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 珊,陳于文,陳先潤,白松林
(1.貴州安酒集團,貴州安順 561000;2.貴州省金元帥酒廠,貴州平壩 561100)
在物質條件豐富,生活質量大大改善的當今,白酒的消費行為不再是為了滿足低層次的生理需要。消費者對白酒的品質的需求綜合了白酒聞香的幽雅度,入口的綿甜度,留口的醇和度,落口的凈爽度及飲后的低醉酒度這5個方面。
民間諺語云,“云南的煙四川的酒,貴州有煙又有酒”。貴州出好酒是不爭的事實。除以茅臺為代表的醬香酒外,采用傳統工藝釀造的“貴州窖酒”在全國也是獨樹一幟,可以說是貴州白酒的第二張名片。1963年,貴州省評出了首屆省八大名酒:茅臺、董酒、貴陽大曲、平壩窖酒、安酒、金沙窖酒、勻酒、泉酒。除茅臺是醬香酒外,其他7 個酒可以說都是貴州窖酒傳統工藝生產的酒。多年來為貴州眾多酒廠采用的貴州窖酒傳統生產工藝,其主要特點可用小曲糖化,大曲發酵,制曲時加(或不加)中草藥這樣幾句話來概括。這種工藝出酒率較高,產出的酒醇甜,干凈,柔和,香氣豐富舒適,符合當今消費者對白酒的品質的需求。但目前僅董酒和平壩窖酒等企業還堅持采用原工藝生產,不少酒廠已改做醬香或濃香工藝。我們對貴州窖酒傳統工藝的傳承和創新進行初步探索,希望能給業內同仁一些參考或借鑒,如能借此拋磚引玉,用科學手段使貴州窖酒傳統工藝得以發揚光大,則善莫大焉。
1.1 材料
高粱、大米、糯米、玉米、小麥、蕎麥,6 種糧食均為市售;小曲為貴州省輕工業科學研究所生產;中溫曲由安酒集團提供;高溫曲從茅臺鎮購買。
1.2 試驗方法
本研究采用工藝路線如圖1。
原工藝要求將糧食先用70 ℃左右的熱水浸泡14 h 左右,泡糧后含有大量有機物的泡糧水即作為廢水排放,對環境造成污染。我們借鑒清香型酒的工藝,對糧食進行高溫潤糝,省去了泡糧水的大量排放。具體做法是:各種糧食均需先除塵、除雜。玉米破碎后與高粱和蕎麥混合,用90 ℃以上熱水潤糧。總水量為糧食用量的60%~65%,分兩次加入,第一次加入45%的水,翻拌均勻堆積4~6 h后,再加入剩余量的水,翻拌均勻,堆積12 h,讓糧食充分吸水。大米不破碎也不參與潤糧,但要與潤糝好的其他糧食混合均勻。蒸糧時先在酒甑底鍋中注入高于汽管的清水,開蒸汽將其煮沸;在甑蓖上撒一層谷殼,將準備好的糧食均勻裝甑,見汽撒料,甑要裝得平。裝甑完畢,待圓汽后均勻地灑60 ℃熱水到甑面,加水量為糧食用量的1.5%左右,蓋上甑蓋,大汽(氣壓保持在0.08~0.12 MPa)蒸1.5~2 h,將糧食蒸熟,使糧食中的淀粉充分糊化。蒸熟的糧食應達到“熟而不黏、內無生心、糧香怡人”。
1.2.1 原料的選擇和配比實驗
高粱的淀粉含量在67%左右。高粱蒸煮后疏松,黏而不糊。其含有的單寧及花青素經發酵后,可轉變為丁香酸、丁香醛和其他一些芳香族化合物,賦予白酒特殊的香氣。故高粱釀酒香。
大米的淀粉含量很高,在73%左右,出酒率高,大米釀酒純凈。
糯米的淀粉含量也很高,在74%左右,且幾乎全部為支鏈淀粉,出酒率高。與其他釀酒原料相比,所產酒質綿柔舒適,有糯米釀酒綿之說。
小麥的淀粉含量也在67%左右。與其他糧食原料相比,它的蛋白質含量最高,其蛋白質的組分以麥膠蛋白和麥谷蛋白為主,麥膠蛋白中以氨基酸為多,是美拉德反應的基礎。但單獨用于釀酒會使酒體粗糙,常用作輔料添加。
玉米的淀粉含量在62%左右,蛋白質含量也較高。與其他釀酒原料相比,其植酸含量豐富,可發酵為環己醇及磷酸,磷酸能促進丙三醇的合成,使酒質變得醇甜豐滿。故有玉米釀酒甜之說。
蕎麥的淀粉含量在68%左右,其蛋白質中有18 種氨基酸、脂肪中含9 種脂肪酸,此外還含有多種微量元素和維生素,特別是蘆丁和葉綠素是其他谷物所不含的,不是藥而勝似藥。蕎麥用于釀酒,酒味清香,回味怡暢,營養豐富。
原傳統工藝基本上只用高粱為原料,成分單一。我們采用如表1 所示的不同的糧食配比,進行釀酒實驗。

