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新建
摘要:到目前為止,笛子已經成為我國民間藝術在進行演奏的時候所應用最頻繁的樂器之一,也是我國的音樂藝術十分寶貴的樂器種類之一,具有著特別好的表現力,特別是在各類的戲曲中擁有著十分廣泛的使用,具有豐富的感染以及表現力。
關鍵詞:竹笛;戲曲;豫劇演奏
到現在為止竹笛早已經成為我國民間吹管樂器中的一種樂器,它所擁有的特點就是音色特別的甜脆明亮,而且也擁有十分豐富的演奏技巧,主要是使用在合奏和重奏以及獨奏等方面,除了這些各個地區的樂隊中也離不開竹笛,特別是在豫劇的樂隊中它也是其中不能缺失的主要奏樂器。
一、擺正竹笛在樂隊中的“伴奏”位置
伴奏并不是獨奏,獨奏如果想要吹好,其技巧會得多,若是你讀豫劇所擁有的風格特點不能夠有效的了解以及掌握,但憑著一身的硬功夫支撐,看著曲譜就往前沖,只會在意個人的表現,對整體的音響效果以及速度的快慢,所造成的結構就是只會破壞音樂本身自身的表達方式,尤其是竹笛所具有的音量也是特別的大,其穿透力特別的強,也就會更加注重和其他樂器之間的協調以及平衡。根據作者經過多年的研討經驗,具體總結出一下伴奏中所擁有的規律:
掌握好音準好樂感,
熟練的板式懂得特點。
精通鼓簧聽演員,
相互協調不冒尖。
二、竹笛在伴奏中的技巧運用
竹笛進行演奏的時候擁有十分豐富的演奏技巧,可是如果只是作為伴奏樂器,就不用吹得十分花哨,技巧也不會應用很多。在正常情況下來講,應該使用在弧線式的吹法中,主要以流暢自如的方式為主,不太適合使用到每一個音符所使用舌尖吐奏,倘若吐的多了就會影響到旋律的流暢性,也會對整個樂隊的協調平衡造成很大的影響。而在流暢自如的基礎上,演奏人員一定要按照劇情中的需要來使用各種有目的的技巧。就像是特別歡快的音樂一定要加上“指顫”;抒情的旋律中一定要使用上“氣顫”然后在加上滑音;跳躍情緒中所要使用上各種“吐奏”;流暢的樂句中在用上“連音”。這樣使用各種音樂中的技巧其具有的效果特別好。但是也不可以隨心亂使用,使用的多或者是使用不當反而就會破壞整體效果。竹笛的使用技巧,也可以說是為音樂錦上添花,花朵有綠葉襯,更能顯示花開得特別好。如果花朵成堆的時候,其效果就會降低。因此在竹笛進行伴奏豫劇的時候,主要就是以流暢自如作為基礎,在此之上使用的技巧,就可以錦上添花。
三、竹笛對色彩性樂段的處理
竹笛的作用除了伴奏以外,還會擔起很多樂段色彩的獨奏以及領奏等。就像是《朝陽溝》中所說的“上山一、“下山”, 《小二黑結婚》中的“清凌凌的水來藍盈盈的天”等唱段,都會使用竹笛的領奏以及獨奏。因此笛子演奏人員,除了要對音樂中的唱腔伴奏做好,還要對各種引子或者是色彩性的音樂分析以及處理進行有效的學習。樂隊中如若有這種演奏人員,他們如果不怕伴奏,就怕獨奏或者是領奏。例如像描寫山水景色的引子都會需要用竹笛單獨演奏的時候,原來所擁有的樂曲十分美且流暢,可是由于吹奏人員心理太過緊張,因而對于曲子沒有辦法達到想要的要求,最終的結果就會顯得特別干燥無味,如果想要吹好引子或者是其他具有色彩的樂段,就一定先要對樂曲進行處理以及分析。
也可以說是,樂曲想要表達的意思是什么,其意境又是什么樣的。在把這些主題內容整清楚之后,就可以依照樂曲來確定怎么吹奏,使用什么樣的技巧。比如《朝陽溝》中銀環“下山”中的唱段“人也留來地也留”,其主要所要表達的就是銀環思想動搖,決定離開山溝回城市的感情波動。銀環也會在緊鑼密鼓中的緊二八中邊唱邊著急走著,突然出現一個非常明亮的竹笛引子響起來,銀環就會表現出觸景生情,然后就會很自然地激發出對朝陽溝中一草一木的熱愛之情,也會讓銀環對于朝陽溝難舍難分的情緒。面對這樣的情景.竹笛應該怎樣才能吹奏出來?作者認為,首先我們要做的就是使用流利的高音引出來屬音“2”,然后再加上有慢變快的“指顫”,來表達出滿山遍野的美好風景,最后還要有個比較深情的樂句來金發出銀環對于朝陽溝的一草一木熱愛之情。經過以上的講述,我們知道了在演奏之前一定要掌握好意境中的各種要求,然后在進行對技巧有效的使用,在此基礎上在加上屬于自己富于深情的演奏方式,最后才可以把引子以及色彩樂段處理的更為有聲有色。
