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寅晨 陳茂林

摘要:闡述了我國現階段工業機器人的發展與趨勢,探討了高等職業院校培養懂得工業機器人安裝、編程、調試、運行維護和設備管理的高端技能型專門人才的必要性,分析了現階段高職院校關于工業機器人技術專業核心課程的教學現狀,制定了具體的工業機器人技術專業核心課程診改方案。
關鍵詞:工業機器人技術;核心課程;診改方案
作為中國實施制造強國戰略第一個十年的行動綱領,《中國制造2025》的提出,需要我們通過努力推動中國到2025年基本實現工業化,邁入制造強國行列。我國產業開始轉型升級,在這種大環境下,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實現自動化生產,工業機器人得到廣泛應用,這就需要高校培養一批與企業需求相匹配的人才。作為高職院校,應該立足于行業、企業培養懂得工業機器人安裝、編程、調試、運行維護和設備管理的高端技能型專門人才。這就對學校開展工業機器人專業及其課程,培養相關技術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教學現狀
工業機器人技術專業的專業核心課程有《工業機器人實操與應用技巧》,《工業機器人工程應用虛擬仿真》,《工業機器人與自動化系統集成》,《工業機器人典型應用案例》等,課程教學方法與手段主要還是以課堂上使用多媒體教學手段,通過老師講授來完成,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從目前的教學情況來看,學生通過學習能掌握基本的操作和簡單動作編程,但通過我們對往屆生和實習生所在的企業調研了解到,由于機器人的工作對象較多,工藝流程復雜多變,學生對較復雜的編程指令掌握不足,關于機器人的保養、維護方面的知識了解太少,整體反映了教學工作的深度和廣度不能滿足現有企業對人才的需求,需要對機器人技術專業核心課程教學質量進行診斷與改進。
二、教學診改方案研究
所謂的診改是指質量主體為高質量地全面達成預定目標并不斷創造性地超越既定目標,在質量生成過程中,根據按目標組成要素制定的指標體系對現實狀態進行的自我定位、診斷和調整、改進。針對我們教學質量診改就是各部門對建立的保證體系的質量、對保證體系的執行情況、對保證體系的執行效果進行診斷,根據診斷中發現的問題進行改進,使之達到確定的質量目標。
針對工業機器人技術專業核心課程診改方案的制定,是以教學中問題為導向,分析了課程開發、實施、反饋過程中影響教學質量的因素,全面地對課程每個階段進行診斷,找到質量控制要點,確定有效的診斷指標體系。
2.依照課程建設標準鏈,建立四級指標質量控制點
(1)診改項目(2)診改要素(3)質量控制點(3)評價標準
3.以人才培養標準作為課程質量檢測依據,實施課程質量監控
4.建立課程質量分析機制,實行課程質量評估
5.形成課程負責人推動,課程專家團隊指導,骨干教師實踐,校內外兼職教師協同團隊。
結語
工業機器人技術專業核心課程診斷指標體系的構建,對教學全過程的各個質量控制要點進行監測,能有效地精準的診斷課程教學質量,為后續的質量改進提供支撐。在整改過程中可對照診改指標進行自主檢查,發現問題,及時改進,改進效果定期檢查,從真實、客觀的角度審視課程質量,促使教師不斷優化改進,能實現課程質量的螺旋上升,提高了人才培養質量,滿足企業需求。
參考文獻:
[1] 程仙國.《工業機器人技術》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J].寧波工程學學報,2015(12).
[2]蔣慶斌.高職院校工業機器人技術專業課程體系構建的研究[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6(10).
[3]張映紅,朱瑞丹.高職工業機器人技術專業建設與探討[J].柳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12).
[4]牛志斌.高職工業機器人技術專業建設探討[J].職業教育研究,2016(10).
[5]彭慶翔.技工學校開設工業機器人應用課程的探討[J].職業,2015(08).
作者簡介:
王寅晨,女,碩士,湖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助教,研究方向:工業機器人技術;
陳茂林,男,碩士,湖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助教,研究方向:工業機器人技術。
基金項目:
本文系湖北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高職工業機器人技術專業核心課程教學質量的診斷與改進研究》(項目編號:2018GB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