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長陽自治縣民宗局
2020年1月,國家民委印發《關于做好第三批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命名相關工作的通知》,湖北省宜昌市長陽土家族自治縣龍舟坪鎮鄭家榜村位居湖北省首位,成功獲得“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命名。
坐落在湖北長陽土家族自治縣龍舟坪鎮最西邊的鄭家榜村,背靠大山,最高海拔1470 米,村里青山綠水、溝壑縱橫、山峰陡峭而險峻,自然風光秀麗、獨特。
鄭家榜村與其他的“最美鄉村”美得不一樣。早在2013年,它被評選為湖北宜昌首屆“最美鄉村”中唯一的土家鄉村,美得質樸、純粹。相傳村名是因為有眾多鄭姓土家族人在此繁衍生息而得。
鄭家榜村的民居充滿了土家民族藝術風味。一幢幢“青瓦置頂、白墻扶面、飛檐翹角、紅柱撐廊、木欄陽臺、紅木格窗、黃色掛落、金瓜吊漆”的土家小樓依山傍水而建,在桃粉李白和金燦燦的油菜花映襯下格外美麗,就連村委會的建筑風格也不例外。
村委會前有個健身廣場,從廣場向外延伸,路的兩旁一排排路燈宛如一個個低眉淺笑的土家姑娘展示她特有的“曲線美”。
全村地勢西高東低,共有700 余戶人家,耕地249 公頃,林地3664 公頃,森林覆蓋率89%。其間掩映著旖旎的方山石林構筑了最美的山間畫卷。近幾年來,該村黨支部、村委會始終堅持“生態立村,旅游興村,產業富村,文化活村,隊伍強村”的工作思路和理念,全村認真開展“清潔鄉村、美化家園”活動,村民對生態環境保護意識日益增強。2012年獲得“全省首批宜居村莊”“省級生態村”稱號。
如果在陽春三月時來到鄭家榜村,漫步行走在河堤上,放眼望去是一片片金色的油菜花,還有不少游人穿梭其中,流連忘返,紛紛拍照留戀。
鄭家榜村的村文化聚集了土家族所有的特質。厚重而悠遠的巴楚文化豐富了土家村莊的底蘊。土家人不僅勤勞勇敢、熱情好客、能歌善舞,還酷愛傳統說唱吹打樂。該村抓住這一特色,對本村地方文化資源進行整理、包裝、優化,將歷史文化、民俗文化與旅游結合,推出了具有土家特色文化節目,彰顯獨特的土家文化魅力。
鄭家榜村不僅注重傳統文化,也很注重村民子女的現代文化教育。從2013年開始他們制定了《鄭家榜村助學育才實施方案》,當年就獎勵上一本大學7 人各5000 元,并立有具細的獎項來激勵勤奮好學的學生。這一正向舉措在當地得到了村民的贊許。
從前,鄭家榜村的一方美景并沒有給這里的人們帶來美好生活。2015年,由長陽中武當文化旅游有限責任公司投資近億元開發的方山石林景區開門迎客,堪稱鄂西景區一絕的長達6300 米長的“絕壁棧道”吸引了不少游客到來。鄭家榜村的自然資源開始慢慢轉變成為富民資產,滋潤著村民們的生活。
來到方山石林,一路鳥語花香,峽谷中間溪水清澈見底,兩邊石柱高聳如林,且高低錯落,逶迤連綿,此起彼伏,形態各異。石林南與中武當天柱山、森林度假村相連;東接方山小秦寨;西與本村天齊橋河容洞、黃沿生態風光緊靠,是徒步愛好者的首選之地。
每年春、夏、秋季,全國各地的徒步愛好者紛至沓來,沉醉于這原始的生態美,而挑戰險峻成了他們鐘愛的項目。
2014年,長陽中武當文化旅游有限責任公司計劃投資1.6 億元,分兩期打造以方山石林步游道為核心景區、以天柱山為精品的50 平方公里的4A 級文化旅游風景區。一期重點建設旅游接待中心和方山石林步游道,到2015年10月1日建成開業;二期主要建設方山石林至天柱山纜車、土家文化大劇院及配套設施。該項目建成后,更進一步拓展5A 級清江畫廊旅游景區骨架,推進本地旅游服務業,帶動鄭家榜村民致富。
