、優化措施。
2 改善抽余液塔分離效果的措施
2.1 產生液泛的原因
液泛是精餾塔常見的一種操作故障,液泛的結果是導致塔壓差超高,塔的分離精度急劇下降,隨后塔的操作遭到破壞。促成液泛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兩個:
2.1.1 降液管內液體倒流回上層板
由于塔板對上升的氣流有阻力,下層板上方的壓力比上層板上方的壓力大,降液管內泡沫液高度所相當的靜壓頭能夠克服這一壓力差時,液體才能往下流。當液體流量不變而氣體流量加大,下層板與上層板間的壓力差亦隨著增加,降液管內的液面隨之升高。若氣體流量加大到使得降液管內的液體升高到堰頂,管內的液體便不僅不能往下流,反面開始倒流回上層板,板上便開始積液;加以操作時不斷有液體從塔外送入,最后會使全塔充滿液體。就形成了液泛。若氣體流量一定而液體流量加大,液體通過降液管的阻力增加,以及板上液層加厚,使板上下的壓力差加大,都會使降液管內液面升高,從而導致液泛。
2.1.2 過量液沫夾帶到上層板
氣流夾帶到上一層板的液沫,可使板上液層加厚,正常情況下,增加得并不明顯。在一定液體流量之下,若氣體流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液層的加厚便顯著起來(板上液體量增多,氣泡加多、加大)。氣流通過加厚的液層所帶出的液沫又進一步加多。這種過量液沫夾帶使泡沫層頂與上一層板底的距離縮小,液沫夾帶持續地有增無減,大液滴易直接噴射到上一層板,泡沫也可冒到上一層板,終至全塔被液體充滿。
2.2 提出改善、優化措施
綜上所述,精餾塔產生液泛主要是由于塔板上氣液相負荷太大造成的,因此,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對抽余液塔的分離效果進行優化:①適當降低吸附分離裝置負荷。摸索吸附分離裝置最高安全運行負荷,建議吸附分離裝置最高安全運行負荷不高于106%,負荷由112%降低至106%時,抽余液流量由1065m3/h降低至1008m3/h,抽余液塔的進料量降低約40t/h,進料量的降低使該塔的分離效果有所好轉;②適當降低抽余液塔操作壓力。對抽余液塔采取降壓操作,根據吸附負荷,壓力由0.247MPa最低降至0.215MPa,壓力的降低可以提高塔的分離效果;③利用2017年裝置運行第一周期首次全面大檢修機會,對抽余液塔內件進行檢修,消除設備因素影響精餾塔分離效果。
通過以上三種優化措施,抽余液塔的目前分離效果明顯好轉,抽余液側線解吸劑平均含量由0.0125%到目前基本降為0,抽余液塔底C8A含量由0.025%降至0,均低于控制指標。具體如下圖2所示:
3 結論
“9.24”晃電之后,抽余液塔出現操作難度加大,分離效果下降的現象,通過專業檢測,初步判斷出塔內出現液泛現象,液泛是精餾塔常見的操作故障,可以通過適當降低裝置負荷及精餾塔操作壓力的方法,同時利用大檢修機會對精餾塔進行停工檢修,從而改善抽余液塔的分離效果,保證對二甲苯產品純度及解吸劑的有效利用,提高裝置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閆曄,劉佩田.化工單元操作過程[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