四、中國戲曲中竹笛的使用以及流派的演變發展
如今因為竹笛中所擁有的特殊音色而被大家所喜歡,它也成為我國藝術歷史中不可缺失的瑰寶。到目前位置在考古中所發現的物品中一直都有竹笛的身影,有效的引起所有人的重視程度,例如1986年到1987年在今天的河南舞陽縣的新石器遺址中就發現了“骨笛”距今已經擁有9000年的歷史了,骨笛的發現是到目前為止最早發現的笛子之一,由此可見笛子所擁有的歷史有多久遠,它所擁有的魅力也是特別的多。在此之后很多考古中都會看到笛子的身影。可見竹笛在古典音中所擁有的魅力,特別是它所擁有的一脈相承的特點,并且一直在不斷地進行發展。
在現在經過很多藝術者們不斷的努力下,對竹笛的藝術在進行不斷的發展,從而形成一種非常具有特色的門派,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南派或者是北派。而南派的代表就是趙松庭和陸春齡,北派的代表人物就是馮子存和劉管樂等,在竹笛的演奏中所擁有的特色引領風騷。如今北派特色所在地主要在北方等地區,這時候的曲調就會十分豪邁,獨具特色。它所擁有的特點就是讓曲調特別的急促和豪放以及緊迫等。而在南派中則會擁有南方的柔美的地域特色,相對于北派來看,南派的就是特別柔和,曲調也是特別的柔美,更加擁有屬于江南水鄉的特點。
五、在中國戲曲伴奏中竹笛的重要作用
竹笛在進行伴奏的時候也可以配合人物的表演來進
行,然后把人物內心世界有效的呈現出來,表達了藝術形象中的主要思想情感。用以烘托劇情,把控住節奏變化等,然后在跟隨劇情的發展而發生變化,以《清風亭》為例,在這里有一個盼子的章節。在這地方,作曲者會使用4\4的節拍。其速度是特別的慢,低音區的旋律中所擁有的比重特別的大,竹笛在慢速并且低沉的旋律,表達出了兩位老人心里的焦急。在知道兒子離家出走的消息之后,兩位老人焦急不安的出門去尋子的一個場景。在把漂亮的媳婦洞房這一劇情當成例子,男女主角是為了救人而結婚的,在洞房之夜兩人各有心思,長夜漫漫不知道怎樣才能熬過去。于是兩人各自懷著特別矛盾的心里來相互傾訴,這時候就會迎來雨過天晴。在這種時候就要有效的配合劇情的發展,使用竹笛進行有效演奏,一聲非常清亮的竹笛繩,然后在梆笛進行伴奏,并把男女主人公的矛盾心理驅散,笛子的聲音十分優雅動聽,使用笛子進行伴奏可以突出柔中帶剛,剛中有柔等特點。
六、竹笛的特點
如今我們所使用的竹笛都具有十分特殊的音樂表達力,它不僅僅可以吹奏出遼闊深遠的山歌以及特別細膩的愉快絲竹樂曲,也可以對比較高亢活潑的梆子戲以及典雅灑脫的昆曲等戲劇進行伴奏。在我國藝術代表團出國演出的時候,國外的音樂評論者們給出的評價就是; “一個非常小的竹笛就可以用樂隊來進行伴奏,發出于魔術一般的音樂,有時候會發出輕快的聲音,有時候突然出現莊嚴的聲音,還有一些時候忽然爆發出強烈的聲音;時而優雅時而流暢等”;從而構成了聲音的畫面,就像是一陣古老詩意的風進入劇場的大廳,有效地控制住所有觀眾的心靈。所以,竹笛也被外國人稱之為魔笛或者是神笛。
七、結論
如今在我國笛子在吹管樂中擁有很多的特色,而且它的所演奏出的音色特別的明亮以及清脆,所擁有的演奏風格也非常的特別,在我國很多地方戲曲音樂中笛子起到一個不可缺失的伴奏樂器,特別是在豫劇演奏中,笛子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目前豫劇在我國的很多主要戲曲劇總擁有很多特色,還有大部分的曲牌音樂也成為笛子能夠更好的進行演奏而專門設計的。使用笛子演奏的曲牌音樂中,其中絕大部分的是用在配合舞臺角色的身段表演、把舞臺氣氛有效的進行渲染、所表現出戲劇中的情節以及描寫人物的主要情感,在很多時候,笛子在演奏的時候是非常需要和其他樂器在聲腔中完成的。
參考文獻:
[1]淺析竹笛演奏[J].王越,戲劇之家.2018 (20)
[2]淺析竹笛在戲曲伴奏中的重要性[J].王越,戲劇之家. 2018 (21)
[3]孔建華笛子藝術中的創新與改革研究[D].徐鵬,武漢音樂學院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