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陵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一座二朝帝王、夫妻皇帝合葬的陵墓,它也是唐代帝王陵墓中唯一一座保存完好,沒有被盜挖的陵墓。乾陵地宮中到底埋藏了多少財寶,記述武則天功績的石碑又為何是一塊無字碑,這都是千古之謎。
和秦始皇陵一樣,我們無法用一件寶物作為乾陵的標志,但有一個數據請記住——武則天時期正是唐朝的鼎盛時期,唐高宗李治去世的時候,武則天把相當于全國財政收入1/3的珍寶送入乾陵,作為對唐高宗知遇之恩的報答。武則天去世后,她的兒子李顯又把相當于全國財政收入1/3的珍寶給她做陪葬。這樣算來,乾陵地宮中的財寶價值相當于唐朝全盛時期全國財政收入的2/3,這筆財富讓后人垂涎了上千年。
歷史上乾陵也曾遭遇過三次大規模的盜挖,但居然都神奇地化險為夷了。一次發生在唐朝末年,當時黃巢大軍占領了長安,他們不僅洗劫了長安的宮殿,還準備將乾陵中的財寶挖出來。黃巢派了10000多人在梁山上尋找乾陵地宮的入口,幾乎挖掉了半個梁山,結果還是一無所獲,只留下了一條深達40米的溝,后人稱之為“黃巢溝”。第二次發生在五代時期,盜墓達人溫韜將關中18座唐朝的王陵挖了17座,唯獨沒有挖乾陵:千萬不要以為是他一時良心發現,而是在挖掘乾陵的時候出現了奇怪的現象,只要一挖乾陵就會電閃雷鳴,風雨大作。溫韜擔心自己可能會觸怒神靈,才最終放棄了。第三次發生在民國時期,國民黨將領孫連仲帶了一個團的兵力來到梁山,并且使用炸藥炸開了地宮入口的石條。但是,這時突然從地宮中冒出一股濃煙,并且,還有劇毒,前面的士兵當場死亡,其他人嚇得四散奔逃。
如今的乾陵之上,能看到的除了無字碑和一些大型石刻之外,基本上沒有別的景致,曾經那些令人嘆為觀止的壁畫已被轉移到了博物館。但是即便如此,乾陵博物館每年的旅游收入也能達到上千萬。(摘自《奇聞怪事》2020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