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倩
摘要:中國共產黨自誕生以來一直把實現共產主義作為最崇高的理想,是因為全人類歷史上最美好的社會就是共產主義社會,也最符合人類社會的發展規律并代表了人類文明發展的必然趨勢,追求共產主義最符合時代潮流和中國國情。因此,對共產主義是人類實踐的偉大運動有著深刻的認識,堅定共產主義的理想信念,是我們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的重要研討實踐的課題。
關鍵詞:共產主義 理想信念 中國共產黨
2016年7月,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的大會在首都北京勝利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在會上發表了重要講話,他要我們牢記共產黨從成立之日起就把共產主義和社會主義作為綱領,我們必須堅定共產主義理想信念,這樣才能步步推進我黨為崇高理想奮斗的偉大實踐。馬克思主義一直以來被中國共產黨人作為全黨的行動指南,并且中國共產黨人從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法和唯物史觀的角度來看,毫不動搖地相信我們要想符合人類社會發展所遵循的規律和任何事物發展的自然規律,就必須實現共產主義和社會主義。除此之外,實現共產主義也代表了人類文明不斷向前發展和進步的方向。
一、共產主義的科學內涵
共產主義是一種科學的思想體系
如果想要實現共產主義,依靠科學的思想理論來指導是前提,這就需要馬克思主義理論。而歸根結底來講,共產主義理論其實就是馬克思主義理論,它擁有著與時代一起進步發展的難能可貴的理論品質。繼產生了馬克思主義之后,列寧主義也相繼產生,直到后來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也產生了:即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兩大成果。從馬克思主義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一系列一脈相承的具有科學性質的思想體系,這一系列由馬克思主義理論發展而來的成果都是以馬克思主義作為發展的根本原因,從而指導我們實現共產主義的科學思想理論,這一切的科學指導都是不可或缺的。并且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還要隨著時間不間斷地以最科學的方式來發展,
新的成果也會持續出現。所以說,共產主義是一種科學的思想體系。
共產主義是一種實踐運動
共產主義不是沒有依據、無緣無故產生的,而是在現實的革命運動中誕生的,是人類社會連續運動的成果。縱觀人類社會的發展,人類歷史的本質就是實踐的過程,要想實現共產主義,一定是需要很長時間并且過程注定曲折的一個艱難過程,因此我們可以說共產主義是人類社會有目的、有計劃的一種實踐運動。
第一,人民群眾的實踐是實現共產主義的基本前提。人是生產力中最為活躍并且最為重要的因素。毛澤東說:“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從人類社會發展的開端到現在、再到將來即將形成的社會,人民群眾通過各種各樣的實踐運動創造出了一切的社會產品,除此之外人民群眾也經過實踐創造出了共產主義社會中極大豐富的物質。歷史的向前發展離不開人民群眾的推動,而社會的變革也是由人民群眾來決定的。人民群眾不僅創造了社會歷史,同時也參與和經歷了共產主義運動所經的歷史階段。共產主義的運動是由許多不同的歷史階段組成的,在這個階段中不斷發展前進,而人民群眾是開創者和終結者,這樣才得以讓不同的歷史階段持續更替。先是有了追求,人民群眾才能從中創造,繼而持續發展,這個過程是享受的。在享受的過程中又可以激發創造,形成追求。周而復始,人民群眾終有一天會實現共產主義,在這樣有規律的實踐中推動社會前進。
第二,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實現共產主義的重要保障。實現共產主義的運動必須且只能由代表無產階級利益的政黨來領導才可以。沒有共產黨的領導,無產階級不會形成堅強的戰斗能力,也就無法戰勝強大的敵人。中國共產黨自打1921年成立的那一天起,就把最終奮斗目標定為了實現共產主義,而最低綱領則是在新民主主義革命中取得全面勝利以及人民民主共和國的成功建立。在中國革命曲折發展的實踐中,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成立了新中國,取得了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偉大成就。如今進行的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也是邁向共產主義的必然舉措。長期以來的實踐證明,只有中國共產黨才可以領導中國人民實現民族復興,繼而實現共產主義。
第三,社會的持續發展與不斷進步是實現共產主義的必要條件。人類社會從最早先的原始社會,經歷了多年曲折發展與多種社會形態,從初級社會最后發展到高級社會,最終進入共產主義社會。但是在中國,只是經歷了一個十分短暫的階段來作為過渡,就從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進入了科學的社會主義社會。縱觀人類社會從低級到高級的發展規律,我們可以看到,任何一種社會變化其實都是一種社會進步。所以,我們人類社會所取得的任何進步和成果都是為了不斷接近共產主義,這是不會因為人的思想或想法而改變的。
共產主義是一種社會制度
從經濟層面來講,共產主義社會將會是一個社會財富極大豐富以及擁有高度發達生產力的社會。從政治層面來講,共產主義社會未來將會是一個不存在國家的社會,而是一個聯合體,由自由人組成。從社會層面來講,共產主義將會徹底消滅存在于階級之間的差別、存在于居住環境之間的差別、存在于勞動方式之間的差別,到時候人類就會首先需要勞動。由此可以這么說:共產主義是一種人類之間最為理想的社會制度。
二、堅定的共產主義理想信念來自對馬克思主義的深刻理解
