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開灤鐵拓重型機械制造有限責任公司,河北 唐山 063103)
ZZC7000/20/40 型充填液壓支架,是一種新型的煤礦井下機械化采煤工作面支護設備,用于維護采煤工作面頂板和填充采空區。同時,能為輸送機和工作人員提供安全的工作空間,并能推動工作面輸送機向煤壁方向移動,同時還可以以輸送機為支點,實現支架的自移,從而實現綜合機械化采煤,解決了機械化采煤工作中頂板管理落后于采煤工作面的矛盾,又進一步改善和提高了采煤與運輸等設備的效能[1]。
實現充填開采綜合機械化,可以增加煤炭產量,提高工效,降低成本,減輕礦工的笨重體力勞動,并能提高生產的安全性。充填開采對采空區進行填充,能解決煤礦“三下”(建筑物、鐵路下、水體下)壓煤狀況,減少對環境的破壞和資源的浪費,有利于維護人類生存的生態環境,是煤礦工業實現現代化及可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2]。
該支架是支撐式充填液壓支架,主要是由前梁、頂梁和后頂梁等組成的。
該支架采用鉸接前梁帶伸縮梁及護幫板結構,設置全長側護板,前梁在前梁千斤頂的作用下,可以上下擺動,能更好地適應不平整頂板條件,頂梁和后頂梁采用雙側活動側護板,提高頂板覆蓋率,改善支護效果,減少架間漏矸石。
為了實現填充的功能,在前頂梁尾端增設了后頂梁,后頂梁下部設置有滑道,采用帶滑槽的高強度箱體焊接結構,后頂梁可以支撐工作面后部空間的頂板,能使充填輸送機在后刮板伸縮千斤頂的作用下在支架后頂梁滑動。充填輸送機運輸充填物落到需要充填的相應采空區,從而實現充填功能。
為了搗實采空區的填充物,夯實結構鉸接在底座上,在擺梁千斤頂的作用下調節夯實結構仰角。夯實結構在壓實千斤頂的作用下夯實填充在采空區的填充物。夯實機構采用兩級伸縮結構,增加夯實結構的伸縮比,減小支架整體尺寸,夯實鏟板仿照鏟斗機機構設計,夯實機構可拆卸。
支架采用正四連桿機構設計,上連桿采用“Y”形結構,前、后連桿均為單連桿結構,與底座鉸接,增大了連桿的抗彎、抗扭能力,提高了支架的穩定性,在“Y”形上連桿中間留有觀察口,以便于觀察后部的充填程度。
支架推桿采用整體式長推桿結構,推移千斤頂采用普通倒裝形式。推桿一端通過連接頭與前部運輸機相連,另一端通過推移千斤頂與底座相連,以此完成推動前部運輸機和拉架的作用。
底座為高強度箱體焊接結構,有利于浮煤、矸石的排出,支架底座直接作用于工作面底板上,在底座上立柱的鉸接點設有柱窩,底座與前后連桿的鉸接形式均為單軸孔鉸接,底座尾端設有鉸接點,用來鉸接擺梁,開檔處設有推移框架,推移框架在推移千斤頂作用下起推溜移架的作用。
ZZC7000/20/40 型充填液壓支架適用于走向長臂后退式開采,采用充填技術對采空區進行填充,該支架適用于開灤集團唐山礦業分公司煤礦。
唐山礦業分公司Y484 工作面地質條件如下。煤層厚度2.9 m~4.41 m,平均厚度3.74 m,煤層傾角7~10°,工作面長度121 m。巖性為炭質泥巖。主要配套設備有MG200/500-QWD 采煤機、SGZ730/400 刮板運輸機。該采面用先采煤后充填的充填法維護采空區頂板,以減少地面沉降等采動影響,保護地面環境的安全。
唐山礦業分公司原有的ZZC7000/20/40 充填支架,在生產過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不能滿足井下充填的需求。
