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悅青
[摘 要]以義烏中小跨境電商企業為例,通過分析影響中小跨境電商企業供應鏈績效的影響因素,選取市場、客戶、財務、運營過程和成長能力5個一級指標以及17個二級指標,建立了評價指標體系。并通過層次分析法,確定各項指標的權重,最終構建了適合中小跨境電商企業的績效評價模型,并進行應用評價。
[關鍵詞]跨境電商;供應鏈;績效評價
[中圖分類號] F27?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文章編號] 2095-3283(2020)03-0089-03
Research on the Supply Chain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ystem of
Small and Medium Cross-Border E-Commerce Enterprises in Yiwu
Ye Yueqing
(Yiwu Industrial & Commercial College, Yiwu Zhejiang 322000)
Abstract: Taking small and medium-sized cross-border e-commerce enterprises in Yiwu as an example, a supply chain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ystem is constructed to enhanc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enterprises. By analyzing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supply chain performance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cross-border e-commerce enterprises,? summarized into five first-level indicators of market, customer, finance, operating processes and growth capabilities, and 17 second-level indicators, then establishe an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Alao, determine weights of various indicators through AHP and finally build a performance evaluation model suitable for small and medium-sized cross-border e-commerce enterprises.
Key Words: Cross-border E-commerce; Supply Chain; Performance Evaluation
一、引言
跨境電商作為連接全球供給與需求的重要載體,助推了世界貿易方式的更新換代。作為“世界小商品之都”,義烏跨境電商飛速發展,涌現出數量眾多的中小跨境電商企業。
2018年7月,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在北京等22個城市設立一批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推動跨境電商在更前沿、更有創新力的地區發展。義烏作為唯一的縣級市位列其中,并在實施方案中明確提出,培育核心供應鏈平臺企業,立足義烏市場行業及貨源集聚優勢,培育具有行業整合能力的核心企業,打造一批集設計、制造、采購、倉儲、配送為一體的綜合性供應鏈平臺,為跨境電商企業及創業群體提供一站式網絡供應服務。同時,鼓勵跨境電商企業整合上下游資源,通過商品流、信息流、資金流、技術流的匯集,培育跨境電商核心供應鏈。對義烏中小跨境電商企業而言,優化現有供應鏈,量化供應鏈績效評價,是提高企業競爭力,促進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有效途徑。
二、跨境電商供應鏈績效的內涵
1961年,供應鏈設計之父Jay Forrester提出了“供應鏈”一詞,認為其是將采購的原材料通過生產加工和銷售最終傳到用戶手中的過程。隨后,專家學者對供應鏈進行了大量的研究,英國供應鏈管理專家Martin Christopher認為“21世紀企業之間的競爭,將會轉化為供應鏈之間的競爭”。隨著跨境電商的發展,從事該業務的企業數量驟增,供應鏈也引起越來越多企業的認可和重視。跨境電商由于涉及不同邊境交易主體,又離不開網絡支持,供應鏈問題就顯得更加重要且復雜。一般認為,跨境電商供應鏈主要包括網上交易、跨境支付、跨境物流支付等。本文認為跨境電商供應鏈是指跨境電商利用供應鏈開展一系列的活動,包括交易、支付、物流及客戶服務等活動,進而將上游供應商和下游客戶以及物流服務商、海關等相關的第三方連接形成一個完整的整體。跨境電商供應鏈績效是指將鏈條上的所有參與者作為一個整體,通過技術支撐、協調溝通、信息共享等方式對供應商、物流商、客戶等進行資源整合,以實現資源利用的最大化。因此,如果對跨境電商供應鏈績效進行評價,需選擇一系列的關鍵因素,構建指標體系,對供應鏈的運行情況和效果進行評價,以便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這對中小跨境電商企業的決策和發展,具有重要的參考意義。
三、指標體系和績效評價模型構建
(一)指標體系構建
