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王 勇丁大睿
光,明也,光明意也。世界有光,便有了溫暖與生生不息的希望。每一個人,都向往光明;每一個人,都是一束點亮世界的光。
在永城市馬橋鎮李莊村村民的心目中,他們的駐村第一書記趙德武,便是這樣一束耀眼的光。而趙德武則說,自己只是努力在做一個追光的人。
今年41歲的趙德武是國網永城市供電公司駐馬橋鎮李莊村第一書記。別看他年輕,卻是已有22年黨齡的共產黨員。
2020年春節,新冠肺炎疫情猶如一片陰霾籠罩著神州大地。此時,更需要穿透陰霾的光。
趙德武所在的馬橋鎮是永城市唯一一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較為集中的鄉鎮,其形勢之嚴峻、防控任務之艱巨不言而喻。根據永城市疫情防控指揮部決定,馬橋鎮啟動了一級響應,公共交通被關閉,分區分類設置了勸返點,各村村民全部在家自我隔離,醫療、公安、交通運輸等多部門精干力量第一時間集結馬橋,以森嚴壁壘之勢抗擊疫情。
面對嚴峻形勢,農歷大年初二,趙德武便主動放棄假期,逆行而上趕赴李莊村,與該村干部群眾一同投入抗疫之戰中。

李莊村毗鄰201省道,人流量、車流量都很大,疫情防控工作面臨空前的難度與阻力。趙德武與村兩委人員商議后,迅速制訂科學方案,在李莊村設立三大崗位:值班崗負責進出村口的值班檢查,巡邏崗負責村內安全及勸阻扎堆群眾,排查崗負責排查統計返鄉外來人員。同時,他還加大防控宣傳力度,加強村內消毒衛生,構筑起群防群治的“銅墻鐵壁”,確保防疫宣傳全方位、人員摸排全覆蓋、卡點管控無盲區。每一個崗位,每一道流程,每一個凌晨與深夜,都留下他匆匆的腳步。他的身影猶如一道光,驅散了陰霾,點亮了希望,幫助李莊村廣大群眾樹立起抗疫的信心。
光是無私的,廣博的。除了身先士卒親力親為外,細心的趙德武還盡可能地急民所急、想民所想。得知部分村民買不到口罩和醫用酒精,他緊急協調國網永城市供電公司為李莊村捐贈了口罩、酒精、消毒液等緊缺物資。他還從工資中拿出3500元購買這些物資免費發放給村民。
疫情防控的嚴管加傾情為民的奉獻,凝聚起強大的群眾合力,全體村民同仇敵愾、共克時艱,自覺配合做好居家隔離工作,防控形勢日趨向好,最終取得了李莊村8個自然村、468戶村民“零感染”的好成績。

趙德武(左一)與李莊村黨支部書記、脫貧戶商討春芝麻種植計劃。
電力是一項光明的事業,扶貧更是一段追逐光明的歷程。
李莊村為省定貧困村,2016年實現脫貧摘帽。該村也是全市唯一通過創辦香油廠走上脫貧致富道路的村子,其生產的“電緣”牌香油香飄豫東,成為大眾走親訪友和食用的首選品牌。芬芳的油香背后,凝聚著趙德武大量的心血與付出。
為幫助李莊村群眾走出一條產業致富路,2017年,國網永城市供電公司扶貧與扶智、扶志相結合,創辦了“電緣”牌小磨香油廠。從發動群眾種植芝麻,到鉆研香油磨制技術;從設計包裝標簽,到拓寬銷售渠道,趙德武都親力親為。下田間,進廠房,拉訂單,跑市場……為了這項光明的事業,他孜孜不倦地鉆研著,樂此不疲地奔跑著,香油廠越辦越好,規模越來越大。
經過三年的努力,如今的“電緣”牌香油廠已呈蒸蒸日上之勢。三年來,共為該村11戶32名貧困戶分紅5萬元,扶持特色經濟芝麻種植270畝,發放芝麻種植補助10萬元,為村基礎建設投資8萬元。尤為重要的是,貧困群眾的內生動力得到充分激發,積極性和主動性被充分調動,依靠辛勤勞動改變貧困面貌、過上幸福生活的勁頭更足了。
與電結緣,光明無限。在以趙德武為首的駐村工作隊辛勤耕耘下,“電緣”牌香油不僅在永城市場獨領風騷,而且還成功走向全省。2019年10月,“電緣”牌香油精彩亮相河南省組織的第一書記成果展,成為本屆展會熱議的焦點。
追光的人,自己也會身披萬丈光芒。多年來,趙德武先后榮獲國網商丘供電公司青年崗位能手、優秀共產黨員,永城市五一勞動獎章等殊榮。
作始也簡,將畢也巨。2020年為脫貧攻堅戰的全面決勝之年,但對于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來說,奮斗的腳步永不停歇,電力人的神圣使命永遠堅如磐石。今后的工作中,趙德武決心不負韶華,繼續追光,讓光明照亮初心,讓光明成為世界上最璀璨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