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重癥醫學科護士長熊芙蓉為康復中的新冠肺炎危重癥患者小偉(化名)拍了一段視頻。雖然小偉還在用鼻導管吸氧,但對于一個用了25天ECMO(體外膜肺氧合)、上了50天呼吸機、救治了67天的新冠肺炎危重癥患者來說,他目前的恢復狀態已算是一個奇跡。
從2月6日至今,經過遼寧、河南、福建3支援鄂醫療隊和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醫護人員2個多月的接力救治,新生活的曙光正一點點照亮小偉和他的一家。小偉1月26日突發高燒39℃,2月6日確診并住進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新冠肺炎3病區。他病情發展迅猛。2月12日,上有創呼吸機;一天后病情突然惡化,很快發展到呼吸衰竭,命懸一線。接管3病區的遼寧重癥醫療團隊緊急評估后認為,必須立刻給小偉用上ECMO支持。ECMO系統讓小偉一度被壓癟了的肺,暫時得到休息。但能不能順利脫機,又是一道異常兇險而難闖的關。
“ECMO患者脫機,是每天24小時不眨眼守出來的。醫生稍微松松手,人就沒了。”遼寧醫療隊專門為小偉組建ECMO團隊,每天不論白天、晚上,只要微信群里發出小偉的檢查情況和儀器設備參數,都有醫護人員參與討論,商量下一步對策。3月9日,在上機整整25天之后,小偉撤下ECMO。經遼寧、河南、福建援鄂醫療隊精心治療與照顧,小偉各項身體指標好轉,醒了過來。
3月25日,跟小偉一起和死神斗爭了近50天的遼寧河南、福建醫療隊要撤回了。交接時,小偉的主管醫生、遼寧醫療隊賈佳一再拜托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ICU主任周晨亮,“讓他活,一定要讓他活。”如何讓小偉盡快自主呼吸,是周晨亮團隊面臨的最大挑戰。4月8日,順利拔除氣切套管后,小偉扯著嗓子說出“謝謝”。 那一刻,見慣生死的周晨亮哭了,“真的是太不容易了,無論是他自己還是我們醫生護士。”(據中新社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