參考基于平衡計分卡(BSC)和基于供應鏈運作參考模型(SCOR)的供應鏈績效評價體系進行研究。BSC理論從財務、客戶、內部運營、學習與成長四個維度對企業的績效進行評價和管理;SCOR則是從流程入手,將供應鏈劃分為計劃、采購、生產、配送和退貨五大流程,確定對應各流程績效的衡量指標。這兩種績效評價理論選擇的切入點不同,在指標選擇上也大為不同。本文在建立指標體系時,充分考慮中小跨境電商企業的特點,通過問卷調查和實地調研訪談的方式,對供應鏈績效的影響因素進行了梳理總結,認為衡量的指標主要基于五個方面:一是市場,主要是指市場的開拓和占有能力。海外市場是種小跨境企業貿易行為的主戰場,隨著海外市場快速發展,企業必須要適應這種變化,提升應對能力,提高企業的績效。二是客戶,如果說市場是中小跨境電商企業生存的根本,那么客戶就決定了企業的盈利,深刻影響著企業的績效水平,企業提供的產品是否可靠,是否滿足了客戶的需求和偏好,企業提供的各項服務是否能讓客戶滿意是至關重要的,包括衍生出的好評率、糾紛率等一系列指標。三是財務,財務指標反映了跨境電商供應鏈的產出投入效率,現階段,中小跨境電商企業易出現庫存壓力,跨境電商平臺的壓款問題普遍存在,在財務方面的擔憂主要表現為產品和資金的周轉率。四是運營過程,在跨境電商的經營過程中,運營是最重要的一項內容,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企業能否健康、穩定發展。這里的運營過程并不是狹義上的僅僅指跨境電商中的一個小環節,而是整個供應鏈中的運營,包括上下游和第三方服務。五是成長能力,就整個跨境電商行業而言,中小跨境電商企業的生存壓力較大,競爭力也較弱。為了提高自身的績效,進而提高競爭力,更好地應對外部風險和挑戰,就需要企業進一步創新,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自身的應對能力。
綜上所述,確定中小跨境電商企業供應鏈績效評價的一級指標,分別為市場、客戶、財務、運營過程和成長能力,根據行業和企業特點,構建了如表1所示的指標體系。
(二)中小跨境電商企業供應鏈績效評價模型
構建上述指標體系后,對中小跨境電商企業供應鏈績效構建評價模型。模型構建過程中,指標權重的確定對評價體系有著較大的影響,但因無法實現全部定量分析,故選擇層次分析法進行分析。在確定權重時,本文選取了30名專家進行打分,這些專家均為義烏中小跨境電商企業的管理人員,從業年限超過8年,有著豐富的跨境電商知識儲備和一線管理經驗。
收集30名專家的打分表,導入yaahp軟件進行分析。利用yaahp軟件的群決策功能,對30名專家的數據進行分析,自動修正不一致判斷矩陣,得到各矩陣CR均小于0.1。最后通過對專家數據的幾何平均,得到各項指標的權重,如圖1所示。
(三)模型應用
在此基礎上,筆者選擇具有代表性的義烏市A公司作為進一步的研究對象,分析該公司8名領導及員工對17項指標的評分(每項指標滿分為10分),經過加權平均計算,A公司在五個一級指標上的供應鏈績效評價得分分別為:
市場:B1=0.0754×3.45+0.0638×4.65+0.0181×5.53=0.657
客戶:B2=0.1675×8.68+0.0281×8.56+0.0689×7.84=2.235
財務:B3=0.0247×6.45+0.0315×7.03+0.0415×5.33+0.0495×5.48=0.873
運營過程: B4=0.1119×7.81+0.0942×8.21+0.1019×7.98+0.0293×8.16=2.700
成長能力:B5=0.0255×6.78+0.0112×7.32+0.057×6.94=0.650
從上述得分中可以看出A公司在客戶和運營過程兩項指標上評價較高,做得比較到位,而在市場和成長能力指標上較為弱勢,如果想要進一步提高供應鏈績效水平,可以在這兩方面進行改進并加以提升。
最終義烏市A公司的供應鏈績效評價結果為:
A=0.657+2.235+0.873+2.700+0.650=7.115,處于中等偏上水平。
四、小結
本文主要探究中小跨境電商企業供應鏈績效評價的問題,基于義烏中小跨境電商企業的發展情況和特點,參考了兩種權威的績效評價模型,在此基礎上構建了相對應的績效評價體系,從市場、客戶、財務、運營過程和成長能力5個一級指標,17個二級指標來建立績效評價模型。參考該模型,中小跨境電商企業可對自身的各項指標進行打分,計算出所在企業供應鏈績效評價的最終得分,以此判斷企業處于什么水平,需要在供應鏈管理上做哪些改進與調整,從而提升企業競爭力。
[參考文獻]
[1] Gunasekaran A, Patel C, Mc Gaughey RE.A Framework for Supply Chain Performance Measurement.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ection Economics,2004,87(3).
[2] 蔡禮輝,饒光明.跨境電商供應鏈績效評價[J].財會月刊,2016(9):78-81.
[3] 甘淑婷,跨境電商可持續供應鏈績效評價模型的優化建立[J].價值工程.2017(8):96-98.
[4] 鄭志偉.基于模糊綜合評價的跨境電商供應鏈績效評價研究[D].浙江工商大學,2017.
[5] 羅燕君.基于ISM模型的跨境電商供應鏈績效評價研究[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18(6):7-9.
[6] 陳潔娜,跨境電商進口企業供應鏈管理優化研究[D].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2019.
[7] 高翔.跨境電子商務B2C進口供應鏈模式績效研究[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9(1):134-141.
(責任編輯:張彤彤 藍 亮)
[作者簡介]葉悅青(1990-),女,漢族,浙江蘭溪人,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國際商務、跨境電子商務。
[基金項目] 2018年度高校國內訪問工程師校企合作項目“義烏中小跨境電商企業供應鏈績效評價體系研究”(項目編號:FG2018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