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鄭州大學管理工程學院,河南 鄭州 450001;2 中國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河南 鄭州 450004)
科學、合理的成本分析和控制方法能夠為企業優化資源配置與結構,完善各階層工作,為企業獲得更高的效益。而在建筑裝飾企業當中,成本和費用來自于方方面面,例如人力成本、設備與材料成本以及管理成本和納稅等。該文基于成本分析和控制視角進行研究,重點對成本進行層次性的分析,從實際成本管理中尋找問題和不足,并從相對角度提出優化建議和措施,來輔助建筑裝飾企業有效地控制成本。
目前,建筑裝飾企業在激烈的行業競爭背景下,需要對成本費用結構進行全面調整與優化,其中從主次作用上可以分為直接成本、現場成本管理、其他成本等。直接成本費用項目中,結合工程內容又可劃分為材料、人工和機械等3 個成本類型。其中人工成本涉及裝飾企業中工作的各階層工人(例如操作人員、技術人員、管理人員以及業務人員等)的職工薪酬、福利和各種保險、安全保障等費用,人工成本費用占直接成本的22%左右。材料成本包括建筑裝飾工程中所使用到的各種材料產生的費用,例如裝飾材料、建材、鋼材和木材、電料等,在材料標準設定、采購、配置、存儲和使用等環節都會產生費用,該部分占直接成本的50%~68%。設備成本總占比為12%左右。現場管理成本包括臨時設施費用、各分支管理費用等。其他成本一般指納稅費用和工程突發性風險所造成的成本費用,其中納稅成本涉及營業稅、城市建設維護稅以及附加稅等[1]。
建筑裝飾企業施工中,施工技術的選擇和運用不僅會影響實際施工效果,同時也會影響成本費用的控制,例如墻體抹灰技術、樓地面施工技術、門窗施工技術、外墻面磚和涂料施工技術等方面,如果進行成本控制,會直接影響工程整體效益。再如,現階段建筑裝飾企業,在施工材料的選擇方面缺乏成本費用的有效管控,例如玻璃材質、門窗材質、涂料材質等,與施工材料相匹配的施工技術水平較低,無法更好的把控施工技術成本,造成企業效益不穩定。
當前,部分建筑裝飾企業仍然使用傳統的方法進行成本控制,成本管理方法缺乏創新性和科學性,建筑裝飾企業當前所運用的例如人工成本的控制方法普遍統一,不同的工程項目、不同的操作流程或者不同的工作環境等,操作人員成本計算和控制方法都相同,控制方法不具備科學性和差異性,存在單一性和滯后性等特征,這樣導致員工積極性降低,同時也沒有達到相應的目的。已經不能滿足當前建筑裝飾企業低成本、高收益以及綜合結構優化調整等需求。這就使企業處于資源無法得到優化,成本費用居高不下,控制效果也達不到實際要求的境地
一般情況下,建筑裝飾企業的成本控制需要從直接工程成本、其他直接成本、現場管理成本等幾個方面入手,其所設定的計算程序如下。
定額直接成本+現場管理成本+其他直接成本=直接工程成本
而部分建筑裝飾企業對上述計算模式中的成本控制缺乏創新,死板的將公式套用于成本控制環節,導致實際效率不高。
當前建筑裝飾企業的成本控制系統建設缺乏完善性,導致成本控制工作無規律和制度可循。其中主要表現在3 個方面。1)建筑裝飾企業成本控制方向和目標不明確,缺乏對行業市場發展趨勢的全面考察,同時對企業自身內外部發展形態缺乏精準定位,企業原本理念的匱乏會逐漸衍射到相關規程設定流程中,這樣就造成了企業施工前、中、后期成本較高的問題,影響企業收益。2)建筑裝飾企業在實際施工建設與運營發展中,所形成的成本管控存在方向誤差,中心有所偏離,例如只是對直接成本進行管控,忽略其他管控方法。3)建筑裝飾企業沒有結合自身結構,設定與行業相符的成本管理體系,對成本控制的各個層面缺乏嚴謹的監管,沒有設定成本控制效果的反饋與考核,從成本管理前、中、后3 個階段缺乏相應的制度支撐,最終導致企業運營效率不高,成本費用控制不到位。
