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明棋
新冠病毒疫情是一種災害,對人類的生命健康造成嚴重損害。由于疫情擴散導致人們在抗擊疫情過程中不得不中斷正常的經濟活動,抑制生產、消費、貿易和投資,因此也是一種經濟上的病毒。疫情的擴散沒有國界,造成的生命健康和經濟損害也是全球性的。人類要加強合作抗擊疫情,也需要合作來避免和減輕經濟上的損失。在全球化的今天,新冠病毒的跨國傳染再一次證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性。
但是,新冠病毒疫情暴發以來,不少學者研究的重點不在如何鼓勵和推動國際合作來應對全人類面臨的共同的挑戰,而是侈言什么新冠病毒將改變世界,是世界格局權力轉移的分水嶺,是逆全球化的轉折點,會引起史無前例的經濟大蕭條,甚至會引發大國間的軍事沖突,不一而足。新冠病毒疫情真的會改變一切嗎?筆者認為新冠肺炎疫情充其量只是世界經濟和政治格局正在發生的變革和調整的推助劑,它并不能改變原有的發展趨勢。南北差距將繼續存在,國際分工的基本格局也不會瞬間扭轉,新興市場經濟體的崛起和相對實力增強也不會改變,大國之間的競爭與博弈也將繼續,美國利用霸權向外轉嫁危機的動機和能力也難以短期撼動。只是新冠病毒疫情帶來了一些不確定性,使得上述國際政治經濟格局演變的特點會發生一些改變。
由于新冠病毒疫情在全球擴散之快超出了人們的預期,各國在疫情暴發初期應對都存在一些失當的舉措。如同2019年年底新冠肺炎疫情在武漢暴發之初,當地政府應對主要考慮經濟社會穩定而忽視了病毒傳染的烈度和造成生命健康損害的程度,美歐各國都在疫情暴發初期忽略了疫情的兇險,未能夠采取嚴厲的隔離措施,導致了后來疫情擴散的失控。這本來是人類面對新的未知病毒襲擊時可以理解的一些失誤,只要認識到了挽救人民生命和健康的重要性,采取符合國情的有效應對措施,就應該得到鼓勵。
但不可否認的是,疫情帶來的各種沖擊無論在時間和空間上,還是在對居民生命健康以及造成的經濟損失上都存在差異。而且,不同國家管控疫情的方式和效果上也存在客觀上的差異性。這就可能導致民眾對政府的不滿和批評,這本來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一些國家的政客和媒體總想利用自己掌控的權力和影響力,把不滿轉嫁給國際關系博弈的對手,利用疫情來謀取本身的政治利益。于是,我們看到一些國家在媒體的鼓噪下,出現了“甩鍋”性的疫情追責之說,而推卸責任的主要方式便是對疫情暴發源頭的猜測。本來這是一個有待于科學家們從科學角度探根尋源,為人類抗擊類似疫情再次暴發的科學研究問題,變成了謠言和陰謀論滿天飛的輿論漩渦。在民族主義和民粹主義思潮的煽動下,甚至發展成對中國荒誕的攻擊和追償索賠的要求。疫情對國際關系的影響是本來應該加強合作共同抗擊卻變成了大國博弈的一個戰場,導致本應該出現的合作被阻隔,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缺乏強有力的共同應對。
其實退一萬步而論,災害首先發生之地就是首要責任者嗎?誰能指責哪個國家或者政府要為SARS、MERS、禽流感、豬流感以及各種傳染病暴發負責呢?病毒的產生變異到傳播至人類,再到人傳人的疫情暴發,這中間存在著很多科學至今仍在探索的未知領域。疫苗和藥物的研發也尚在突進之中。當科學還未能取得突破性進展為人類保駕護航時,我們更要加強國際合作,拋開偏見,來應對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而不是愚蠢地、自以為是地以為可以將一切責任甩向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