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逸(1068-1113),字無逸,號溪堂。宋代臨川城南(今屬江西省撫州市)人。北宋文學家,江西詩派二十五法嗣之一。謝逸生于宋神宗趙頊熙寧元年,幼年喪父,家境貧寒。與汪革、從弟謝薖同學于呂希哲,刻苦磨礪,詩文俱佳,但他兩次應科舉均不第。他操履峻潔,不附權貴,和謝薖“修身礪行,在崇寧大觀間不為世俗毫發污染”(《謝幼盤文集》卷首),一生過著“家貧惟飯豆,肉貴但羨藜”的安貧樂道的清苦生活,以作詩文自娛,宋徽宗趙佶政和三年以布衣終老于故土,年四十五。
謝逸的詩,文詞洗煉,有古意,頗受黃庭堅欣賞。他與謝薖并稱“臨川二謝”,與饒節、汪革、謝薖并稱為“江西詩派臨川四才子”。曾寫過300首詠蝶詩,人稱“謝蝴蝶”。
他有捷才,據《苕溪漁隱叢話》引述《復齋漫錄》:“元祐中,臨川謝無逸過黃州關山,至歧亭杏花村館驛,遇湖北王某、江蘇諸某、浙江單某、福建張某等秀才。四人知其來自臨川,戲以‘曹植七步成詩,諸君七步為詞相謔。逸行五步,詞成,揮毫疾書《江城子》一闕于壁……標致依水,情乎俱妙,遂以‘五步成詞聞名江南。”
謝逸是五代花間詞派的傳人,所著《溪堂詞》“遠規花間,逼近溫韋”(薛礪若《宋詞通論》),雅潔清麗,蘊藉雋妙,在北宋后期的詞壇上自成一家。所著《溪堂詞》“皆小令,輕倩可人”(明毛晉《跋溪堂詞》),“標致雋永”(《詞統》卷四),今存詞六十二首。其詞既具花間之濃艷,又有晏殊、歐陽修之婉柔,長于寫景,風格輕倩飄逸。
楝花1飄砌,蔌蔌清香細。梅雨過,蘋風2起。情隨湘水遠,夢繞吳峰3翠。琴書倦,鷓鴣喚起南窗睡。
密意無人寄,幽恨憑誰洗。修竹畔,疏簾里。歌余塵拂扇,舞罷風掀袂。人散后,一鉤淡月天如水。
注釋:
1.楝(liàn):落葉喬木,初夏開花。
2.蘋風:掠過蘋草之風;微風。
3.吳峰:浙江一帶的山。湘水、吳峰:泛指遙遠的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