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佳
摘? 要:近年來,我國的高職學生專升本在形式與數量上都出現了較大的變化。其中影響學生的因素有計劃地接受再教育的想法、學校、家庭、社會等多種因素。通過對多種因素進行分析,了解學生在進行專升本時的實際需求,可幫助學生科學合理地進行人生規劃與職業規劃,合理地制定學習計劃,不斷地提升高職院校專升本的教育接軌,促進高職院校與本科院校的人才培養系統的融合,從而有效提升我國人才培養的質量與效率。該文主要介紹了專升本的影響因素,分析高職學生專升本存在的問題,并且有針對性地提出引導學生正確選擇專升本的應對策略,期望可為高職學生專升本提供具有實際意義的參考建議,為我國終身教育事業作貢獻。
關鍵詞:高職? 專升本? 影響因素
專升本作為高職學生進行繼續教育與學習的主要途徑,其是我國的人才培養體系的重要環節。根據調查得知,剛入學的高職學生大多存在專升本的計劃,但是經過幾年在高職院校的學習之后,實際參與專升本的人數與當初的調查人數存在較大差距。大部分的高職學生的繼續學習計劃會由于現實中存在的諸多因素導致計劃與選擇出現偏差。因此,學校應充分了解與掌握相關因素,通過采取合理的應對策略,不斷挖掘學生的學習潛力,從而幫助學生實現提升自我知識水平,強化綜合素養的根本目的。
1? 專升本的影響因素
1.1 社會性因素
隨著我國加強職業教育與終身教育的政策不斷落實,高職學生專升本的人數也在逐年上升,這一變化與我國建設學習型社會大環境的理念息息相關。社會性因素的變化帶動了市場導向與社會需求的變化,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社會對于人才的要求也會逐漸上升。在社會上各個行業的招聘需求即可了解到,專升本成為我國社會發展的實際需求,此種社會性的因素是促使高職學生進行專升本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我國的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速度較慢,已經無法滿足社會的實際需求,因此高職學生專升本成為調整社會人才結構的必要途徑。為了滿足社會的人才需求,我國正在大力打造專升本的完善平臺,讓高職學生可更加順利地進行專本銜接,滿足社會和學生個人發的實際需求。國家主導的專升本人才培養正常成為影響學生選擇專升本的重要因素之一[1]。
1.2 家庭因素
據調查得知,家庭因素在學生進行專升本選擇中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很多家長會在高職入學的第一天就去咨詢專升本的相關事宜,家長在學生就讀專升本這一選擇上有時存在決定性作用。部分學生是在家長的建議與引導下選擇專升本;還有部分學生是在家長半強迫的情況下選擇就讀專升本;甚至部分學生是為了滿足家長的需求,應付式地選擇專升本,諸多現象都表明了家庭因素在學生就對專升本的選擇上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
1.3 教師因素與學生因素
大部分高職學生在均不滿足于單純接受3年的高職教育,其渴望接受更好、更優質的教育。學生在剛入學時對專升本的積極性是非常高的,如果在這一階段,學生如果能接受到教師正確與細心的引導,根據實際情況分析專升本對學生以后的個人發展與實際意義,學生會在很大程度上堅持當初的想法,將對專升本的熱情一直保持下去。教師因素同樣也是學生就讀專升本選擇的重要影響因素之一。
歸根到底,在專升本選擇中,學生才是最終起決定作用的因素,學生對自己未來以及人生規劃才是推動學生專升本的主要因素。其實,每一位高職學生均有著接受更高等教育的夢想,但是由于自身缺乏自律性與行動,往往會導致他們無法實現自己的計劃與夢想。因此,教師與家長應該在學生接受高職教育期間,協助學生成長,幫他們合理地規劃自身學習、生活與未來。因此,學生自身的因素與家長、教師等因素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系。
2? 專升本存在的問題
2.1 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存在不足
當前的高職學生普遍存在學習積極性不足的情況,由于參加專升本的學生必須具有較好的學習積極性,保證學習成績的優異才能達到專升本的目標。實際上,高職院校的素質普遍而言并不算高,并且由于長期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進入高職院校后自身有所松懈,學習的積極性嚴重不足,只有少部分的學生具備較強的自律性與自我約束力,大部分學生都極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
此外,大部分學生在報名時并未重視專升本的考試,認為輕輕松松即可達到專升本的要求,此種情況是當前最為常見的現象。與此同時,部分本科院校為了擴大招生宣傳,在接受報名時并未對報名學生進行有效賽選,雖然報名的人數較多,但實際上參與考試的人數少之又少。
