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江 劉衛芳 張剛強
摘 要:結合某企業實例,簡要介紹優化渣油加氫裝置換劑期間生產方案的必要性,例如保護生態環境、提升原油產量等等,提出渣油加氫裝置換劑期間生產方案優化措施,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與環境效益,希望可以給相關工作人員提供借鑒。
關鍵詞:渣油加氫裝置;換劑期間;生產方案
通過對渣油加氫裝置換劑期間的生產方案進行全面優化,可以顯著提升渣油品質,油品收率得到顯著提高,對催化裂化汽油產品性質起到良好的改善作用。為了保證渣油加氫裝置換劑期間生產方案得到更好實施,本文重點分析渣油加氫裝置換劑期間生產方案優化措施。
1 優化渣油加氫裝置換劑期間生產方案的必要性分析
在加工高硫原油煉油廠渣油加氫裝置中,因為渣油加氫裝置催化劑的壽命運行周期比較短,通常在1a到2a之間,其他類型的加氫裝置運行周期能夠達到2a到4a,運行周期無法實現同步,在渣油加氫裝置換劑期間,需要大幅度改善原油性質,特別是單系列流程,在換劑期間,各項裝置的管理難度特別大。此外,由于我國環保標準的逐年提高,煉油廠要保證全天候不放火炬。通過對渣油加氫裝置換劑期間生產方案進行全面優化,可以顯著提高煉油廠的經濟效益,減少環境污染[1]。
2 優化措施分析
2.1 案例背景
某煉油廠采用單系列流程,渣油加氫裝置經過改造升級后,柴油質量達到了國V品質。通過合理控制加工量與原料庫存優化搭配,能夠保證換劑期間物料的平衡。在換劑期間,減壓裝置低硫原油加工效率顯著提升,加工少量高硫原油為輔助,生產出的多余酸性氣體能夠有效滿足低負荷進料的要求。
2.2 換劑生產方案內容
最近一段時間以來,該企業對渣油加氫裝置換劑生產方案進行全面優化,通過合理利用原油,通過減壓裝置,進而生產出質量較好的重交瀝青,瀝青生產設施更為完善。通過對換劑生產方案進行全面改進,能夠滿足產品升級需求。
結合以上變化,此次所采用的換劑方案,在原有換劑方案的基礎上,進行大范圍調整,核心目標是提升渣油加氫裝置換劑期間的生產效率與經濟效益。優化方案主要包含以下兩方面內容:第一,渣油加氫裝置換劑期間,盡可能多的采購劣質原油與高硫,生產較多瀝青,在生產瀝青的過程當中,以直餾柴油作為柴油加氫裝置的原料,采用此種方法,不僅可以提升減壓裝置的運行負荷,而且可以延長減壓裝置的高硫原油加工時間[2]。第二,利用ESPO來代替西非原油,將催化裂化原油硫質量分數提高1%,催化汽油硫質量分數超出500μg/g,催化汽油加氫脫硫之后,可以滿足出口汽油品質要求。通過進行二次加工,原料負荷與硫含量顯著提升,酸性氣產量明顯增加,有效滿足硫磺回收裝置最低酸性氣負荷運行需求。
2.3 換劑要點
2.3.1 換劑之前準備充足原料
從庫存角度來分析,預留適量的加氫裂化與柴油加氫原料,同時減少ARDS裝置原料庫存量,可以提升加氫原料硫含量。
2.3.2 做好原油加工與裝置負荷安排工作
渣油加氫裝置換劑23d期間,共進行三次瀝青生產,每次生產天數為三天,具體的生產方案如下:低硫原油生產三天、高硫原油生產瀝青三天、低硫原油生產四天、高硫原油生產瀝青三天、低硫原油四天、高硫原油生產瀝青三天、低硫原油生產三天[3]。
2.3.3 換劑期間裝置運行特點
結合渣油加氫裝置換劑期間生產方案內容得知,在換劑期間,催化原料硫含量提升后,催化裂化汽油與液化石油氣質量發生顯著的變化,重點體現為硫含量的快速上升。在換劑期間與換劑前后,催化汽油的硫含量增加。經過汽油加氫脫硫之后,汽油的硫質量分數均在40μg/g以下,符合汽油出口要求。
結合相關規定標準要求得知,脫硫之后LPC硫質量分數在60μg/g以下,原料硫含量逐漸增加,在初始幾天,LPC硫含量逐漸恢復正常。LPC硫含量出現超標現象,和催化原料硫含量較高,存在較大聯系。催化原料硫含量增高的核心原因是原油品質不佳造成的,伴隨ESPO加工比例的不斷提升,催化原料硫含量逐漸下降。
