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清紅
在高中階段,物理屬于重要學科,它對高中生的未來發展產生積極的影響和重要作用。因為高中物理包含力學、電學、磁學和光學等很多重要理論,致使高中物理具有較強的復雜性和抽象性,導致學生經常出現無法掌握所學內容、無法正確解題的現象,甚至使得很多學生漸漸失去物理學習的興趣和自信。只有創新學習方法,實現相對完整的知識體系的構建,才能逐漸提升解題能力,進而實現良性循環。
在高中物理教材中包含很多規律、概念和公式,這些都是物理領域研究人員的智慧結晶。理解這些物理概念和規律需要避免采用死記硬背的方式,而是應該注重在理解的基礎上實現對所學知識的記憶。只有這樣,才可以構建起相對健全的知識體系,對所學知識加以靈活運用。同時,還需要注重對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以便順利地處理物理問題。
1.極限法。
圖1
例1如圖1 所示,現有高度相等的兩個光滑斜面,甲和乙斜面的總長相等,而乙斜面是由兩部分連接組成的。把兩個相同的小球從兩個斜面頂端同時釋放,忽略小球在接觸處的能量損失,問:哪個小球先到達低端?
解析:設斜面長度為L,小球從甲斜面上滑到斜面底端用的時間可借助運動學有關公式進行求解。根據,解得。
小球從乙斜面上滑到斜面底端,因為條件不足,所以難以借助常規方法求解出小球下滑的時間,可以借助極限思維加以分析。從乙斜面兩部分的邊線的夾角連續性變化出發可知,其夾角由90°逐漸變成180°,而甲斜面就是乙斜面一個理想型的極限值180°,再把乙斜面推向另一理想型的極限值90°,此時小球的運動時間就可分成兩部分,其中在AB段做自由落體運動,運動時間;在BC段,小球以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運動時間。因此小球運動的總時間,因為L>h,所以。又因為乙斜面兩部分的邊線的夾角在90°~180°,所以小球沿乙斜面滑行的時間t乙需要滿足條件,即小球在乙斜面上滑行時先到達斜面底端。
2.數形結合法。
圖2
例2在t=0時刻,簡諧橫波的波形如圖2中實線所示;在t=0.02s時刻,簡諧橫波的波形如圖2 中虛線所示。如果該波周期大于0.02s,那么該波的傳播速度很可能為( )。
A.2m/s B.3m/s C.4m/s D.5m/s
解析:若波是向右傳播的,則經過t=0.02s,簡諧波傳播。因為T>0.02s,所以,則T=0.08s,又有λ=8cm,解得v=1m/s。若波是向左傳播的,則經過t=0.02s,簡諧波傳播。因為T>0.02s,所以,則T=,又有λ=8cm,解得v=3m/s。選B。
總之,建立健全的知識體系,夯實基礎知識,并且總結常用的解題方法,掌握相應的解題技巧,可以促使解題能力的逐漸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