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來
湖北是一個多民族省份,既有自治州又有自治縣,還有12 個少數民族鄉鎮。近年來,湖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民族工作,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關于民族工作、精準脫貧和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決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研究制定出臺了一系列促進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發展的政策措施,持續加大民族鄉鎮扶持力度。2018年11月,湖北省出臺了《關于進一步支持民族鄉村加快發展的意見》,采取“省直單位對口幫扶、較發達縣市區對口支援、地方政府主體責任、民族鄉鎮艱苦奮斗”的“四輪驅動”模式,大力支持民族鄉鎮加快發展,形成了促進民族鄉鎮發展新的合力,對口支援和推動民族鄉鎮發展呈現良好局面。

恩施市芭蕉侗族鄉集鎮侗族文化廣場全景
由一個省民宗委委員單位對口幫扶一個民族鄉鎮,每年為受援的民族鄉鎮辦成1 至2 件實事的“1+1”對口幫扶工程,是湖北扶持民族鄉鎮發展的一項重大政策舉措,自2007年以來持續開展,得到社會各屆廣泛贊譽。2018年以來,省直部門在項目和資金安排上傾情幫扶,“1+1”工程取得了新進展。2018年為民族鄉鎮落實幫扶項目79 個,幫扶資金8400多萬元;2019年計劃幫扶項目64 個,幫扶資金1.3億元,截至10月30日,已到位資金1.075 億元,幫扶力度明顯加大。其中,省發改委、省財政廳、省衛健委、省住建廳、省民政廳、省林業廳、省交通運輸廳、省文化和旅游廳8個省直部門幫扶資金到位率達100%。各省直單位支持民族鄉鎮農田水利、交通運輸和農村公共基礎設施建設,顯著改善了民族鄉鎮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強化了民族鄉鎮產業優勢,促進了民族鄉鎮教育、衛生、民政等社會各項事業發展。不僅如此,省直單位提前謀劃,已為民族鄉鎮2020年安排項目58個,計劃投入資金9865萬元。

鶴峰縣鐵爐白族鄉
湖北建立較發達縣市區對口支援民族鄉鎮工作機制,由全省經濟發展綜合排名前12 位的縣市區對口援助12 個民族鄉鎮。各對口支援地方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迅速對接工作,主要負責同志親自抓,把對口幫扶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均成立了對口幫扶工作領導小組,明確牽頭部門,做好援助工作。2019年,12 個對口支援縣市全部派人到幫扶鄉鎮現場考察,對接幫扶事項,全部按照每年不低于上年度地方財政收入的1‰安排援助資金,納入財政預算達3676 萬元。截至2019年10月,已落實到位資金2465 萬元,武漢市江夏區落實幫扶資金最多,達到730 萬元,到位率91%。武漢市黃陂區、襄陽市襄州區、棗陽市、潛江市幫扶資金已全部落實到位。
各民族鄉鎮所在市州與縣市黨委政府主動扛起加快民族鄉村發展的責任,成立領導小組,建立支援機制,增加財政投入,傾斜項目資金,支持民族鄉村的優惠政策措施前所未有,支持民族鄉村發展的資金項目前所未有。
宜昌市、荊州市、荊門市、咸寧市黨委政府均出臺了一系列支持民族鄉鎮發展的優惠政策措施。荊州、荊門參照省里做法對民族鄉開展對口支援與幫扶,在領導力量、資金安排、項目及人才等方面給予傾斜。恩施州、荊州市等市州設立了散居少數民族發展資金,納入年度財政預算,用于支持民族鄉鎮加快發展。民族鄉鎮所在縣市主動擔責,定期聽取匯報,及時解決問題。仙桃市直接將散居少數民族發展專項資金由50 萬元提高到300 萬元。松滋市委出臺《關于支持卸甲坪土家族鄉加快特色發展決勝全面小康的實施意見》,每年整合項目資金不低于1500萬元;鄖西縣每年在湖北口回族鄉召開一次專題會議,傾斜項目資金1000 萬元以上。
全省民族鄉鎮奮力搶抓機遇,充分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精神,真正把來自黨委政府及各方面的支持幫助轉化為自我發展的信心、動力和能力,不等不靠、自我加壓、向內挖潛,自強不息、奮發作為。各民族鄉鎮發展思路進一步清晰、發展速度進一步加快,發展后勁進一步增強。
一是經濟實力顯著增強。2018年全省12 個民族鄉鎮國內生產總值(GDP)達到115 億元,比2017年98.4 億元增長16.6 億元,增速16.8%,大幅超過全國全省平均水平。二是基礎設施迅速改善。12 個民族鄉鎮中有9 個鄉鎮實現高速貫通,186 個行政村全部實現通公路、通自來水、通電、通電話、通郵,有效解決了各族群眾的“行路難、出行難”問題。三是公共服務全面提升。12 個民族鄉鎮教育、文化、醫療衛生設施得到全面修繕,辦學、文化休閑和醫療條件得到明顯改善,基本實現鄉鄉有文化站和衛生院,村村有文化活動室和衛生室。群眾“上學難、看病難”等問題基本解決。四是人民生活水平持續提高。預計2019年全省12 個民族鄉鎮中有11 個鄉鎮的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1 萬元以上,有6 個鄉鎮超過全省和全國平均水平。五是鄉風文明氛圍日益濃厚。12 個民族鄉鎮都對本民族文化加大了挖掘和保護力度,開發了一系列內涵豐富、品位高雅的文化休閑產品;積極開展文明創建和評議活動,通過評選、表彰“文明戶”“最美人物”等先進典型,宣傳真善美,弘揚文明新風,促使民族鄉村精神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湖北把民族鄉村建成經濟發展、社會和諧、文化繁榮、民族團結、生態優美、風情濃郁的美麗鄉村美好前景正在展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