唐山礦業分公司Y484 工作面頂板較為破碎,支架后頂梁相對較長,當頂板來壓時,受頂板壓力較大。
原夯實結構的設計是雙伸縮千斤頂帶二級伸縮筒的方式,伸縮筒為敞開式設計,伸縮筒未設置漏煤(矸石)口。該采面頂板破碎嚴重,在支架填充過程中,尾部落煤和運輸機矸石掉落,進入原夯實結構中無法清理,造成夯實結構的損壞,填充效果不佳。
原夯實結構通過擺梁千斤頂控制夯實結構的上下擺動,擺梁千斤頂一端連接夯實結構,一端連接底座。三者構成一種費力杠桿,調節能力較差。
原有夯實結構鏟板固定方式為銷軸固定,井下使用過程中損壞嚴重。
該文根據實際工作情況,對該支架的改造作重新設計,具體如下。
按照最大程度地利用舊支架的原則,后頂梁在原支架后頂梁上直接進行改造設計。筆者將后頂梁改短并重新校核強度,改變原有千斤頂的安裝位置,在保證使用性能的基礎上,減少頂板來壓后支架所受的壓力[3]。具體如下:
后頂梁縮短165 mm,后刮板千斤頂安裝耳座位置左移65 mm。后刮板行程由700 mm 變為600 mm。在后頂梁千斤頂達到工作阻力1 602 kN 時,后頂梁尖端力為460 kN。縮短后,后頂梁的尖端力增大到487 kN,如圖1 所示。

圖1 支架改造分析過程
后頂梁托梁滑移軌道安裝口前方筋板增加75 mm×60 mm的豁口,用來安裝滑移梁。尾部選用與母材一致的板材焊接。同時,耳座下端與后頂梁頂板焊接,耳座位置與原支架動作互不干擾。
根據實際情況,重新設計支架夯實結構,新夯實結構采用單筒單伸結構。單筒單伸結構較雙筒雙伸結構導向性好,簡單可靠,便于拆裝和維修。如圖2 所示。

圖2 重新設計的支架夯實結構
原支架的調高方式為底座、擺梁千斤頂與夯實結構連接,這種連接方式是一種費力杠桿,調高能力較差。新的夯實結構的調高方式改為斜拉伸方式,夯實調高千斤頂一端連接后頂梁耳座一端連接新夯實結構的外筒。這種調高方式調節范圍較大,安全可靠[4]。
原有夯實結構鏟板固定方式為銷軸固定,在井下使用過程中損壞嚴重,新夯實內筒鏟板采用與主筋焊接固定的方式,這種方式較原支架銷軸連接方式使用性能更加可靠。
夯實外筒底面和兩側加裝導軌,增強導向性,減少內夯實筒和外夯實筒的摩擦,夯實外筒底板開整體長形孔,頂板開安裝孔,可以減少矸石的堆積。同時,夯實外筒前端處加Q460δ60 加強唇板,防止由于夯實內筒向下壓造成外筒前端焊縫開裂。
而夯實伸縮千斤頂與夯實外筒采用“U”形座連接。夯實千斤頂安裝筒底部不封口,并在底板處開設兩處窗口,如果有矸石被內夯實筒帶進去,矸石可以從底部掉落。
由于夯實結構的重新設計,原有的夯實結構固定方式發生改變,受夯推結構焊接的需求,需要在底座上內側主筋位置上加貼板。銷軸的固定方式由方擋銷固定改為擋銷板固定。
液壓支架是現代化煤礦綜采工作中的重要機械組成部分,起到了支撐煤層頂板、推移刮板運輸機等作用。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煤礦企業不斷地壯大,對這方面的需求越來越大。但是在實際生產應用中,如何進一步做好成本和效益的雙重考慮,就顯得十分重要了。經過多次實踐總結,該次改造設計盡可能多地保留了原有ZZC7000/20/40型充填支架的部件,提高了舊件的使用率,進而減少成本。改造后該充填支架原有使用性能不受到影響,充填能力進一步提升。該支架的完成得到了礦方的認可,提升了井下充填開采的效率。對于開發利用煤炭資源,提高資源采出率,延長礦井開采年限和實現高效開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