另外,通過對外購的蠟油原料進行有效加工,以及生產瀝青與庫存進行加工,將高硫原料和低硫原料有效摻和,使得加氫原料自身的硫含量更加穩定,在此基礎之上,酸性氣體產量更加穩定。在酸性氣體當中,加氫裂化原料的硫質量分數超過2%,柴油加氫原油硫質量分數超過0.6%。
渣油加氫裝置換劑期間,對于某個時間段催化原料硫含量提升問題,在加氫裂化過程中,可以抽出15t/h的尾油尾催化生產原料,能夠保證催化原料的硫含量高問題得到有效解決[4]。
渣油加氫裝置運行過程當中,相關人員可以適當提升反應器的溫度,有效降低反應器的壓力差,裝置運行到中后期,一反壓力降逐漸提升,到運行后期,一反壓力降的上升速度明顯提升,此時,相關人員要全面考慮企業經濟效益,確定最佳的停工換劑時間,并對原料性質進行改善與優化,避免壓差快速上升。
2.4 效果分析
通過對渣油加氫裝置換劑生產方案進行優化與改進,高硫原油與低硫原油的比例發生顯著變化,催化加工量明顯提升,原油加工量的比例明顯提升,原油加工量增加,同時ARDS的庫存快速下降,待ARDS投運之后,庫存消化能力顯著提高,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
此外,現階段所采用的優化方案,能夠提升酸性氣體產量,硫磺回收裝置負荷滿足規定要求,生產技術條件得到更好控制,渣油加氫裝置得我安全性與穩定性得到雙重提升,降低排放尾氣超標風險的發生幾率。同時,渣油加氫裝置換劑生產方案的全面優化,能夠減少換劑期間硫磺回收裝置所產生的環境污染,保護生態環境[5]。
針對渣油加氫裝置為主的煉油廠來講,若渣油加氫裝置換劑用時超出20天,在換劑的過程當中,加工流程的匹配度比較差,換劑生產方案當中的原料與燃料氣平衡,是確保換劑方案順利實施的關鍵。在換劑期間,相關人員可以調整減壓裝置,盡量提升瀝青產量,增加高硫原油的加工量,避免出現渣油加工能力不足現象,從而為加氫裝置提供良好原油,為硫磺回收裝置提供適量的酸性氣生產原料。
通過對渣油加氫裝置換劑期間的催化汽油加氫脫硫裝置進行優化,能夠明顯提升重油催化裂化原料的硫含量,對比較劣質含硫原油進行加工,減少低硫原油的加工量,不但能夠提升增產換劑期間酸性氣體生產量,而且可以取得較為突出的經濟效益。
和之前的渣油加氫裝置換劑期間生產方案相比較來講,該優化方案具有以下特點:第一,原油成本顯著降低,由于替換過去換劑期間西非低硫原油,使得原油成本明顯下降。第二,減少停工裝置數量。除了安裝渣油加氫裝置與硫磺裝置之外,其余裝置均能夠穩定運行。第三,通過對渣油加氫裝置換劑期間生產方案進行優化,可以提高換劑期間原油的加工量,確保常減壓與加氫裂化裝置的穩定運行。該煉油廠內部物料控制更加平衡,產品質量得到明顯提升。
3 結束語
綜上,通過對渣油加氫裝置換劑期間生產方案進行全面優化,可以保證渣油加氫裝置在換劑期間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重油催化裂化原料硫含量的不斷上升,在實際工作中,相關人員要結合汽油加氫裝置處理特點,合理確定催化裂化原料硫含量。在此煉油廠中,主要采用汽油加氫處理方法,硫質量分數不宜超過1%。
參考文獻:
[1]郭強,劉鐵斌,韓坤鵬.400萬t/a渣油加氫脫硫裝置能耗分析及生產運行探討[J].當代化工,2020,49(02):493-496.
[2]鞠林青,李寧,劉亭亭,劉博,紀文峰.改善渣油加氫脫硫和重油催化裂化組合工藝加工靈活性的研究[J].中外能源,2017,22(11):72-75.
[3]高楠,鄧文,高巖,李云鵬,關延卿,鄭麗群.渣油加氫裝置汽提塔頂空冷器的腐蝕泄漏分析[J].石油化工腐蝕與防護,2019,36(04):58-60.
[4]韓坤鵬,戴立順,聶紅.兩類典型渣油原料加氫過程中脫金屬催化劑運轉初期失活研究[J].石油學報(石油加工),2019,35(04):621-627.
[5]曹慶峰,董相磊,劉鑫.沸騰床渣油加氫反應分離過程對渣油膠體體系穩定性的影響[J].石化技術,2019,26(06):349-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