現階段建筑裝飾企業在施工中,為了更好地節約資源、控制成本,就要從技術入手,不斷進行創新與改革,轉變原有思想,通過便捷的技術以及高端的施工工藝,來降低成本、提高工程效益。例如,在室內抹灰施工過程中,應當對不同基層鋪釘金屬網,要求其自搭縫處起每邊要控制在100 mm 以上,抹面層灰技術,要浸濕底層灰,同時預留管線洞口和電線盒以及水暖設備等。地面磚施工技術中,要注重水泥砂漿的配比,一般要求在1 ∶2 或1 ∶3 標準,水灰比則控制在0.4~0.5,厚度要高于水平線3 mm~4 mm,為了避免出現較大的邊角料,造成材料浪費情況,就要在水泥砂漿鋪好后,用大杠刮平,進而將邊角料控制在1/4 的范圍內,地縫則控制在2 mm~3 mm,以此有效控制成本。此外,在門窗施工過程中,為了避免資源浪費或返工,就要優化施工技術和操作流程,以此來有效控制成本,對此,在流程上可以從補貼保護膜開始,到裝固定片再找中心、調定位、裝拼樘料和窗臺板、縫隙抹灰,最后到打發泡劑、清理和組裝玻璃、五金等,確保各流程按標準操作,使每一個環節遵循技術規范,以此降低返工情況的出現概率,避免造成浪費材料。此外,在外墻施工中,也要保障技術規范,對涂料配比進行調整,使涂料盡量粘稠,進而保證一次性完工,避免涂料因出現刷紋和墜流而導致反復施工造成的資源浪費和工期延長問題。
科學、創新的成本控制方法,能夠對建筑裝飾企業成本控制效率起到助推作用,而在現代信息技術與科技高速發展背景下,只有不斷創新與優化控制方法,才能夠發揮成本控制價值、達到企業低成本、高盈利的發展目標。對此,首先可以結合工程施工的實際情況,對不同職能部門人工成本進行分層次的控制,例如不同工程項目、不同裝飾任務以及不同環境下操作人員的成本,結合工程實際情況,以及行業相應標準,進行定額設置,并制定成本預算表,見表1。

表1 成本預算表
此外,要采用不同的控制方法對施工成本進行控制,例如最大限度地優化設備和材料的使用效率與合理配置,依據行業標準設定可行的控制措施,降低該環節中的成本支出。而對于裝飾施工環節中材料質量與成本的矛盾,也可以通過“標準最小值”來實現,換言之裝飾材料的使用需要在標準范圍之內,具體需要根據實際工程情況以及所使用的區域來決定,當然需要在降低成本的同時確保整體裝飾產品的質量[2]。成本管控方法計算公式如下:W=C+V+M
式中:W—工程造價。C—物化勞動價值。V—活勞動價值。M—剩余勞動價值,見表2。

表2 C、V、M 內容表
此外,“互聯網+”背景下,裝飾企業也可以運用網路資源與信息技術,進行更多元的成本控制方法,將成本數據信息根據工程實際情況,設定一個值域范圍供管理部門參考,同時設定專項管理平臺,對不同部門的數據進行綜合管理,查漏補缺,一方面促進各部門的關聯性,另一方面能夠更全面的實現資源共享和互補,最大程度地降低成本。
在建筑裝飾企業運營的各個環節中,都要設定相應的制度和標準,根據不同施工階段的不同成本類型,給予相應的規范和要求限定,以確保各施工階段的成本能夠得到有效控制,實現企業利益的最大化。1)在建筑裝飾企業施工前期的物資采購階段,在材料和設備采購上要符合相應的制度和標準,確保材料和設備質量達到施工標準的同時,依據成本控制制度進行“貨比三家”,嚴格控制材料的價格。2)在建筑裝飾企業施工階段,對材料和設備的使用成本、人工成本和突發事件的管理成本等要制定相應的制度,并且各個崗位管理人員都要遵循相應的成本控制體系和制度,明確企業各個建設流程中的部門職責,規范費用管理方式和資金動向,進而優化整體管理結構,提高企業建筑裝飾的施工效益。同時設定控制效果考核體系,依據考核標準與要求對考核結果進行綜合性評價,并建立相應的獎懲制度,為企業的綜合性發展以及成本監管提供動力。
總而言之,建筑裝飾企業在施工運營當中的成本費用類型眾多,不同的成本費用管控方式也需要有所差異,需要對不同類型的費用進行精細劃分,使用不同的管控方式來降低成本,提高企業利潤。在該背景下,筆者主要結合當前建筑裝飾企業在發展中產生的不同費用進行分類分析,對其中存在的弊端與缺陷進行全面研究,從不同角度下闡述建筑裝飾企業在施工運營當中存在的不足之處,并從多元化角度,提出成本控制的優化建議,希望可以為建筑裝飾企業內部資源優化、成本有效控制提供可行性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