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揚
當下普遍流行“斜杠”,本職工作是公司的人力資源經辦員,業余做法文翻譯、活動策劃、同時每晚做一個小時的主播,這似乎就是斜杠人生了。換個角度想,這類斜杠只是稱謂上好聽,其實只是工作之余多干了幾個兼職而已。即便那些兼職是你興趣所在,打工賺錢的本質沒變。
為什么不嘗試真正的斜杠呢?比如一邊做一個老實本分的上班族,一邊做一個具有專業水平的投資人;一邊用勞動賺錢,一邊用錢賺錢,感受不一樣的收獲。
這也算斜杠嗎?很多人或許會不屑,因為幾乎每個人都或多或少買過理財產品,炒過股票甚至倒騰過房產,斜杠理財有什么難?其實不然,業余跟風理財根本算不上斜杠,因為你不懂專業知識,只是跟著同事朋友的潮流,今天買點兒P2P,明天炒炒紙黃金,聽說股市好了急忙去開戶,轉天看見別人炒虛擬貨幣賺了錢又跟著去下載軟件。這種理財方式往往賠多賺少,那些因P2P平臺爆雷導致巨虧,炒股被套牢的,往往都是這些業余選手。
如果想在自己的斜杠中添加“理財達人”字樣,實現錢生錢,甚至最終實現財富自由,并不像想象中的簡單。理財是一門學問,需要有豐富的知識作為積累,如果本身并非財經專業畢業,就需從頭學起。當然,我們不需要去啃專業院校的那些大部頭,既沒精力,也達不到預期效果,我們可以通過閑時多閱讀逐步積累。
成為理財達人需要看哪些書?首先要了解財富的概念,錢究竟是什么?財富究竟是怎樣積累?可以看那些廣為人知的趣味科普類書籍,如《窮爸爸富爸爸》《蘇黎世投資定律》等;隨后要了解一些當下的投資工具,比如股票、基金、保險、信托,它們都是干什么的?本質是什么?這方面可看的書籍如《銀行經理不輕易說的理財經》《分級基金投資策略》等,至于外匯、股市、期貨方面的書,則等到有一定專業水平再接觸。
初步了解投資工具后,應由點及面,了解經濟領域更廣泛的知識,同樣有很多通俗易懂的趣味書籍,例如《身邊經濟學》《七天讀懂宏觀經濟》等。但注意,不要看那種演繹性、野史性的經濟類讀物,例如《貨幣戰爭》,這種書看著有意思,但當真了就要出大麻煩。
到一定階段,可以考慮投資股票、期貨等一些相對復雜直接的產品,結合實戰,要閱讀一些相對專業的書籍。在技術分析方面,傳統的《股票操作學》《期貨市場技術分析》仍是最容易和國內市場契合的。在基本面分析方面,《聽故事學會計》《明明白白看年報》《挖出財報中的秘密》等算得上通俗易懂,讓人能有一定能力了解上市公司的各個層面。
投資領域還有一條奇怪的規律——盡信書不如無書。投資是一門與時俱進、千變萬化的學問,千萬不可死摳書本,而應在實踐中驗證書中內容。因此,在每個階段,看每一類的書最多不要超過兩本,而且要一邊看一邊實踐操作,在成功和失敗中汲取經驗。
當然,任何人都不可能精通所有投資門類,一般來講,普通投資者只應選擇兩種投資類別深入研究,這兩個類別最好是逆周期的,或者是一種激進,一種保守。例如研究股票的同時可研究黃金或保險,而不要同時研究期貨或外匯。研究固定收益類基金的同時,就不要再研究銀行理財,轉而關注黃金T+D或期權更佳。
不可否認,如今社會頗多浮躁,很多人看了上面這個路徑會覺得太過漫長,還不如兼職去當個代課教師賺錢更直接。記住,世界上最難的一件事就是用錢生錢,可一旦學通了,卻是能夠跟隨一生的技能,甚至有可能是賺錢最快的一項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