2.2 學校缺乏專升本教學資源
目前,大部分高職院校的教學資源均是為了滿足學校的教學需求,并未重視學生專升本領域。因此,參與大部分專升本的學生在學校無法獲得有效的教學資源。即使部分學校開展了專升本的培訓班,也會有效考慮自身的師資與教學資源,但是高職院校的師資大多是為了滿足高職院校的教學需求,大多并未接受過針對性的專升本培訓,導致學生只能去參加外界的培訓班。此舉大大提升了專升本學生的經濟壓力與時間壓力。
此外,大部分高職院校的老師更注重實踐技能的教學,對于強調理論體系的本科教學缺乏足夠的經驗。此外,高職院校在開展專升本的教育的同時,大部分教師還需要通過再學習與再教育的形式了解考試難度,這要求教師付出大量的時間與精力。造成此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高職院校大多缺乏應有的專升本體系,對于教師與學生并未制定完善的培訓計劃,導致學生在選擇專升本的再學習途徑時需要耗費較大的精力與成本。
3? 引導專升本的應對策略
3.1 了解高職學生特點
高職學生具有明顯的思想早熟、個性獨立、重享受等特點,同時具有意志力薄弱、缺乏恒心的缺陷,導致大部分高職學生對未來的規劃較為迷茫。因此,教師與家長應充分了解高職學生的性格特點,有針對性地與高職學生進行溝通與交流,通過科學合理的方式引導學生建立起良好的三觀,協助他們制定合理的職業生涯規劃,建立起終身學習的思想理念,引導學生接受與就讀專升本,從而幫助學生提升自我綜合素養[2]。
3.2 提升學生讀社會的認知度
由于學生的社會人士與閱歷較低,無法正確地做出正確的人生選擇,其中是否就讀專升本則是大多數高職學生無法抉擇的一個問題。因此教師與家長應充分協助學生對社會進行認識與了解,了解專升本對學生的人生發展與意義,讓他們利用自身的見識與理解正確、合理地做出判斷,而不是在家長或是在教師的規勸與強迫下,勉為其難地參加專升本。此種情況會導致學生在學習是出現積極性不強,缺乏學習欲望,甚至有可能會出現中途退學的情況。當學生對社會現狀有了充分了解之后,大部分學生都能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合理地制定出未來的職業發展規劃,并且對于是否選擇專升本的繼續教育的方式同樣也有著非常深刻的認識。
3.3 使用現實案例進行教育
目前,社會上有著多個高職學生通過自我努力,接受繼續學習與繼續教育。在接受了更好、更優質的教育平臺之后,他們的綜合素養與知識水平得到了有效提升。在完成學業之后,他們多數都找到了理想且滿意的工作崗位,由此可知,高職學生通過不斷學習,同樣也可以接觸到更高等級、更好、更優質的教育,實現自我的人生規劃與自我發展,在社會上取得成就。
此外,隨著我國專升本與繼續教育的不斷完善,改革后的專升本難度急劇上升。同時,也表明了專升本與繼續教育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重視,終身學習也逐漸成為社會職業發展的必然需求。因此,通過現實案例教育的方式可以讓學生清晰地了解與認識到社會上的實際情況,有效引導學生選擇專升本的繼續學習方式。
3.4 加強師資建設
為了加強專升本的教學資源,高職院校應積極加強師資建設,招聘教師時針對性提升教師的理論知識體系,并且定期組織開展教師技能的提升計劃,從而不斷提升高職院校的師資力量。此外,由于負責專升本的教師需要付出足夠多的時間與精力,學校應對教師給予適當的精神補償與物質補償,并且充分肯定教師的付出。
高職院校還應制定相應的激勵政策,將專升本通過率作為考核指標,對表現出色、通過率高的優秀教師要給予適當的激勵,從而有效調動教師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保障專升本的教學質量。
3.5 構建完善的專升本教學體系
目前,大部分的高職院校都缺乏較為完善的專升本教學體系,為了推進學生終生學習的理念落實,高職院校應積極完善專升本的教學體系。學校應在入學第一年就開始選拔,根據學生的表現與意向進行篩選,并且利用線上課程、線下講座的形式讓學生進行學習,接受關于專升本的專業教學。
此外,高職院校還應積極普及專升本的具體內容,讓學生充分了解專升本的實際流程與要求,從而形成一套完成的培養體系,不斷促進與引導學生選擇專升本的再學習計劃。
4? 結語
綜上所述,專升本已然成為當前我國提升人才綜合素養的重要途徑。目前高職學生的專升本不再是以往的繼續教育問題,而是上升到社會層面的人才培養問題。由于高職學生專升本的影響因素較多,教師應積極采取了解高職學生特點、提升學生讀社會的認知度、使用現實案例進行教育、加強師資建設、構建完善的專升本教學體系等應對措施,有效地引導學生接受專升本的學習方式。
參考文獻
[1] 劉小英,劉潔.影響高職學生備考專升本的心理因素分析及對策[J].時代教育,2018(5):68.
[2] 華艷,何世峰.高職院校自考專升本助學問題分析及對策研究[J].銅陵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17(4):12-15.
[3] 周夢茹.高職學生專升本制度存在問題及對策研究[J].河南農業,2019(6):13-14.