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案急呈
申請人桂某與單位簽訂了三年的勞動合同,截止日期為2020年末。2019年9月15日早晨,桂某給單位領導發信息稱,因父親突患疾病,她必須立即趕回老家照料,決定從即日起正式離職,不再到單位上班。單位領導體諒她家里的情況,同意她離職,但前提是必須將手上工作與其他同事交接,并辦理了相關手續之后,才能正式批準。可此時桂某已經踏上了回鄉的火車,并未按照領導的要求返回,從那以后也再未出現。半年后,桂某突然回到單位,要求單位支付其未休年假工資,被單位拒絕,便向當地的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了仲裁。
申訴人
2019年我離職前,已經上了9個月班,其間從未申請休過年假。我因家里的特殊情況,緊急申請離職,雖然沒能夠來得及回單位辦理相應的交接工作,但也是事出有因,況且這與年假并沒有任何關系,我認為公司應該支付我未休年假工資。
被訴人
桂某因個人原因提出離職,在單位還未正式批準的情況下,就擅自不再來單位上班,屬于嚴重違紀行為,單位無須再為其支付未休年假工資。
仲裁庭
申請人的請求最終沒有得到當地仲裁委員會的支持。
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514號《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第二條中規定:“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民辦非企業單位、有雇工的個體工商戶等單位的職工連續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帶薪年休假(以下簡稱年休假)。”第五條規定:“單位根據生產、工作的具體情況,并考慮職工本人意愿,統籌安排職工年休假。”
2008年7月17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令第1號《企業職工帶薪年休假實施辦法》第十二條中規定:“用人單位與職工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時,當年度未安排職工休滿應休年休假的,應當按照職工當年已工作時間,折算應休未休年休假天數,并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資報酬,但折算后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資報酬。”
《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七條規定:“勞動者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按規定,單位本應向桂某支付未休年假工資,但本案中桂某是本人自愿提出解除勞動合同請求,并且沒有按照法律規定提前30天通知單位,單位也就無法再安排其休年假。因此,拒絕為其發放未休年假工資的要求并無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