馬克思主義的信仰者,必然是要具有共產主義的遠大理想,而這一理想,則是學習和領會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必然會達到的結果,是馬克思主義信仰者得以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的重要邏輯結論。正如主席習近平同志所講的一樣,我們人民的信仰就是馬克思主義,信念是社會主義還有共產主義。
共產主義的信念是需要堅實理論支撐的。一般普通的信念在沒有得到信仰理論體系的確證之前,往往是不成體系的的、短暫的、瞬息萬變的,有時甚至是自相矛盾的。只有通過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不斷學習領會,才可以形成持久的、堅定不移的信念。
共產主義信念必須要通過十分堅實的理論基礎來支撐。無產階級革命的強大理論根基是馬克思主義,因為這一理論用鋼鐵一樣堅固的理論邏輯來論證了共產主義會取得必然勝利的歷史趨勢,科學客觀地證實了共產主義才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
三、堅定共產主義理想信念的必要性
社會主義終究要戰勝資本主義
現今時代,經濟全球化全面快速發展,資本主義出現了三個基本矛盾:
一是經濟危機的程度日趨嚴重并且輻射到了更大的范圍;二是政府的債務危機會日趨加重;三是社會之間人民的收益差距會日益增大。擁有資本主義社會制度的一些西方發達國家,以美國為首,盡管它們即將在經濟以及各個方面相對長久得取得一定的優勢,但資本主義終究沒有更好的辦法來解決它們本身存在的基礎矛盾,于是出現了不斷發生的金融危機,多次嚴重地打擊了資本主義。因此,資本主義開始被迫走上了下坡路,這是必然的歷史結果。但共產主義社會卻解決了市場需求與擴大生產之間存在的矛盾,這是得益于生產資料公有制為主。生產資料公有制以及按勞分配為主體,能使所有人民都可以得到社會發展的經濟收益,這樣的分配方式才能使社會保持長期的和諧穩定。
共產主義符合人類社會的發展規律
存在于人類社會中的一般發展規律已經由馬克思和恩格斯明確揭示,接著以毛澤東同志等為代表的早期優秀中國共產黨領導人,秉承著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精神,指明了只有共產主義社會是全人類進步的“必經之路”。毛澤東同志運用唯物辯證的方法說明了實現共產主義的必然性和實現共產主義的真理性,而習近平同志要求我們結合現實堅定共產主義的遠大理想。現如今,中國共產黨領導著全國各族人民實現我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這都是在朝著最終我們能實現共產主義的目標前進。
共產主義社會是人類歷史上最美好的社會
馬克思、恩格斯曾經正確描述了共產主義社會:未來社會將會是一個聯合體,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也只有存在于這樣的社會形態中,真正的精神自由與思想解放才會屬于全體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使他們成為真正的主人。毛澤東同志在《新民主主義論》中提到共產主義其實是新產生的社會制度,它貫穿了整個無產階級的思想體系,除了進步性以外,還具有不可替代的合理性和獨特性。毛澤東同志認為資本主義和中國以往的封建主義都不適合中國的長久繼續發展,只有共產主義才能解放勞苦大眾,使中國人民過上幸福富足的生活。
因此,中國共產黨把共產主義作為最高綱領領導廣大人民追求更加科學的美好社會。
共產主義最符合中國國情
十月革命一聲炮響,使中國的無產階級及其先進分子在中國向何處去的彷徨中看到了曙光,選擇了最符合勞苦大眾的社會發展道路。
毛澤東同志帶領著所以中國共產黨人,追求著具有強大蓬勃生命力的共產主義與社會主義 ,推動著時代的進步。他堅定地認為廣大人民是共產主義的力量源泉,全國各族人民都會積極擁護共產主義,因為人民大眾可以看到共產主義代表了他們的利益。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前夕,國民黨反共分子屢次提出各種消極言論煽動黨內同志、撼動黨內同志的思想,中國經歷著復雜的社會形勢,毛澤東同志堅持立場,并不斷警告勸誡所有黨內干部領導:當時中國的國情是完全符合堅持共產黨領導和共產主義的。
中國共產黨于1921年成立,早期先進的馬克思主義者在浙江嘉興南湖的紅船上完成了締造中國共產黨的偉大使命,靠的正是堅定的理想信念和百折不撓的革命精神。成立至今的90多年來,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推動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經之路是實現共產主義。所以帶著堅定的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對推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保持高度積極性,努力實現共產主義,順應人類社會的不斷發展。
四、結語
在現階段,中國共產黨人正在進行著一項前所未有的偉大實踐,那就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同時也是在走實現共產主義理想的必然之路,在這個過程中,理想信念永遠是支持我們精神世界和給予我們力量的來源。我們只有堅定了共產主義這樣一種符合社會發展的科學理想信念,才能正確應對與適應國內外形勢發展的要求,才能在社會主義的實踐中為自身的聰明才智與個性發展開辟一條廣闊的道路。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九十五周年大會上的講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2]毛澤東.毛澤東選集[M].人民出版社,1991.
[3]周新城. “兩個決不會”的解讀及對社會主義前途的思考[J]. 馬克思主義研究, 2005(1):22-28.
[4]馬克思恩格斯. 共產黨宣言[M]. 1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