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追蹤疫情期間快遞員防疫復工情況,記者聯合中國郵政、順豐、圓通等15家主流快遞企業問卷調查,累計回收有效問卷3400多份。調查結果顯示,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形勢逐步向好,在繼續嚴格規范前提下,住宅小區出入口管理適度放開,但快遞末端配送不暢問題依然突出。
2月下旬,有69.9%的快遞員選擇“擺攤”,至3月下旬該比例降至38%;2月下旬,有33.3%的快遞員表示可以“放快遞柜”,至3月下旬該比例上升至60.6%。但數據也顯示,2月下旬,僅36.8%的快遞員表示可以上門收派件,至3月下旬,該比例下降至33.3%,可見快遞末端服務還未恢復正常。
記者調查發現,快遞員上門收派件與社區防疫存在一定“矛盾”。在北京市海淀區工作的中通快遞快遞員李杰3月9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公開呼吁放開“快遞員進入小區”,但他負責的快遞區域至今沒有變化。
李杰說,由于快遞末端配送不暢,導致工作時間延長,配送效率大幅降低。雖然疫情下配送工作得到更多尊重和理解,但至今不能配送到“門”,讓他和很多用戶感到不解。
多位受訪的快遞用戶表示,快遞擺攤或放在置物架上有5個問題:一是快遞易丟失;二是風吹雨淋易破損;三是取件距離太遠;四是快遞擺攤散落在地不衛生;五是頻繁下樓取件增加聚集風險,加重心理負擔。
何時實現“一人多跑腿,百人少出門”。 日前,中央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印發《關于在有效防控疫情的同時積極有序推進復工復產的指導意見》,其中提到,完善物流快遞業相關防控措施,允許快遞人員進入社區(村)配送。
“在這次疫情防控中,無論物資送達,還是民生保障,快遞業都起到重要作用。及時破解快遞末端配送問題,不僅能更好地服務百姓生活,還將助力工業、制造業、農業、國際貿易的復工和發展,更能將‘一人多跑腿,百人少出門的防疫效果最大化。”國務院發展中心研究員魏際剛說。(據新華社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