表1 不同糧食配比具體糧食用量 (%)
1.2.2 發酵用大曲的選擇和配比(表2)

表2 不同大曲配比具體用曲量(%)
大曲在培曲過程中,隨著溫度、濕度、空氣等的變化,成曲中不僅存活有豐富的釀酒微生物和各種粗酶,還含有豐富的各種白酒的香味香氣成分或其前體物質,尤以高溫曲中因美拉德反應產生的香味物質最為突出。白酒泰斗周恒剛先生曾經說,勾兌要從曲子開始。我們選用中溫曲和高溫曲搭配,發揮中溫曲的發酵能力和高溫曲產香好的特點。
1.2.3 理化指標分析
采用貴州窖酒傳統釀造工藝對不同原料配比、不同大曲配比釀造原酒,對原酒進行理化指標檢測,酒精度(體積分數)、總酸(以乙酸計)、總酯(以乙酸乙酯計)、己酸乙酯、固形物、乙酸乙酯、乳酸乙酯:參考GB/T 10345—2007進行檢測。
2.1 不同方案釀酒酒質的感官品評和理化指標檢
方案1:原料采用高粱80%、大米20%,大曲采用中溫曲22%、小曲0.4%~0.6%,所產原酒理化指標見表3。

表3 方案1所釀原酒理化指標
感官評語:聞香幽雅、入口醇、落口醇、落口爽凈,糧香特好,該窖酒發酵期較長,品質細膩。
方案2:原料采用高粱38%、糯米18%、大米20%、小麥16%、玉米8%,大曲采用中溫曲15.6%、高溫曲10.4%、小曲0.4%~0.6%,所產原酒理化指標見表4。

表4 方案2所釀原酒理化指標
感官評語:聞香幽雅、入口綿甜、濃醬協調、味較凈。
方案3:原料采用高粱45%、糯米15%、大米20%、小麥12%、玉米8%,大曲采用中溫曲15.6%、高溫曲10.4%、小曲0.4%~0.6%,所產原酒理化指標見表5。

表5 方案3所釀原酒理化指標
感官評語:聞香幽雅、入口甜、濃醬較協調、尾凈、味稍短。
方案4:原料采用高粱50%、糯米10%、苦蕎40%,大曲采用中溫曲22%、小曲0.4%~0.6%,所產原酒理化指標見表6。

表6 方案4所釀原酒理化指標
感官評語:聞香幽雅、入口甜、味醇、有苦蕎香、下喉凈爽。

表7 方案5所釀原酒理化指標

表8 兩種成品酒理化指標
方案5 :原料采用高粱50%、糯米10%、苦蕎40%,大曲采用中溫曲12%、高溫曲14%、小曲0.4%~0.6%,所產原酒理化指標見表7。
感官評語:聞香幽雅、略有芝麻香、入口棉甜、落口醇和、下喉爽凈、有舒適感。
2.2 成品酒理化指標檢測
我們設計了2 款酒體,勾兌完成后送質檢部門檢驗結果見表8。
感官評語:1 號酒樣聞香幽雅、入口綿甜、落口醇和、濃醬協調、回味爽凈,具有本品的典型風格。
2 號酒樣聞香舒適,有明顯的芝麻香,入口甜,落口醇和,下喉順爽,飲后舒適,具有本品的典型風格。
3.1 用清香型酒的工藝,對糧食進行高溫潤糝,對原泡糧蒸煮工藝進行改進是可行的。
3.2 多種糧食和中高溫曲的使用,使酒質風格獨特,在聞香的幽雅度,入口的綿甜度,留口的醇和度,落口的凈爽度及飲后的低醉酒度這5 個方面都達到預期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