正是依托“方山石林”旅游資源優勢,鄭家榜村大力發展農家樂,推出了“吃農家飯、住農家屋、干農家活、購農家物”的特色旅游產品。
每家農家樂都是規格統一的招牌、統一定價,既公平,又實惠。其中有多家被全省評定的星級農家樂。在星級農家樂吃臘肉、臘豬蹄、鲊廣椒、豆腐乳、炕洋芋、金包銀飯、懶豆花……過年吃豬頭肉,來客宴請擺“盤子席”。成了“游園”最火爆的場景,深受游客青睞。
鄭家榜村地勢復雜,海拔落差大,從240 米的谷底到1400 多米的高山,氣候和土質都不盡相同。因地制宜,該村堅持扶持農民實行生物有機肥和農家肥,積極推廣滅蚊燈的使用,發展林下散養山雞和利用泉水養殖大鯢、中華鱘,形成了無公害特色產業成為鄭家榜致富的新路子。
常言說得好,“要想富,先修路”。
2009年,鄭家榜村啟動道路硬化、坡改梯打開了改造新農村的突破口。
鄭家榜村原是龍舟坪鎮典型的后進村。2008年以前,還是十里八鄉出了名的貧困村,無論是基礎設施還是村民生活,都不像現在這樣美好。
據村民回憶:“我們那時村里窮得‘扒簾子’(土家方言,指無顏面世),村里連一只三相電表就買不起……”2014年,由湖北省機關工委將投資620 萬,由湖北長陽供電公司負責鄭家榜村“對口幫扶駐點村臺區全覆蓋改造”。主要是新增配變2 臺,共計150 千伏安,增容配變6 臺,共計500 千伏安,供電用戶654 戶。新建及改造10 千伏線路2.13 公里,新增及更換配變8臺,容量為650 千伏安,新建及改造低壓線路44.41 公里。

鄭家榜村
近年來,長陽自治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民族特色村寨建設,立足獨具特色的土家民族文化和生態旅游資源,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水平管理,先后打造出莊溪村、鄭家榜村等一批國家級民族特色村寨。縣民宗局會同龍舟坪、都鎮灣等相關鄉鎮和縣發改、縣財政、縣文旅、縣住建等有關部門,認真貫徹落實國家民委關于加強和規范新時期少數民族特色村鎮保護與發展工作的指導意見,按照《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鎮保護與發展評估體系標準》要求,精心指導莊溪村、鄭家榜村等村寨積極推進保護與發展。
此次鄭家榜村是在長陽自治縣民宗局、宜昌市民宗委、湖北省民宗委逐級嚴格標準推薦的基礎上,經過初審、專家評審、復核、公示并經國家民委委務會議批準,決定命名的第三批“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595 個村寨之一,其綜合得分位居湖北省第一位。
據悉,近年來鄭家榜村以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為牽引,以特色寨建設為抓手,實施景村共建、景村共榮,村域面貌發生了天翻地覆地變化,由一個昔日深度貧困村一躍成為遠近聞名的小康村,先后被評為全國鄉村旅游模范村、湖北省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示范單位。
在省、市民宗委的大力支持下,鄭家榜村籌資690 多萬元,加大以民居改造為重點的民族特色村寨建設力度,對清江方山風景區路段沿線136 個農戶進行民居改造,基本達到了青瓦屋面、白色面墻、飛檐翅角、紫柱門亭、木欄陽臺、紫木格窗、紅色掛落、金爪吊漆的效果,形成一道亮麗的風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